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旅游產業發展水平大幅度提高。為更好地滿足游客對高品質旅游的需求,文章對“雙萬計劃”背景下文旅舞蹈表演人才的培養進行研究,基于“雙萬計劃”概念及發展現狀,介紹文旅融合與文旅舞蹈概況,進而提出文旅舞蹈表演人才培養建議,以期提高文旅舞蹈表演專業的教學效果,促進旅游與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
關鍵詞:文旅舞蹈;表演人才;“雙萬計劃”
注: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廳科研項目“紅河學院舞蹈表演專業省級一流專業建設”(教發〔2019〕42號與48號文件)階段性成果;紅河學院教務處科研項目“省級‘雙萬計劃背景下的舞蹈表演專業建設”(ZYJS201001)階段性成果。
2019年4月9日,教育部發布通知,決定啟動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要在2019年至2021年間建設10000個左右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點和10000個左右省級一流本科專業點。當前,高校需要根據“雙萬計劃”設計文旅舞蹈表演人才培養方案,以提升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水平。
一、“雙萬計劃”概念及發展現狀
“雙萬計劃”,是指教育部以建設面向未來、適應需求、引領發展、理念先進、保障有力的一流專業為目標,實施一流專業建設,建設10000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點和10000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點。從已公布的數據來看,“雙一流”高校中,已有117所高校公布了2020年度獲批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的相關情況,且綜合2019—2020年度“雙萬計劃”數據可知,納入“雙萬計劃”評選的“雙一流”高校已達到了136所。在“雙萬計劃”的大背景下,高校需要抓住發展機遇,加大專業改革力度,著力建設特色、優勢專業,提高專業發展水平,保證人才培養質量,致力于為社會輸送優質人才,以推動社會健康發展。
二、文旅融合與文旅舞蹈概況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文化與旅游工作,指出了文旅融合的必要性,指明了文旅融合的方向,為文旅融合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文化和旅游部原部長雒樹剛也就文旅融合提出了見解,他認為文化與旅游相輔相成、密不可分,通過將文化與旅游進行深度融合,不僅可以宣傳文化,而且可以豐富旅游內涵,增強旅游產業對游客的吸引力,從而保障旅游產業的經濟效益。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演藝事業的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其中,旅游演藝產業集團在提升旅游演藝事業發展水平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今,旅游演藝產業集團推出的文化底蘊豐厚的演藝作品受到了越來越多游客的青睞,這進一步增強了旅游演藝的影響力,提升了旅游產業的發展層次。
宋城演藝是一家綜合實力強勁的旅游演藝公司,為行業樹立了典范,值得其他旅游演藝公司吸收與借鑒經驗。宋城演藝的成功,與其認真領悟文化精髓,將文化與演藝作品進行深度結合有重要關系。隨著宋城演藝的發展,“宋城”和“千古情”文化藝術品牌愈加深入人心,大大提升了旅游產業發展品質。“千古情”系列大型實景演出屬于宋城演藝的品牌特色。通過開展“千古情”系列大型實景演出活動,既能夠讓游客品味作品中蘊含的文化,又能夠促進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開辟了旅游產業發展新路徑。
當然,無論是宋城演藝公司的發展,還是其他旅游演藝公司的發展,都離不開文旅舞蹈人才。文旅舞蹈人才,即同時具備文化知識、旅游知識的舞蹈人才。演藝公司通過引進、培養文旅舞蹈人才,構建優秀文旅舞蹈人才團隊,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自身發展水平。
三、“雙萬計劃”背景下文旅舞蹈表演人才
培養建議
(一)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制定人才培養計劃
在“雙萬計劃”背景下,高校需要認識到專業建設與深化改革這一發展重點,不斷提高專業建設與改革水平。隨著文旅融合的不斷推進,我國對文旅舞蹈表演人才的需求愈加強烈。因此,高校有必要優化相關專業建設,培養高質量文旅舞蹈表演人才,以促進文化和旅游產業繁榮發展。而為強化文旅舞蹈表演人才培養效果,高校需要明確文旅舞蹈表演人才培養目標,制定文旅舞蹈表演人才培養方案,保證文旅舞蹈表演人才培養工作的順利推進。
(二)把握文旅融合思想,構建完善課程體系
文化與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使市場產生了對文旅舞蹈表演人才的需求,因此便需要培養文化知識素養、旅游知識素養、舞蹈藝術素養兼備的文旅舞蹈表演人才。為提高文旅舞蹈表演人才的培養水平,高校需要在把握文旅融合思想的基礎上構建完善課程體系。一是豐富課程內容。高校需要把旅游文化知識加入專業課程之中,開設綜合性、人文性比較強的課程,以此提升學生文化修養,確保學生掌握旅游專業知識。除此之外,要關注社會文旅融合熱點,將熱點知識與課堂教學內容進行緊密結合,增長學生見識,開闊學生的學習思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認真地為學生剖析課程內容,科學地引導學生學習文化、旅游知識,提高學生綜合素養。二是做好課程設置工作。課程設置關系著文旅舞蹈表演人才的培養效果,因此高校需要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財力等來開展課程設置工作。為充分發揮課程育人作用,需要從基礎、核心、拓展三個角度做好課程的延伸工作:基礎即課程中的基礎知識,核心即課程中的重點知識,拓展即與課程相關的補充知識。
(三)訂單式培養文旅舞蹈人才,提升人才培養水平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不僅可以強化人才培養效果,而且可以滿足社會對不同人才的需求。基于此,高校可以構建訂單式文旅舞蹈人才培養模式,定向為旅游演藝公司培養人才,提高學生就業率。浙江藝術職業學院的訂單式文旅舞蹈人才培養模式便為高校樹立了人才培養典范。浙江藝術職業學院與文旅集團進行了合作,為文旅集團輸送了大批優秀的文旅舞蹈人才,如2016級“浙越”訂單班、2017級“溫州、南通”越劇訂單班、2017級“宋城”訂單班、2019級“小百花”越劇訂單班、2020級“永嘉”昆劇訂單班等,都是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在培養文旅舞蹈人才方面取得的成果。其他高校需要認真地研究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吸收與借鑒其人才培養經驗,打造獨具自身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
(四)科學安排文旅舞蹈人才就業,保證學生就業水平
隨著旅游業的繁榮發展,我國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了許多旅游文化演出集團、公司、團隊等,這些團體都需要文旅舞蹈人才。因此就高校而言,需要與這些文旅集團、公司、團隊等進行密切合作與聯系,積極安排文旅舞蹈人才的就業,提高學生就業質量。對于學生而言,則需要在校期間認真地學習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能,以保證自身能符合文旅集團、公司、團隊等對文旅舞蹈人才的選聘標準。
四、“雙萬計劃”背景下文旅舞蹈表演人才
培養的發展現狀
縱觀近十年的旅游市場變化可以發現,旅游業達到了18.3%的復合增速,成為第三產業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之一。其中,80后、90后逐漸成為旅游消費的主要群體。國家文化和旅游部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旅游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為9.94萬億元,占GDP總量的11.04%。因此,在旅游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高校需要做好相關專業建設工作,加快文旅舞蹈表演人才培養速度,為旅游業發展注入生機活力。
綜上所述,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構建完善課程體系,創建訂單式文旅舞蹈人才培養模式,科學安排文旅舞蹈人才就業等,對于提升文旅舞蹈表演人才培養水平、保證專業建設質量具有積極作用。因此,高校可以從這些角度出發制定文旅舞蹈表演人才培養方案,以提升人才培養效果。
參考文獻:
[1]肖海,田靜,張進,等.“雙萬計劃”背景下地方醫學院校專業建設的思考:以哈爾濱醫科大學專業建設為例[J].醫學教育管理,2020(5):466-470.
[2]呂炳君,胡從海.“雙萬計劃”背景下地方應用型高校專業建設路徑探究:以滄州師范學院為例[J].滄州師范學院學報,2020(3):1-3,20.
[3]林東,嚴亦雄,李強,等.智慧文旅時代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研究:以福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20(4):106-110.
[4]趙金霞,徐衛萍,王格.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職旅游人才培養問題探討:以揚州職業大學旅游管理專業為例[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19(4):94-96.
[5]閆長斌,時剛,張素磊,等.“雙一流”和“雙萬計劃”背景下學科、專業、課程協同建設:動因、策略與路徑[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9(3):35-43.
[6]王金茹,潘元,李艷,等.文旅融合時代旅游類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探索[J].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19(2):78-80.
作者簡介:
張健,紅河學院音樂舞蹈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舞蹈教育、創作及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