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敏
小麥是河南省衛輝市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常年種植面積在50萬畝以上,總產量24.65萬噸。麥田雜草燕麥和節節麥對小麥的產量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對麥田雜草燕麥和節節麥的防治非常重要。但是節節麥抗藥性強,目前防治節節麥的藥劑不多,防治成本較高,加之農民化學防除技術不成熟,防控效果不理想。防治麥田雜草燕麥和節節麥是亟須解決的技術問題,應大力推廣普及防治技術,采取統防統治的方法,爭取收到較好效果,更好地貫徹落實“將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一、發生原因
麥田雜草燕麥、節節麥屬外來物種,它們與小麥的親緣關系很近,一般除草劑很難防除它,所以其蔓延傳播速度非常快,短短幾年就成為影響小麥生長的雜草種群,目前是許多麥田中最難防治的惡性雜草。它有著比小麥出苗晚、成熟早、易脫落的特點。經過調查發現,麥田雜草燕麥和節節麥的傳入主要有4條途徑,一是小麥聯合收割機的跨區作業,二是種子調運(節節麥隨種調入),三是農戶之間交換沒有精選的麥種,四是農戶將麥田拔出的雜草隨意丟棄到地頭、路邊、河道。另外,飼喂牲畜也會導致麥田雜草燕麥、節節麥小范圍傳播。
(一)小麥聯合收割機的跨區作業??缣镒鳂I是加快雜草蔓延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幾年來,隨著小麥收割機數量的增加,很多機械參與到跨區作業的行列,同時也把外地的雜草種子帶入本地,加快了雜草蔓延。
(二)雜草繁殖量大,分蘗力強是快速蔓延的又一主要原因。一粒燕麥種子第2年至少可產種子500粒,第3年可產種子25萬粒以上(比小麥畝播種量還多)。一粒節節麥種子第2年至少可產種子60粒,第3年可產種子3600粒,第4年可產種子21萬粒(與小麥播種量相當)。這兩種惡性雜草的種子具有較長休眠期,若秋播時不具備發芽條件,它們可暫時休眠而不會腐爛變質,待來年春季或秋播條件適宜時,仍能正常發芽。
(三)最佳防治時間短,農戶往往錯過時機,防治效果降低。11月上中旬是防治麥田雜草燕麥、節節麥的最佳時期。此時麥苗稀疏、遮擋少,雜草小,抗性差,因此防治效果好。噴藥防治會受氣溫、風力等因素影響,適宜噴藥時間一般只有10天左右。大多數農戶沒有冬前噴施除草劑的習慣,他們往往等到來年春季噴藥防治,而那時雜草草齡大,麥苗覆蓋度高,用藥除草效果會大大降低。
(四)小麥種植過度分散,防治時間不一致。由于農戶除草時間難以統一,相鄰地塊如果錯年防治,在機械收獲時,容易產生惡性雜草再次傳播侵染,難以徹底鏟除其危害。
二、防治措施
(一)加強對農戶的科技培訓,提高技術普及率。舉辦縣、鄉、村各級培訓會和田間觀摩會,提高農戶對麥田雜草燕麥和節節麥的防治意識和防控技術。在冬前、春季兩個防治季節,主動與縣電視臺結合,抓住關鍵時間開展技術講座,設置田間防治現場,引導農戶開展防治。
(二)開展統防統治。統防統治是提高防治效果、延長防治周期、控制雜草蔓延最有效的手段。利用農機合作組織、植保專業服務組織開展有償服務,提高防治效果,避免用藥量不準和藥害的發生。
(三)農業防治。一是加強種子管理,精選種子,不從疫區調種,選用不含雜草種子的優良麥種。二是及時清潔收獲機械,減少機械傳播。小麥收割前清潔聯合收割機;以村為單位,先收割沒有雜草的麥田;跨區作業或收獲含有燕麥、節節麥雜草的麥田后,應及時清除機械內外殘留物再開展作業。三是小麥播前采用大型機械深翻,把雜草種子翻壓到土壤底部,可大幅降低雜草的生長,減輕危害。四是雜草密度較低的,可在小麥全生育期內拔除。
(四)藥劑防除。分為冬前防治與春季防治。
冬前防治。每年11月上中旬(小麥出苗后40 天左右),可畝用70%氟唑磺隆水分散顆粒劑3g,兌水30~40kg,防除燕麥和節節麥混發麥田;可畝用3%甲基二磺隆和分散油懸浮劑20-30mL+助劑60mL,兌水30kg噴霧防治。冬前是防治燕麥、節節麥的關鍵時期。如果噴藥時再加上75%磺隆水分散粒劑1~2g,那么可一次用藥解決麥田全年雜草危害。
春季防治。小麥返青后至3月中下旬用藥防治,一般僅作為冬前未用藥的補救措施??僧€用70%氟唑磺隆水分散顆粒劑3.5g,或3%甲基二隆和分散油懸浮劑30mL+助劑60mL,兌水25-30kg噴施防治。
藥劑防治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嚴格用藥濃度,不能隨意加大劑量,不能重噴、漏噴。二是必須采取二次稀釋方法,即先用少量水稀釋混勻后,再倒入桶內,加足水,混合均勻再噴霧。三是在噴施甲基二磺隆時,要先把甲基二磺隆稀釋到位,然后加入助劑,攪勻后噴施。四是噴藥時的氣溫對藥效發揮影響很大,一般噴施氟唑磺隆時氣溫不低于8℃,噴施甲基二磺隆時氣溫不低于3℃。五是掌握好噴藥時間。選擇晴天、無風、無霜凍天氣,上午9時后噴藥最佳。六是遭受干旱、冷害的弱苗要謹慎用藥。七是麥拔節后禁止用藥。
通過這套科學藥劑防除、科學培訓、農業防治綜合防控措施,衛輝市的小麥產量和品質均得到了提高,促進了農民增收。衛輝市被評為中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范縣(市)、河南省十大無公害農產品示范基地。
農業技術工作者要始終堅持科技興農產業富農,積極傳播科學技術,讓經驗和成果共享。認真做好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為農業生產做好技術服務保障,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為助力鄉村振興作出積極的貢獻。
(作者單位:河南省衛輝市鄉村振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