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武 肖彥峰
教育是國之大計,關乎國家發展和民族未來?!吨泄仓醒腙P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計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了“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政策導向和重點要求。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需要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衡量高質量教育體系,需要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增強教學能力。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構建高質量教育發展體系對學校提出了怎樣的要求和挑戰?本期《教育家》雜志線上圓桌論壇,邀請中小學校長,結合具體案例,共同探討構建教育高質量發展體現在哪些方面,制約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因素有哪些和構建教育高質量發展體系可以為教師做些什么。
議題一:構建教育高質量發展體現在哪些方面?
◎林俊紅:新合實驗學校在深圳坪山區“品質課程”的引領下,秉承學校的“星彩教育”理念,規劃學校星彩品質課程。“星彩教育”以“均衡發展促教育公平”為導向,理念是“讓每一顆星星都綻放光彩”,立足于每一個孩子的成長,樹立公平教育觀。
基于國家教育行政部門統一規定、學生身心健康和道德行為、審美志趣和生活追求,以及科創思維和創新實踐,學校開設了禮儀之星、飛躍籃球、星彩中國舞、STREAM和PBL暢想社等近40門星彩課程,搭建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平臺,推動學校教育高質量發展,受到全校師生和家長的喜愛。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問題孩子背后往往都有不同程度的問題家長和問題家庭。只有提升家庭教育質量,才能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為增進家校合作,新合實驗學校成立家長委員會,組建家長義工隊;建立健全教師與家長的日常聯動機制;舉辦家長學校,根據家長意愿開設家長大課堂……
踐行有溫度、多元化的學校品質課程,加強同目標、共努力的家校合作,方能實現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
◎潘光志:教育高質量發展,不論從何種區域、何種層面、何種類型展開討論,最終都要落實到人的高質量發展,也就是學生的持續性發展上。學生的發展應是學校一切教育行為的原點與落腳點。
佛山市南海區怡海第五小學(以下簡稱“怡海五小”)是一所建校不足一年的新建公辦小學。佛山市南海區作為全國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在教育信息化建設等各方面擁有良好的基礎設施和發展條件。怡海五小結合時代與地區發展要求,著力打造學校的“智慧校園”品牌項目和科創教育特色課程。
一是打造“智慧校園”品牌項目,首先是技術賦能,“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公平、優質發展。這里說的“公平”,不僅是指每位學生受到同質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每位學生都能受到適合自己的教育,得到充分的個性化發展。
怡海五小提出“怡然教育——讓每一朵花都怡然綻放”的辦學理念,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通過智能管理、智能教學、智能教研等方面聚焦學生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培養以及個性化學習。通過智慧批改平臺、智慧閱讀平臺、智慧課堂平臺等平臺的建設與使用,實現常態化、自動化收集學生學習的過程性數據。通過對數據的科學分析,教師可以得到最真實、最全面、最科學的學生畫像。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風格、學業水平、思維發展等各項指標的基礎上,更有針對性地為學生提供包括微課、練習、測試、學習建議等學習資源的精準化、個性化設計與推送,實現規?;囊虿氖┙獭?/p>
二是特色課程建設推動五育并舉,促進全面發展。課程是育人的核心載體和關鍵環節,為了踐行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我校開展了“互聯網+”背景下的特色課程建設,在課程中進行五育融合,以推進五育共舉,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醒獅”文化主題課程是怡海五小科創教育的重要內容。以佛山市本土“醒獅”特色文化為背景,依托各學科課堂教學,融合科學、閱讀、音樂、戲劇、編程等子課程,通過項目式學習方式,將任務模塊與能力模塊相結合,引導學生學會解決現實世界的真實問題。在家庭、社會開展相關實踐類學習,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靈活應用知識,積極進行實踐與創新,收集過程性活動數據及成果數據,將多元評價貫穿其中。與此同時,學校每學期將舉辦一場全員參與的科技節,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與傳承佛山本土文化傳統。
怡海五小以勞動課程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建設技術支持、學校主導、家庭協同、社會參與、專業引領的“五位一體”的特色勞動課程。課程內容包括“農場種植課程”“生活自理技能課程”“垃圾分類課程”“陶藝手工”“茶藝”“怡然尋味烹飪”“科技創新實踐”等,依托“創園”(生物園)、茶藝室、陶藝室和食堂等場所開展。學校建立了安裝太陽能、污水循環利用系統等高新科技設施的勞動基地,開展“智能苗圃”勞動實踐,形成分年段、序列性、進階性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勞動創新、勞動創造的樂趣。
三是共建共享,打破“僵局”,促進創新發展。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應該突出問題導向,消除僵化路徑依賴,打破固有行為結構,激發教育創新活力。我校積極探索新的建設思路與路徑,為打破公辦學校信息化建設中常見的資金、技術、資源等方面的困境,采取了共建共享的思路,與各企事業單位、互聯網公司等合作,進行合作研發、資源共建等。最終,我校自主打造了怡海五小獨有的包括1套統一平臺、4類用戶、5大應用場景在內的“145”現代化智慧校園綜合治理體系,打破“僵局”,促進了學校的創新發展。
◎余永鋒:當前,中國乃至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斷更新。作為教育主陣地的學校,要引導教育向高質量發展,應該從三方面引導:
一是思想的更新。優秀的學習成績只是學生階段的成功,人生路漫漫,開好頭固然重要,但是一生的持續性發展,才是決定人生的關鍵所在。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首先要在思想上進行轉變:不單純著眼于某個階段的成績,更加看重學生習慣和品行的培養;不重復做機械性練習,提升學生動手探知的能力;不做高高在上的說教課堂,真正俯下身來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