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麗梅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群眾對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豐富,公共圖書館成為國家為人民群眾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場所之一。如何進一步提升縣級公共圖書館的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是當下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針對此問題,文章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和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以推動縣級公共圖書館建設的進一步完善,促使縣級公共圖書館充分發揮自身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關鍵詞:縣級公共圖書館;公共文化;文化服務
縣級公共圖書館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地群眾開展文化交流、提升文化素養的重要場所,承擔著傳播優秀文化、提升國民素質、推動社會進步等多方面的責任。而縣級公共圖書館想要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以適應社會的高速發展,就必須堅持與時俱進,突破傳統的服務理念,擴大服務范圍,延伸服務領域,充分發揮公共文化服務陣地作用,為人民群眾提供更為完善的文化服務。
一、與時俱進,提升服務效能
縣級公共圖書館肩負著為當地群眾提供文化產品與服務的責任,是當地群眾開展文化交流、獲取文化知識、擴寬文化視野的重要場所,也是政府推進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陣地。轉變服務理念、創新服務方式是縣級公共圖書館提升文化服務水平的重要方向。
(一)強化科技賦能
大數據時代下,傳統的圖書借還服務已無法滿足讀者需求,“互聯網+圖書館”新模式開始引領潮流。因此,實現縣級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的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一是要加強硬件設施建設,優化服務流程。縣級公共圖書館可引入新興信息檢索技術,使讀者能夠根據自身需求檢索書目,查找相關圖書信息,使得書籍的查找、檢索變得更加輕松便捷。縣級公共圖書館還可增設電子書借閱機,從而使讀者實現由閱讀到“悅讀”的轉變。讀者只需下載移動圖書館App,注冊賬號,就可以從電子書借閱機上下載自己想要的圖書,隨時隨地閱讀。同時,縣級公共圖書館還可利用微信平臺提供入館預約、館藏查詢、預約續借、線上活動等服務,在微信公眾號上推薦有聲圖書、優秀電子書等,為讀者提供全方位的、便利的公共文化服務。
二是要結合大數據分析,開展個性化圖書服務。根據讀者的借閱記錄,縣級公共圖書館可通過大數據分析了解近段時間的用戶閱讀興趣,并依據閱讀熱點推送相關類型的書目,以較為靈活的方式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從而提升縣級公共圖書館的用戶體驗和服務效率。
(二)加強隊伍建設
雖然當前的圖書館建設在向著智能化方向發展,但科技只是服務的手段,不是服務本身,科技永遠不能完全代替人類。縣級公共圖書館的相關工作人員應不斷提高服務意識,提升業務能力,夯實如查詢、借閱、圖書分類等最基本的業務技能,隨時接受讀者參考咨詢業務的檢驗。同時,相關工作人員還應對館藏書籍的信息了如指掌,及時解答讀者提出的問題,快速找到讀者需要的圖書,從而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效能。此外,針對常見的如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縣級公共圖書館應安排專人對其進行管理,由專人進行線上的答疑解惑,為讀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三)打造文化品牌活動
縣級公共圖書館應把握機會,開拓創新,將公共文化服務與當地的科普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如考慮到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需求,縣級公共圖書館可以經常舉辦一些公益講座、閱讀推廣等活動。縣級公共圖書館還應因地制宜打造文化品牌活動,充分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舉辦一些文化閱讀活動,營造出良好的公共文化氛圍,從而進一步擴大當地文化的影響力。縣級公共圖書館還可以聯合當地文學院開展體現當地特色的作家圖書交流會、書畫家作品展,聯合黨史辦開展當地紅色故事宣講活動,聯合博物館開展古籍宣傳活動等,從而推動當地文化的發展。縣級公共圖書館還可以將文化活動與傳統節日相結合,這不僅有利于推動國學文化的發展,還有利于更好地營造節日氛圍感。同時,縣級公共圖書館還可以針對不同年齡階層打造不同的閱讀活動,如針對幼齡兒童開展親子活動、針對青少年群體開展歷史講堂以及針對中老年人群開展健康知識講座等,充分發揮圖書館的公共文化服務職能,拓展文化空間,使得公眾能夠更好地接受文化的熏陶。這不但有助于提升縣級公共圖書館的影響力,還有助于縣級公共圖書館充分發揮其文化服務職能,從而有效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四)拓展服務內容
縣級公共圖書館應充分利用當地資源,收集地方文獻和本土作品,滿足不同讀者的個性化需求。每一個地區都有著獨特的地理特征、風土人情和文化特色等,對當地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的文獻資料、名家作品進行收集和保存,能夠更好地促進地方文化產業的發展,也能為讀者查找地方資料、了解地方文化提供更直接、便利的服務,同時也有利于進一步弘揚本土文化。
(五)優化特殊人群的服務模式
縣級公共圖書館應充分發揮文化資源優勢,拓寬服務領域,優化服務模式,積極為特殊人群提供文化服務。如針對外來務工人員,圖書館可以降低辦證要求;針對特困人員,圖書館可以為其免費辦理借書證;對于盲人等特殊人群,圖書館應給予特殊照顧,可以建立盲人閱覽區,為盲人讀者提供聽書機或者有聲閱讀書籍;等等。
二、資源共享,實現以點帶面
縣級公共圖書館應優化地理空間布局,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在人群密集的地區建立分館,從而實現圖書館的合理分流。針對分館的圖書采購和分類,縣級公共圖書館應制定統一規范,并對分館的圖書管理人員展開業務培訓。這不僅能通過盤活公共圖書館的文獻資源提升圖書的利用效率,還有助于在不同地區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縣級公共圖書館還可以通過利用學校圖書館為群眾提供服務,實現資源共享。學校圖書館在某種程度上同樣具有公益性,承擔了一定的社會教育職責,且學校圖書館擁有大量的人力資源,可以為群眾提供良好的服務。因此,縣級公共圖書館可以通過與學校圖書館開展合作,為當地群眾提供更全面的公共文化服務。同時,相關部門應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縣級公共圖書館的文化服務工作,使縣級公共圖書館與社會力量各司其職,優勢互補,為群眾提供個性化的閱讀服務,形成多樣化的服務模式。縣級公共圖書館還應積極為群眾提供遠程借閱等數字化服務,將一些數字資源免費推廣給廣大人民群眾,竭力打造本區域的圖書館文化服務網絡站點,從而實現文化信息的高效傳播。
三、深入基層,拓展服務范圍
縣級公共圖書館的文化服務工作者應該認識到縣級公共圖書館在促進城鄉發展、推動社會文化進步、提高國民素質中的重要作用,積極轉變工作思想,以群眾為主,從實際出發,切實服務于廣大群眾,立足基層開展各項工作,真正發揮縣級公共圖書館的公共服務職能。
(一)聯合農家書屋,實現點對點服務
在提升服務創新能力的基礎上,縣級公共圖書館還應充分發揮自身的藏書優勢,聯合各鄉鎮農家書屋開展豐富的文化活動以提高圖書館的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如在每年開展“送圖書下鄉”活動,滿足不同人群的閱讀需求,為農民讀者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從而提高農民群眾的文化水平,使農家書屋成為農民豐富業余生活的“充電站”,成為孩子們的知識樂園。
(二)結合節假日,開展基層文化活動
在節假日等特殊時期,縣級公共圖書館可聯合當地各行政部門開展豐富多樣的基層文化活動。如可以舉辦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向農民群眾贈送農業科技、社會生活、文學藝術、健康養生等方面的圖書,以滿足他們的精神文化需求,豐富他們的業余生活。在春節,縣級公共圖書館可以開展“迎新春,送春聯”活動,邀請書法愛好者到現場揮毫潑墨,為農民群眾書寫春聯,送去美好祝福,同時還可結合當地廟會開展猜謎、文藝演出等活動。在寒暑假,縣級公共圖書館還可邀請返鄉大學生共同開展讀書活動,為當地小朋友推薦好書,從而培養小朋友的閱讀興趣。
總而言之,縣級公共圖書館是圖書館系統的根基,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前沿陣地,具有分布廣、數量多等特點。但因受到地區、經濟等因素限制,縣級公共圖書館在發揮自身職能和作用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縣級公共圖書館必須通過不斷強化科技賦能、更新工作理念、優化服務模式等,構建更為完善的工作體系,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參考文獻:
[1]齊玲閣.借助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 建設全面提升圖書館服務水平:以偃師市圖書館為例[J].辦公室業務,2016(17):171-172.
[2]劉文華.提升縣級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力的實踐和思考[J].辦公室業務,2016(1):187.
[3]傅燕芳.縣級公共圖書館如何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以東陽市圖書館為例[J].黑龍江史志,2014(12):97-98.
作者單位:
福建省清流縣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