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翠
愛玩是幼兒的天性,游戲是幼兒園開展教學活動的基本方式,因此幼兒園應進一步實現課程的游戲化發展。目前,在具體的幼兒園課程游戲化進程中,仍存在著一些游戲和教學內容關系處理不恰當、游戲組織不合理等問題。為了更好地明確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方向和內容,進一步優化游戲活動的評價,幼兒園需要加強課程游戲化的建設,提升教學效率,提高幼兒的學習熱情。
課程游戲化是為了讓幼兒園的課程更適合幼兒,讓幼兒園的課程更加生動、有趣、有效,從而幫助幼兒獲得新的體驗,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課程游戲化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添加游戲內容或增加活動時間,它是一個綜合課程的構建和逐步完善的過程。課程游戲化的關鍵內容就是通過設置游戲化的課程,讓教學內容更加貼合幼兒的日常生活,滿足幼兒的基本需求,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并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興趣需求。因此,幼兒園需要進一步加深教師對于課程游戲化的認識,從而更好地幫助教師解決在實施課程游戲化過程中出現的具體問題。
(一)游戲與教育的關系處理不當
課程游戲化是避免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重要手段。目前,部分幼兒園和教師對既有的教學組織形式認識不夠明確,認為提教學就是走小學化的道路,沒有堅定的教育立場,難以有效實現課程游戲化教學。
(二)游戲的組織方法不夠恰當
當前,幼兒園組織游戲活動時主要有兩個問題:一是游戲始終處于教師的高度控制之下,教師以設計教育的理念設計游戲的主題、場景、材料、人物、規則等,導致幼兒始終處于被動地位,在整個游戲過程中,無法激發幼兒自我發展和自我探索的欲望,難以讓幼兒獲得愉快的游戲體驗;二是認為游戲完全是幼兒的自主活動,部分教師甚至成為純粹的旁觀者。
幼兒教育的本質是讓幼兒獲得愉快的成長體驗,這個過程必須要尊重幼兒的發展規律和個體差異,滿足幼兒的興趣需求。
(一)加強師資培訓,更好地解決課程游戲化和教學技能問題
教師的專業資格和能力是有效推進課程游戲化的前提。各級教育部門要通過培訓、專題報告等方式,廣泛開展針對性的教育指導。教師要正確認識游戲與其他教學活動的關系,應該根據教育目標和實際情況適當地選擇游戲形式,從而實現寓教于樂。由于幼兒的發展水平有限,在自愿游戲活動中的自主性有限,需要教師的支持和指導。因此,教師在游戲活動中應發揮引導者的作用,從幼兒的角度指導游戲,促進幼兒智力的有效發展。這就需要教師進一步接受培訓,掌握更多的游戲活動組織技能,包括設計符合幼兒興趣需求和發展需求游戲的能力、觀察幼兒游戲行為和情況的能力、調整游戲內容的能力等,從而確保游戲活動不偏離促進幼兒發展的目標。
(二)建設新型課程體系,把握課程游戲化的方向和內容
課程游戲化是幼兒園課程的基本特點。幼兒園要想把游戲作為課程的一種重要呈現方式,就需要建設和完善游戲化課程體系,從而推動課程游戲化的發展。課程游戲化要求教師潛移默化地把游戲精神滲透到教學活動中,體現出自由性、創造性以及享受性的課程體系,構建出適合幼兒特征的游戲化教學模式。教師應以幼兒的生活經歷和興趣為出發點創設游戲活動,注重幼兒的活動體驗和自主探索,適時調整游戲內容,不過度使用統一、量化的標準評價幼兒。例如,幼兒園在開發主題和特色課程時,教師可以圍繞“海安花鼓”這一主題,組織幼兒觀看花鼓表演,激發幼兒的模仿興趣,引導幼兒使用塑料飲料瓶、小棍子、紅色便箋等生活材料制作小花鼓,不僅能讓幼兒感受手工制作的樂趣,還能讓幼兒在游戲中了解我國傳統民間文化。這些開放、豐富、生活化的游戲能有效地將幼兒教育的目標和幼兒的發展需求融入游戲,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三)改革教育管理評價機制,優化幼兒園游戲活動評價
游戲活動是一種靈活的教學形式。課程游戲化強調將游戲精神滲透到教學活動中,強調提供給幼兒充足的游戲時間和空間,這就需要幼兒園改革教學管理和評價機制,優化游戲活動的評價機制。幼兒園應改革現有僵化的管理體制,根據幼兒園的實際情況和課程游戲化的要求,引入多樣化的課程和教學活動評價體系,以促進課程游戲化的發展。對于新職位或能力不足的教師,幼兒園可以制訂更清晰的活動指導和評價計劃,讓這些教師可以按照計劃組織游戲活動。
(四)明確游戲與課程游戲化的關系
課程游戲化的核心是游戲。在課程游戲化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穿插一些多媒體影像,讓教學內容能更加生動具體。教師通過將游戲和教學相結合,可以讓幼兒在游戲中學到相關的知識,真正做到將教學活動游戲化。這不僅可以開發幼兒的多元化思維,還能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幼兒的實踐動手能力,體現出教學活動的多樣性。由此可見,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教學活動與游戲之間的關系,才能根據實際狀況不斷改善教學內容,最終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讓游戲在課程中能更充分、更巧妙、更合理地發揮作用。此外,教師在實施課程游戲化的過程中,除了要遵守自由、自主、創造、享受的游戲精神外,還要根據實際教學情況選擇適宜的游戲,并及時更新課程內容,以此激發幼兒對課程的學習興趣,充分體現出課程游戲化的精神和意義。
(五)針對性地做好游戲規劃
教師要不斷、反復地觀察和記錄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了解幼兒對游戲的興趣和需求,以此設計適合幼兒的游戲內容,讓幼兒能全身心投入游戲中。教師要有針對性地規劃游戲,將適合幼兒的游戲融入教學活動中,有效提高幼兒教育的教學效果。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確定游戲時間,通過引導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教師要從環境入手,努力為幼兒營造一個開放、自由的游戲環境,提供給幼兒充足的游戲材料,并及時調整更新游戲材料,以提高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良好的學習環境能為幼兒提供更多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索的空間和機會,讓幼兒能按照自己的興趣參與學習。知識來源于生活,教師還可以將生活化的游戲融入課程中,在生活中挖掘游戲內容,在生活化的游戲中拓展教學,幫助幼兒獲得更多的知識和經驗。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發展,幼兒園的課程改革也在不斷創新和完善。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對于幼兒園課程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可以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提升幼兒的學習效率,讓幼兒在游戲中更好地吸收知識、提升自我,促進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
(作者單位:高郵市周山鎮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