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連霞
【內容摘要】核心素養可謂是當前我國教育領域內一個相當熱門的課題,不同學科的核心素養又有著不同內涵。其中高中語文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建構和運用、思維發展和提升、審美鑒賞和創造、文化傳承和理解等方面,教師需以此為導向設計古詩詞教學,改善學生的綜合素質。筆者針對核心素養下的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進行深入探討,并提出部分個人看法。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
古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是古代文人墨客思想、情感與品格的升華,不僅涵蓋著不少語言知識,還蘊涵著極為豐富的人生哲理,各個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均選編有一定數量的古詩詞。在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需基于核心素養視角出發,促使學生通過學習獲得具備終身發展和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格修養及關鍵能力,同時提升他們的文學修養。
一、及時轉變古詩詞教學觀念,做好核心素養培養準備
在傳統的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由于教學任務繁重,為趕超進度,不少教師都習慣于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古詩詞內容,以至于他們對古詩詞的內涵理解得不夠深入與透徹,影響將來的考試及運用。要想在核心素養下開展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教師首先需及時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以核心素養為切入點制定教學規劃、設計教學方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做到理論講授同人文教學的相統一,為核心素養的培養做足準備。
例如,在《短歌行》教學實踐中,教師先簡單介紹作者曹操,學生也可分享對曹操的了解,并指出這是一首樂府詩,“短歌行”是一個曲調的名稱,以及本詩的寫作背景,然后要求他們自由朗讀和思考:你認為本詩的情感著眼點在哪一個字?如果要用詩中的一個詞來概括詩人的情感,哪個詞最恰當?使其帶著問題朗讀,發現本詩的詩眼是“憂”字,從“人才難求,人生短暫,功業未就”這幾句可以看出。接著,教師帶領學生探討這首詩的情感基調,播放該詩的美聲朗讀,使其認真傾聽后談論個人感受,討論該如何朗讀這首詩歌,提示朗讀時要讀出慷慨之情,讓他們把那種蒼勁雄健、慷慨悲涼的感情表現出來,節奏多二二式,語速適當放慢。之后,教師組織學生分組合作探究詩歌的結構層次,探討作者的人生態度,使他們把握好詩歌的情感主線,為核心素養的培養提供更多助力。
二、注重古詩詞基礎知識講授,幫助學生建構語言體系
古詩詞語言抑揚頓挫、含蓄雋永、簡潔精煉,是文字的高度濃縮與精華,語言建構與運用作為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基層構成部分,指的是學生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通過主動積累、梳理與整合,逐步掌握漢語語言文字的特點和運用規律,他們能夠在具體場景中準確用來進行口語教學與書面寫作。在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需注重語言文字等基礎知識的講授,帶領學生不斷積累漢語知識,幫助他們慢慢構建完善的語言體系,且學會如何正確運用。
此時,在開展《念奴嬌·赤壁懷古》教學時,教師介紹完作者、寫作背景以后,播放本詞的朗讀錄音,提示學生注意讀音與語氣的緩急,并對詞中部分字詞正音,如:故壘、綸巾、檣櫓、早生華發、還酹等,使其自由朗讀,揣摩語速與語調,給予誦讀提示:這首詞歷來被視為豪放派的代表作,應讀得鏗鏘有力,讓他們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初步感受蘇軾的豪放詞風。接著,教師組織班內男生集體大聲朗讀本詞,整體學生找出上片中作者提到的赤壁景觀,即為:大江、故壘、赤壁、亂石、驚濤、千堆雪等,討論“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這兩句在全詞中所起到的作用,使其體會景中之情,總結上片內容。隨后由女生集體朗讀下片,整體學生一起找出作者的回憶與感慨,著重分析對周瑜形象的描述,及作者寄寓的情感,由此傳授他們學習古詞的方法,使其慢慢形成完善的語言體系。
三、圍繞古詩詞巧妙設疑置問,發展提升學生思維能力
思維發展和提升即為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獲得的思維能力發展,及思維品質的提升,從本質上來看,語言發展同思維發展是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針對核心素養下的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來說,教師可以圍繞具體古詩詞巧妙的設疑置問,通過一系列啟發性、懸疑性、梯度性的問題激活學生的思維,極力發揮出問題的導向功能,使其一邊思考問題、一邊理解古詩詞的內涵,鍛煉與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提升語文思維的獨創性、批判性、靈活性。
比如,在實施《夢游天姥吟留別》教學時,教師以完成基礎知識的講授為前提,要求學生進一步朗讀,找出過渡性語句,理清寫作思路,提出問題:從全詩看,哪些是寫實,哪些是寫虛(夢)?夢中仙境都寫到哪些圖景?使其整理出全詩的寫作思路,即為:入夢緣由(現實)→夢境路線(夢中)→夢中仙境(夢中)→夢醒留別(現實),寫到白晝——山中壯美;傍晚——洞外恐怖;夜晚——洞中仙樂等景色,讓他們理清本詩的結構。接著,教師設問:既然題為“夢游天姥”,為何開篇要“談瀛洲”?除瀛洲以外還提到哪些山?有什么作用?讓學生在問題驅動下研習本詩的第一節,使其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知道運用的是襯托手法,目的是襯托出天姥山的雄峻巍峨,進一步勾起作者神游天姥的強烈愿望。隨后教師圍繞接下來的幾個小節繼續設計問題,有效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
四、深入分析感悟古詩詞意象,培養學生審美創造能力
審美鑒賞和創造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欣賞、體驗、評價、表現與創造美的能力及品質,而語文活動也是他們參與審美體驗、發展審美能力與形成審美觀念的關鍵途徑。古詩詞中通常會出現不少意象,指的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一種藝術形象,簡單地說就是借物抒情。為在核心素養下更好地進行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教師需帶領學生深入分析與感悟古詩詞中的意象,體會背后的深意,據此培養他們的審美創造能力。
在這里,以《聲聲慢(尋尋覓覓)》教學為例,教師課前播放安雯演唱的《月滿西樓》MV,簡單介紹作者李清照的生平經歷,回顧南渡以前的詞作,由生活變化引出其后期的創作《聲聲慢》,帶領學生齊聲朗讀全詞,思考:作者在這首詞中寫一種什么情感?情感基調是什么?學生分析后得出本詞的情感集中在一個“愁”字,這也是這首詞的詞眼,情感基調是哀婉、凄涼、愁苦,讓他們自由誦讀加深體會,從語調與語速兩個方面給予評價。接著,教師詢問:詞人通過哪些意象來寫“愁”的?學生找出淡酒、急風這兩個意象,寫出詞人因苦悶而借酒澆愁,卻抵不住傍晚時分急速而至的寒風的侵襲,然后指導他們繼續分析詞中的其他意象,包括:大雁、黃花、窗戶、梧桐、細雨等,使其解析這些意象背后的深意。以此讓學生抓住意象和體驗情感,有效增強他們的審美創造能力。
五、著重挖掘古詩詞思想情感,促進學生理解傳承文化
古人創作詩詞時通常會使用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等創作手法,他們寫出的古詩詞并非簡單的玩樂,而是蘊涵著極為豐富的思想情感,還體現出作者的人生態度與價值觀念,屬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構成。在核心素養下的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引領學生著重挖掘古詩詞中的思想情感,使其體會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理解和認同中華文化,形成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情感,提升他們的道德修養,并促進文化的傳承。
例如,在進行《歸園田居(其一)》教學時,教師先帶領學生解題,談話導入:這個標題最重要的是哪一個字?他們知道是“歸”字,使其圍繞“歸”字初步解讀詩歌,思考:從何而歸?為何而歸?歸向何處?歸去何處?在小組內討論后一起歸納結果。接著,教師設疑:塵網、樊籠比喻什么?指引學生結合作者經歷知道是官場生活,追問: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現詩人怎樣的情感?讓他們根據詩意發現是對官場生活的鄙棄與厭惡。之后,教師設疑:“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說明陶淵明的本性怎樣?“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一句運用的是什么修辭?寫出詩人什么樣的心情?學生討論后明確詩人熱愛田園生活的本性,后一句中運用比喻與擬人的修辭,表現出作者對田園生活的眷戀與向往,使其學習作者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堅定的人生追求,促進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與傳承。
六、認真賞析古詩詞重點詞句,發展學生語文探究能力
我國古詩詞篇幅眾多,流傳下來的古詩詞大多都十分精美,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節奏感和韻味均十足,還蘊含著一定的深意,尤其是一些名言名句更具代表性,無論是構詞手法,還是情感表達,均有著研究價值。因此,對于核心素養下的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而言,教師應當引導學生認真賞析文中的重點詞句,從語言的工具性與思想的人文性兩個方面切入,大力發展他們的語文探究能力與學習能力,有助于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例如,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教學中,教師先在課件中出示作者生平經歷與本詞寫作背景,帶領學生誦讀全詞,初步感知與體悟詞的風格,并傾聽名家朗讀,讓學生談論本詞的感情基調,即為悲涼、悲壯、悲憤,然后要求學生再次朗讀體味豪放風格,且發現這首詞最大的特點是運用的典故較多。接著,教師布置探究性學習任務:詞中一共出現幾個典故?分別是哪一句話?分別與哪位歷史人物有關?利用細化后的幾個小問題由淺及深的引領學生思考,使其自主組織語言簡練而完整的概況出這些典故。之后,教師組織學生認真賞析描寫典故的詞句,分析孫權、劉裕、劉義隆、拓跋燾、廉頗這幾個典故的作用及背后的深意,使學生得出作者的觀點立場及文章主旨,一方面提高他們理解、鑒賞詞和運用典故的能力,另一方面感知詞中所流露出的愛國主義情感,促進核心素養的形成。
結語
在核心素養下的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應擺脫傳統教育理念的滯后性及教學模式的局限性,圍繞語文核心素養制定教學計劃,優化教學流程與形式,幫助學生全面掌握古詩詞中的語言知識與深刻內涵,使其形成適應社會發展與終身發展所需的語文能力與品質。
【參考文獻】
[1]劉秋華.核心素養導向下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1(3):98-99.
[2]李鷹.核心素養導向下的高中古詩詞教學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21(5):60-61.
[3]王亞君.核心素養下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分析[J].好家長,2020(68):37-38.
[4]李克誠.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古詩詞教學策略例談[J].課程教育研究,2020(43):86-87.
[5]趙衛麗.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生古詩詞解讀能力培養[J].新課程研究,2020(34):79-80.
[6]許燕萍.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J].名師在線,2020(30):70-71.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