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玉輝
摘要:對生豬定點屠宰中的常見疾病進行檢疫可及時發現生豬感染的疾病,保證生豬產品質量安全。生豬屠宰前的檢疫工作主要包括查證驗物及臨床觀察2方面。查證驗物可及時了解生豬是否來自疫區以及是否經過檢疫。另外,臨床觀察可發現口蹄疫等屠宰后無法檢測出的疾病,從而及時淘汰不合格的生豬,提高豬肉產品安全。該文主要就生豬定點屠宰常見病害的檢疫措施進行歸納總結。
關鍵詞:生豬;屠宰檢疫;傳染病;措施
中圖分類號:S851.4文獻標識碼: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24.043
Analysis of Quarantine Measures for Common Diseases of Pigs in Designated Slaughter
TANG Yuhui
(Animal Health Supervision Office of Qiaojia County,Zhaotong Yunnan 654600,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hygiene of live pigs,quarantine personnel should strengthen the work of animal slaughter and quarantine. The quarantine of common diseases in the slaughter of live pigs can promptly detect infections of live pigs,thereby ensuring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live pig products. The quarantine work before slaughter of pigs mainly includes two aspects:verification and inspection and clinical observation. Checking and verifying objects can promptly know whether the pigs are from the epidemic area and whether they have been quarantined. In addition,clinical observation can find diseases that cannot be detected after slaughter,such as foot-and-mouth disease,so as to eliminate unqualified pigs in time and improve the safety of pork products.Therefore,this article mainly summarizes the quarantine measures for common diseases in the designated slaughter of live pigs.
Keywords:live pigs,slaughter and quarantine,infectious diseases,measures
0引言
做好生豬定點屠宰過程中豬肉的檢疫工作,可有效提高豬肉的產品品質,防止病豬肉流入市場。本文分析生豬定點屠宰過程中常見病害檢疫現狀及措施,希望能有效提高豬病的檢疫效率,促進豬肉產品質量安全。
1現狀
生豬定點屠宰檢疫是豬肉產品的最后一道檢疫程序,對保障豬肉質量安全具有重大意義。該過程分為分宰前檢疫和宰后檢疫,前者主要是對生豬的健康狀況進行全面檢查,后者主要檢疫設備對胴體病害進行檢驗。現階段我國生豬屠宰檢疫工作人員專業水平較低,以基層檢疫為主。另外,屠宰網絡不健全,屠宰場內缺乏規范化制度,檢疫設備落后,因此豬肉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力度較低,不利于屠宰檢疫工作的順利進行[1]。
2常見豬病檢疫
2.1豬瘟
豬瘟是由豬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高傳染性疾病,該病又被稱為爛腸瘟。具有傳染性強、致死率高等特點,對我國生豬養殖威脅巨大。根據臨床癥狀,可將該病分為急性慢性和遲發性3類。臨床上患豬瘟的病豬主要表現為體溫升高、腹瀉、器官出血、淋巴結腫大、皮膚顏色變淺。部分病豬還會表現為壞死性腸炎或副傷寒癥狀。由于該病具有極高的致死率,因此對我國生豬養殖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對病豬進行檢疫還可發現其腸道粘膜出現潰瘍,腎臟體積縮小。屠宰檢疫過程中常見急性和慢性兩類,遲發性較少。
2.2豬肺疫
豬肺疫是由多種殺傷性巴氏桿菌引起的一種傳染性疾病。該病具有發病急、病程短等特點。患病豬主要表現為咽喉及周圍組織腫大,肺部出現炎癥,病豬呼吸急促、困難等。對病豬進行檢疫可發現其皮下組織有明顯的出血點,咽部分泌膠凍狀水腫液,且肺部氣管和支氣管內出現泡沫粘液,肺部有明顯的氣腫、出血甚至壞死等病變。肺部與胸膜出現粘連,脾臟、淋巴結出血。隨著病情的發展,病豬還會出現機體消瘦、貧血、腎臟壞死等現象[2]。
2.3豬丹毒
豬丹毒是由豬丹毒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臨床癥狀主要分為急性敗血型和亞急性疹塊型。患病豬主要表現為發熱、皮膚出現丘疹、關節出現炎癥等。對病豬進行檢疫可發現其皮膚出現變厚、發紅、充血現象,全身淋巴結、胃腸、粘膜、腎臟有不同程度的腫大和出血現象。患慢性型豬丹毒的病豬,其心內膜和關節有不同程度的炎癥和漿液性滲出物。
2.4豬旋毛蟲病
豬旋毛蟲病是由寄生蟲旋毛蟲造成的疾病。對病豬進行檢疫可觀察到腸粘膜腫大且出血。肌纖維表面有白點兒。顯微鏡可明顯觀察到旋毛蟲。
2.5黃疸和黃脂肉
黃疸和黃脂肉主要是由于生豬肉出現腐敗、變質等造成的,黃疸是由膽汁排泄障礙引起的。血液中分泌過多的膽紅素,可使全身肌肉呈現黃色。臨床進行檢疫時可發現皮膚、粘膜、脂肪、關節等部位發黃,胴體有明顯的異味。黃脂肉是由于豬肉脂肪變硬、變渾濁導致的。產生該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生豬飼養過程中喂食過多含天然色素的飼料。
2.6瘦肉精豬肉
瘦肉精作為動物藥物,添加至生豬飼料內可增加生豬瘦肉含量。
3處理措施
3.1豬瘟
對于患豬瘟的病豬應立即進行隔離處理,關閉養豬場和所有檢疫場所。使用火堿和石灰乳進行殺菌消毒處理。定期使用漂白粉進行噴撒。感染該病的生豬肉也需進行集中銷毀處理。
3.2豬肺疫
一旦發現患豬肺疫的病豬,相關人員應立即關閉所有生豬養殖場和檢疫場所,并對養殖場和檢疫場所進行全面的殺菌消毒。使用火堿和石灰乳進行集中噴灑處理。患病嚴重的生豬及污染的豬肉應進行集中銷毀。
3.3豬丹毒
發現患豬丹毒的病豬后,應對屠宰場及養殖場進行嚴格的殺菌消毒,還應及時銷毀感染的尸體和生豬產品。
3.4豬旋毛蟲病
《病害動物和病害動物產品生物安全處理規程》中明確規定,對于感染豬旋毛蟲的病豬和相關畜產品應立即進行焚燒銷毀,并加強屠宰場和養豬場內殺菌、消毒工作[3]。
4建議
為提高我國生豬定點屠宰常見病害檢疫工作效率,相關工作人員應做好以下工作。
4.1加強宣傳培訓
相關部門和人員應加大對生豬定點屠宰常見病害檢疫工作意義的宣傳力度。提高消費者安全意識及養殖人員的誠信經營意識,不斷擴大屠宰檢疫參與規模。定期對檢疫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及考核,加強檢疫人員業務水平,提高生豬屠宰檢疫工作質量。
4.2完善檢測體系
不斷完善檢疫檢測體系,逐漸建立規范的檢測點。與其他相關部門的協調工作,整合現有資源和技術,提高生豬屠宰病害的檢疫檢測能力,為我國生豬屠宰常見病害檢疫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另外,相關部門還應加大對生豬屠宰檢疫工作的投入。擴大財政預算,有效推進動物檢疫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加大對檢疫工作人員的保護力度。
4.3創新檢疫模式
規范定點屠宰廠管理過程中,還應加強對基層生豬定點屠宰場的建設。探索生肉派送制度,將檢驗合格的豬肉制品派送至人口較為集中的地區,從而不斷實現集中檢疫,提高檢疫效果,降低檢疫成本。
4.4加強監督管理
有關部門還應加強監督與管理工作,積極落實病死豬的無害化處理。聯合衛生監管部門對違法生產經營行為進行綜合治理,從根本上提高食品衛生安全。
5結束語
做好生豬定點屠宰常見病害檢疫工作,可有效提高我國生豬產品質量安全。了解現階段檢疫工作現狀及常見病害的臨床癥狀及相應的處理措施,有效提高檢疫工作效率。生豬定點屠宰常見病害檢疫工作是目前抑制流行性疾病的重要方式。檢疫人員應提高意識,不斷積累檢疫經驗,提高專業知識水平,降低檢疫漏洞的發生,促進我國生豬產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蘇春逵.基層生豬屠宰檢疫存在的難點及對策[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6(5):27-28.
[2]宋禮聰.生豬定點屠宰常見病害檢疫措施探析[J].畜禽業,2021,32(5):99,101.
[3]趙平林,王文庶.生豬定點屠宰檢疫常見病害豬肉的檢疫與處理實踐[J].畜禽業,2017,28(9):44-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