金璐
摘 要:目前,我國肉牛養殖市場風險較小,經營前景較穩定,再加上肉牛個體的抗病能力較強,疾病發生率相對較小,正呈現穩步向前發展的良好態勢,肉牛養殖受到許多養殖者的青睞。由于養殖肉牛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一旦肉牛因為某種原因死亡,會使養殖者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養殖技術以及日常管理措施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是非常重要的。推動肉牛養殖戶與企業形成合作共贏關系,有利于養殖戶快速掌握養殖技術,助推農民致富,實現經濟快速發展。
關鍵詞:肉牛;養殖;管理
一、養殖條件
(一)牛舍的選址與搭建
建設牛舍是肉牛養殖的一個重要前提。選擇牛舍的建址時,要求地勢要高,周圍環境干燥,有良好采光條件,背風向陽,排水條件方便,附近擁有干凈充足水源,交通條件便利,最好遠離市區以及主要交通道路,避免因為外界病毒傳播導致肉牛死亡。
搭建牛舍需要結合自身經濟實力進行恰當選擇,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大。若是前期投入資金比較少,建議不要一次性將牛舍建設到最好,應當循序漸進,逐步改善,避免牛舍資金投入過多而影響后期的養殖流動資金。
還要注意選材,肉牛體型較大,牛舍要結實耐用。選材不佳,有可能會在日常飼養中被肉牛撞壞。設計牛舍時還要注意保暖和通風,盡量做到冬暖夏涼。
牛舍的面積直接決定了養殖戶養殖肉牛群的密度,只有合理規劃好肉牛養殖密度,才能讓肉牛在日常飼養中擁有充足的活動空間,每頭肉牛一般需要有其個體占地面積2倍的活動空間。肉牛充分活動,有利于提升其肉質鮮美程度。
(二)肉牛的選擇
提高養殖肉牛收益最根本的條件是選擇好的肉牛養殖品種。不同品種的肉牛,產肉品質也不同。因此養殖戶需要前期自行調查相關資料,或者向專業人士請教,結合當地自然氣候及各方面的條件選擇養殖的肉牛品種。不同品種的種牛價格也不同,養殖戶還應對自身經濟實力有一個明確的認知,以免在后期養殖過程中無法保障充足資金。
除了肉牛品種的選擇,在購買種牛時,養殖戶還應雇用專業人士對欲購買的肉牛個體進行精挑細選,確保所購肉牛健康無疾病,能夠適應當地環境,只有這樣才促進后續養殖正常開展。
(三)飼料的貯備
飼料對肉牛養殖成果有極大影響。養殖戶一方面要做好飼料的儲備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飼料中各成分的配比工作。飼料搭配不合理,各種營養物質的配比無法滿足肉牛生長需要,不僅飼料成本大量增加,還會導致肉牛發生營養不良現象,體質逐漸下降。體質變弱會使肉牛更易遭受疾病的侵襲,還會降低牛肉的口感。
為了提升飼料轉化率,一般肉牛以喂食飼料為主,用于飼養肉牛的飼料種類較多。通常,性價比較高的肉牛飼料為秸稈,但是秸稈因含有的水分不足,對肉牛的吸引力并不大。因此為了讓肉牛自行取食秸稈,需要對秸稈提前加工處理,增加秸稈的營養價值。另外,還應儲備一定種類及數量的精制飼料,以滿足肉牛后續養殖中進食需求。不同生長階段的肉牛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不同,要根據不同階段的營養需要及當地的飼料資源為肉牛合理地搭配飼料。
(四)加強飼養管理
能否進行科學的日常管理則決定了肉牛能否順利成長至出欄。剛購買回來的種牛,應先隔離飼養一段時間。一方面是為了觀察其是否攜帶病菌,另一方面是為了避免其發生應激反應導致生病或死亡。在隔離飼養的過程中需要對種牛進行驅蟲和健胃處理,并觀察其日常行為狀況,以調整飼養管理措施和方法。一般隔離飼養的時間控制在半個月以上。
若牛舍環境不利于肉牛日常活動,會導致其生長速度變慢,影響肉牛的出欄時間,降低肉牛的商品價值。因此養殖戶需要加強日常的肉牛飼養管理,給肉牛提供一個清潔舒適的生長環境。每天定時清理牛舍,并進行全面消毒。平時要做好通風換氣工作,保證牛舍內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在夏季和冬季還要做好牛舍溫度調節工作,避免因溫度變化過大而導致肉牛出現應激反應。每天都要對肉牛進行清潔,這樣做不僅可以保持肉牛個體的清潔衛生,還可以促進肉牛血液循環增強肉牛的體質,增強其對疾病的免疫力。另外,為了保證肉質鮮美可口,還要督促肉牛每天適量運動。
二、肉牛飼養
為了達到養殖戶飼養肉牛的預期收益,需要采取合適的育肥方法,讓牛肉的品質以及產量都能夠達到預期標準。育肥方法有持續育肥法、架子牛育肥法兩種,可根據不同的生產目的選擇。
當生產目的是為了生產高檔牛肉時,可以采用持續育肥法。高檔牛肉并不需要過長時間的喂養,一般在肉牛斷奶后一年內即可養成。主要方法是加強精致飼料喂養,為肉牛提供充足的養分,讓其體重快速增長,這樣喂養出來的肉牛經濟效益更高,但是對牛舍的環境要求也更高。
當生產目的是為了生產大量牛肉,可以采用架子牛育肥法。當牛齡到一歲后,就達到了肉牛的生長高峰期,此階段使用架子牛育肥法最為合適。在選取肉牛品種時需要對牛的外形及特征進行仔細觀察,大骨架、發育良好的肉牛最為合適。進入成長期后,需要根據肉牛的性別、年齡、體重及成長狀況做好分群工作,每個群體的牛都要進行合理的控制。為了抑制肉牛運動量過大,需要將一頭牛拴在一個地點。肉牛必須定期曬太陽,這樣做有利于肉牛吸收食物內的鈣和磷,增強肉牛體質,減少生病概率。
三、病害預防
搭建好牛舍后,需要對牛舍進行全面消毒。一般可在牛舍內外施撒生石灰進行殺毒消菌。地面消毒還可以使用火堿,再使用特定藥物進行熏蒸處理,熏蒸消毒時要提前將牛舍封閉好,避免產生的藥物蒸汽外泄,影響消毒效果。嚴格縝密的消毒流程可以有效殺死牛舍內可能藏有的病原體及微生物,減少肉牛得病的概率,遏制疾病的傳播。
養殖者還應注意,雖然肉牛對疾病的抵抗力較強,但是一旦感染疾病卻非常難以治愈,且傳播速度很快,死亡率也比較高,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養殖戶在日常管理中除需要定期對牛舍進行全面消毒外,還需要根據養殖場內的免疫程序,給肉牛定期接種相關疫苗。在接種時要嚴格按照疫苗說明書操作。每年還需要進行驅蟲工作,具體方法是將合適的驅蟲藥拌入飼料,讓肉牛自行采食;體外驅蟲可以使用合適的藥液噴灑到肉牛體表,避免牛群中寄生蟲大范圍滋生。
四、出欄管理
當肉牛生長至一定階段,應及時銷售。飼養時間過長,不但會浪費大量的飼料,還會嚴重影響牛肉的口感,導致售價降低,影響養殖戶的收入。所以應當在肉牛品質達到高值時進入市場,增加養殖戶的收益。
五、肉牛代養管理模式助農致富
第一,肉牛代養管理模式是指由相關的企業或公司提供種牛、飼料以及養殖過程中所需要的各種資源,而農戶負責提供人力進行養殖的日常管理。這種生產模式將農戶直接納入肉牛養殖的利益鏈條,農戶直接獲取相關收益;在引領現代農業的同時,打造獨具特色的精準扶貧模式,帶動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第二,目前我國已經出臺了多項關于肉牛養殖產業的政策與方案,多方面進行規劃與部署,推動了相關產業發展與產業模式的轉變。 “公司+家庭農場”經營模式,改變傳統肉牛養殖模式,通過對肉牛養殖獲取的收益進行合理分配,讓養殖戶與企業實現共享勞動成果。該模式既可以帶動小農戶增加經濟收入,又可以促進畜牧業發展。在該模式的帶動下,我國肉牛養殖的規模在不斷擴大,每年的產出量不斷增加,品質逐步提高,帶動了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在肉牛代養模式打下的經濟基礎上,其他產業也在快速地發展,農村地區整體經濟水平不斷提高。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更是吸引大量人才投身肉牛養殖行列,助力農戶增收致富。
第三,為了保證肉牛養殖產業的產出更加符合市場需求,可以采取企業農戶肉牛代養管理模式。由相關企業向農戶提供肉牛,并定期開辦知識講座,引導農戶學習更全面的肉牛飼養技術,而農戶負責提供場地以及負責肉牛飼養過程中的日常管理工作,由農戶進行育肥。這種合作經營模式,可以采取肉牛的所有權歸屬于提供肉牛的企業,育肥完成后由企業出資對肉牛進行回收的方式;也可采取由企業直接向農戶出售肉牛種牛,但不負責回收,農戶育肥結束之后可由農戶自行出售的方式。
第四,通過優化區域商業布局,進行肉牛養殖改革。采用合作放養與飼養肉牛相結合的養殖模式,逐步打造飼料、養殖、屠宰一體化的現代化肉牛養殖企業。農戶還可以通過企業選擇更為合適的肉牛銷售渠道,提升經濟收入,實現助農致富。
第五,“公司+家庭農場”模式是企業參與引導小型養殖戶與大市場對接的一個生產模式樣本。這種模式可以把政府的幫扶政策與農戶所擁有的各種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可以讓農戶養殖的肉牛質量更加符合市場的需求,還可以有效地保證種牛、飼料、藥物等資源的供給以及穩定的銷售渠道,從而實現增收穩收。
“公司+家庭農場”模式可以改善目前較為原始的養殖管理模式。通過由企業提供肉牛養殖需要的各種資源,雇用專業人士進行分析評測,根據實際養殖情況制訂精細化的管理方案,最大限度減少農戶肉牛養殖需要投入的成本,有效規避和降低肉牛養殖可能出現的問題。只有提高肉牛養殖管理工作的效率,才能顯著提高肉牛養殖的利潤。
參考文獻:
[1]吳東亮.肉牛繁殖技術的要點分析[J].今日畜牧獸醫.2021,37(07).50+22.
[2]王云龍,于萬超,康云飛,葉佳男,孫雁征.農村肉牛養殖技術[J].今日畜牧獸醫.2021,37(07).66.
[3]茍云.肉牛養殖技術要點[J].畜禽業.2021,32(07).45+47.
(作者系濟寧學院講師,碩士,主要從事工商企業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