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潔
自然教育是指引導幼兒進入自然生態體系,使其在實踐活動中接受教育,對其進行綜合素質的科學培養,確保在教育工作中出現的各項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基于兒童生命成長的幼兒園自然教育可以使幼兒學會尊重自然,能夠保障幼兒活力,進而提升教師的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目標。
在素質教育環境下,自然教育的科學開展具有重要價值。本文首先分析開展自然教育的意義和教育原則,然后綜合探究自然教育的具體實施策略,希望能夠有效提升幼兒教育效果。
開展自然教育能夠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自然環境無處不在,教師可利用大自然中的風霜雨雪,山川河流,蟲鳥禽獸和花草魚蟲對幼兒進行有效的自然教育,引導幼兒走進大自然,使幼兒在接觸大自然的過程中激發求知欲,豐富知識,增強體魄,實現快樂學習,養成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
其一為體驗教育原則。在幼兒的學習過程中,感性體驗具有重要作用,能夠引導幼兒感知自然,激發幼兒探索自然的欲望,進而豐富自我認知,使幼兒感悟生命的神奇。其二為主動思考原則。戶外活動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使幼兒主動參與活動并積極開展自主探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引導幼兒進行主動思考,使幼兒獲得深刻體驗,進而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其三為動靜結合原則。在開展自然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將競爭性比賽與活動性游戲有效結合,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豐富教學內容,提升教學效果。其四為寓教于樂原則。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重要前提,在開展自然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營造良好的游戲氛圍,通過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優化課堂教學,吸引幼兒注意力,確保幼兒積極參與,使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實現幼兒和自然環境的和諧共處。
(一)明確教育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要培養幼兒“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首先,教師要引導幼兒親近自然、了解自然,提高幼兒對自然的關注度,使其主動觀察自然,激發其對自然的熱愛之情。其次,拓寬幼兒視野,提升幼兒的環保意識。教師在引導幼兒探索自然時,可組織參觀周邊的自然環境,開展家鄉自然生態環境的實踐調查,還可開展以生態環境為主題的特色教育活動,提升幼兒的環保意識。最后,強化幼兒的責任感。幼兒園通過開展自然教育,可以培養幼兒從小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形成初步的環保責任感。
(二)引進自然教育導師
幼兒教師在開展自然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在幼兒和自然之間搭建連接的橋梁,而自然教育導師擁有豐富的自然知識和多種教育方法,能夠有效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自然教育導師愿意對自然的美好進行有效的分享與傳遞并通過進行系統的教學和實踐,構建科學的交流平臺,使幼兒對探索自然具有更大的熱情。
(三)重視生命意識
在開展自然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創建合理的自然環境,可在幼兒園內開展班級樹的合理種植活動,引導幼兒基于個人興趣選擇栽種植物,然后組織班內幼兒共同種植。在具體選擇植物時,可選擇成活率較高的植物,如虎皮蘭、吊蘭、綠蘿、富貴竹等植物,并組織幼兒定期澆水,確保植物能夠茁壯成長。通過組織幼兒進行種植活動,教師能夠培養幼兒從小保護環境、愛護環境的良好習慣,強化幼兒的環保意識和生命意識。
(四)開展參觀活動
幼兒園在開展自然教育的過程中,還應定期組織戶外活動,帶領幼兒走進動物園、四季花園、飼養區和種植區,使幼兒與自然親密接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強化幼兒體驗,豐富幼兒的自我認知,引導幼兒深入觀察自然,感知生命的神奇和偉大,強化幼兒生命意識。自然教育活動的科學開展,可以使幼兒親近自然,了解自然,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開展觀鳥活動,在不同的季節,鳥的行為與形態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要引導幼兒對其進行記錄,確保幼兒可以進行更為深入的觀察,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使幼兒在活動中學會尊重自然,熱愛自然,進而形成保護自然的意識。在自然環境中,存在大量不同形態的植物,在開展觀鳥活動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觀察各種植物,使幼兒對常見植物具有深刻的認識,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教師在引導幼兒觀察自然時,不僅需要引導幼兒進入自然環境,同時還需要合理利用校園內的植物園,引導幼兒感受自然的美好。
(五)應用信息技術
教師在開展自然教育的過程中科學應用多媒體技術具有重要的意義。例如在學習野生動物時,教師通過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動畫和圖片的形式向幼兒展示各種野生動物,引導幼兒觀察不同動物的習性、形態和生存環境。大部分幼兒可以在動物園內觀察獅子、老虎、長頸鹿、大象等動物,但是動物園內的動物均為圈養,教師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向幼兒進行野生動物的普及,豐富幼兒認知,增強幼兒的生命意識,使其養成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良好習慣。
(六)搭建發展平臺
幼兒園要為幼兒的綜合發展搭建教育平臺,確保自然教育對幼兒具有強烈的吸引力。首先,應科學合理開展自然觀察活動,發掘自然的魅力,吸引幼兒參與。其次,幼兒教師要科學引導,加強對幼兒成長的關注,科學組織開展相關活動,引導幼兒學習自然觀察方法,使幼兒對生命具有更強烈的情感,激發幼兒的興趣。最后,在選擇培訓內容時,需對藝術、科學與文學進行有效整合,同時,還需要鼓勵幼兒進行記錄。由于幼兒能力有限,教師可引導幼兒通過拍攝圖片的方式對觀察活動進行記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兒的表達能力和觀察能力。
基于兒童生命成長的幼兒園自然教育能夠推進幼兒的情感發展,提升幼兒的意志力,確保幼兒對自然具有更為深刻的了解,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教師在具體實施教育工作時,通過明確教育目標,引進自然教育導師,重視生命意識,開展參觀活動,應用信息技術,搭建發展平臺,高效地開展自然教育,強化教育教學效果,使幼兒親近自然、認識自然、探索自然,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推進我國教育工作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常州市鐘樓區五星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