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曉慶
摘 要: 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在小學音樂素養的發展過程中,西洋管樂團的發展也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尤其體現在器樂學習上。它更能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能力,促進學生的音樂基本技能的提高,提升自我表現力和音樂鑒賞力。就管樂團的發展現狀來說,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找出不足,用符合現代國情的標準,去解決管樂團在小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積極響應時代的潮流,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互動交流團,讓小學管樂團更具有集體性、開放性、包容性,互相扶持、共同發展。
關 鍵 詞: 小學;管樂團;發展;現狀
目前管樂藝術教育已逐漸呈現上升趨勢,特別是中小學生管樂團,各個地區都會有,但發展情況具體如何不得而知。管樂團活動不僅能活躍校園文化生活,還能培養兒童綜合音樂素養。據了解,合唱、戲劇、舞蹈這些社團在小學比較常見,而管樂團對學生、師資的要求以及學校硬件要求都相對較高,并沒有遍地開花。
筆者對南京市鼓樓區小學的一些社團做了了解,鼓樓區小學器樂團有民樂團、西洋弦樂團、西洋管樂團、手風琴樂團等。本文研究的天正小學管樂團是市教育局認證的12個小學生管樂團之一,是鼓樓區藝術團中的佼佼者。筆者以天正小學管樂團為例,對它的發展現狀做了調研,進一步了解小學管樂團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為它的持續發展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建議。
一、天正小學管樂團的基本情況與發展現狀
管樂團創建是為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建設特色的校園文化,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打造出有文化內涵的校園品牌。[1]
天正小學管樂團于2010年9月正式成立,目前有兩個梯隊。依托于省管樂協會和省交響樂團的支持,每周兩次訓練,多次在市、區、校重大活動中展示。樂團成立十年來,排練了大量優秀的作品,如《春天的故事》《獻禮行進與慶典》《我和我的祖國》等,多次獲得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藝術展演的優異成績,并定期進行專場匯報演出,取得較好的社會聲譽。
天正小學的管樂團編制為68人,其中長笛12人,單簧管10人,薩克斯10人,小號8人,中音號6人,圓號6人,長號6人,大號3人,打擊樂6人。主要由三年級同學組成,外加一名樂團指揮(本校老師)。樂團選拔的范圍為三年級,熱愛音樂的同學均可參加,大部分學生是零基礎的。老師會對每位學生進行相應測試(體形、嘴型等),再結合報名表上學生意愿,最終確定每位團員學習的樂器種類。
二、天正小學管樂團的器樂教學和合奏教學
(一)木管樂器組和銅管樂器組的訓練
木管銅管皆屬于管樂,學習初期很關鍵的一步是學會正確運用吹奏氣息。老師在教學初期,需要及時糾正學生錯誤方法,包括對嘴型、呼吸的調整。當學生能運用正確的吹奏氣息后,再對其進行基本功的訓練。聲部老師用大量時間在基本功教學上,每次教學都需要進行長音、吐音、跳音的練習,后期增加音階、半音階練習,速度可以從廣板或行板開始練,要求做到每個音清晰、飽滿。
(二)打擊樂器組的訓練
打擊樂器最能為管樂演奏帶來強烈的推動,而音符則是最小的表現單位。音符有長有短速度有快有慢。在打擊樂教學中,節奏感尤為重要,老師從基本節奏型開始訓練,帶領學生認識基本音的長短、鞏固節奏型組合、訓練學生恒拍能力,等學生熟練掌握后,再逐漸加入較高演奏技巧的復雜節奏型。
(三)合奏能力的訓練
在管樂團的初期訓練階段,是十分重視合奏的基礎訓練。
在初期訓練,首先要培養與增強全體團員的合奏整體意識。使每個成員都能清晰地意識到自己在樂隊中的地位與作用,使個人與團體統一,融合到樂隊中去,這需要漫長而細致的過程。其次,要特別關注合奏音準、節奏感統一、力度、速度變換以及注意看指揮、動作一致等基礎訓練,任何一項訓練不到位都可能造成樂曲最后呈現的困難。老師需要極富耐心地引導學生一點一滴練習,逐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演奏能力。只有具備了一定的技能技巧和音樂素質,依靠樂隊的默契配合,樂團的演奏水平才會不斷提高。
三、天正小學管樂團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問卷調查和面對面訪談的形式,對學生報名參加管樂團的原因進行了歸納分為四點:學生興趣濃厚、熱愛管樂;聽從家長意愿;從眾心理;目的沒有明確目標,服從安排。由此,分析管樂團在組建和排練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學生學習管樂的盲從性、功利心
采訪管樂團學生,了解到一部分學生報名管樂團是因為和小伙伴約定好一起學習、一起回家,這樣的情況并不在少數,導致了有的學生雖然報名了該樂器,但自身情況并不適合該樂器的情況。還有個別高年級學生反映參加管樂團等社團在評優評先中加分,懷著這樣的目的勢必使管樂學習充滿了功利性,學生不全是以積極的態度去學習樂器,不利于管樂學習的質量和自身的藝術修養的提高。我認為還是要以興趣為中心,聽取專業老師的建議,綜合兩者進行選擇,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最大優勢,真正提升自我藝術修養。[2]
(二)家長的盲導性、攀比心
在與家長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大多數家長都支持自己的孩子學習一門器樂,并樂意讓孩子到樂團中參加活動。他們購買了價值不菲的樂器,可見家長對孩子在藝術上的培養是高度重視的。因管樂團訓練時間是每周二下午放學后,如果有演出和比賽任務時還會增加訓練密度,雙職工家庭的家長更加愿意孩子在學校既接受藝術教育又解決接孩子的后顧之憂。另外家長中也不乏“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想法,看見別的孩子參加也跟隨著參加。在這樣的想法驅使下,家長們往往也不會考慮孩子是否對該種樂器感興趣而直接讓孩子報名。有的孩子不喜歡該樂器,會直接導致日后學習過程中積極性、效率不高的問題。
可以說,孩子學習的盲從有很大原因是源自家長的盲導。所以說,在學習管樂的過程中,家長不能有攀比的心態,要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尊重他們的意愿,在學習中多鼓勵、多關心。
(三)校內師資力量缺失,依靠外聘老師指導
天正小學有專門負責組織管樂團的老師,也有外聘專業老師對學生進行管樂教學、訓練。外聘老師在排練時間會對學生進行指導,一般是一周一次到小學指導,其余時間皆由本校老師負責監督、指導學生練習。
四、小學組建管樂團的思考與建議
(一)端正學習態度、建立考核機制
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在學習管樂過程中至關重要。有的孩子僅僅依靠樂團課一個小時的學習,課后練習時間無法保證。[3]而管樂學習是一個長期練習、積累的過程,學生不僅要把握課上的時間,還需要課后的鞏固和消化。因此要建立QQ群打卡、點對點評價制度,階段匯報考核制度,周一升旗展示制度,星級學員評選制度。
(二)積極參與演出活動,增強學生自信心
有無積極地參與比賽或演出活動,是檢驗一個管樂團是否在不斷進步發展的一個衡量標準。經過幾個學期的不斷學習、努力,學生也需要通過管樂團的表演來發揮器樂表演能力、展示自我風采。學生在演出中積累寶貴的經驗,在錘煉中增強信心。因此,學校要重視并創造管樂團參與各種展演的機會。除了對外的專場匯報演出和比賽,管樂團還應積極響應校內組織的各種集體(節日)活動如體育運動競賽、迎新晚會等。一旦集體榮譽感得到提升,個人價值彰顯,學生的自信心便會增強。
(三)提高授課老師的專業素養,著重培養自己的管樂老師
天正小學有外聘專業老師來對管樂團進行指導,保證了學生學習的專業性。但從長期的發展看,學校有必要著重培養管樂老師,一來保證了學生遇到問題可以及時求助校內老師,[4]避免了外聘老師每周只來一次學生遇到難題無法當堂解決的情況;二來,老師的專業素養得到提高,專業水平提升。所以學校要給予自己管樂老師更多進修的機會,增強老師自身的管樂素養和專業能力,才能從本質上提高管樂的教學水平,進而打造一支優秀的管樂隊伍。
通過本次對天正小學管樂團的調查研究,筆者認識到小學管樂團作為一種校園藝術“課程”,在提高孩子音樂素養,培養孩子堅持不懈、團結協作精神,創建校園文化特色,打造有文化內涵的校園品牌上功不可沒。現在越來越多的小學擬建管樂團,將其納入素質教育的一部分,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5]但從管樂自身演奏的專業度來看,小學管樂團想要往專業的水平上靠攏,需要社會和學校的共同努力。上級主管部門也要給予學校管樂團更多的投入,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證先進的器樂設備,引進師資,為管樂團提供高質量的教學。
參考文獻:
[1]程義明.校園管樂團合奏藝術[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2.
[2]李剛 宋寅國.管樂藝術[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3]侯凱屹.北京市中小學西洋管樂團發展現狀的調查與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新疆師范大學.2016.
[4]趙永剛.南昌市小學管樂團教學實踐研究--以南昌市4所小學管樂團為例[D].碩士學位論文.江西師范大學.2017.
[5]王日明.讓管樂團在孩子們的心中奏出更加美妙的樂章[J].課程教育研究,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