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卓瑪
摘要:牛羊常見疫病是影響牛羊出欄合格率的首要因素,而要想強化疫病防治質量,不可忽視的便是檢疫工作的強化。該文主要分析了牛羊常見疫病的檢疫要點,為促進牛羊疫病防控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了技術支持,并在維護牛羊健康生長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提高養殖效益。
關鍵詞:牛羊養殖;常見疫病;檢疫技術
中圖分類號:S851.4文獻標識碼: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24.047
Technical Points of Cattle and Sheep Quarantine and Common Diseases Quarantine Measures
YixiDrolma
(People's Government of Cangba Township,Baxu County,Changdu City,Changdu Tibet 854000,China)
Abstract:The common epidemic disease of cattle and sheep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qualified rate of cattle and sheep. The main points of quarantine of common epidemic diseases of cattle and sheep we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which provide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epidemic diseases of cattle and sheep,and on the basis of maintaining the healthy growth of cattle and sheep,raised the breeding benefit to the maximum extent.
Keywords:cattle and sheep breeding,common diseases,quarantine technology
0引言
隨著牛羊規模化養殖迅速崛起,不同程度、不同類型的牛羊疫病也隨之凸顯,且成為影響牛羊健康養殖的重要因素,養殖人員除要做好牛羊常見疫病的預防工作外,還需嚴格規范牛羊疫病檢疫流程,積極進行新型檢疫技術的學習和引進,提升基層牛羊檢疫水平,降低檢疫誤差情況,提高檢疫效率,盡早明確牛羊疫病類型,便于對應防治工作的開展。
1牛羊檢疫技術
1.1牛檢疫技術
一是個體檢疫。沙門氏菌病和布魯氏菌病是重點檢疫對象,檢查中,主要觀察牛體心跳情況、體溫和走路狀態。如在檢查中發現牛體出現異常,則說明牛體處于非健康狀態,需要依據血清檢測做進一步判斷[1]。二是群體檢疫。①靜態檢疫,在牛群處于非運動狀態時進行檢查,根據牛群身體姿勢、站立時間、精神狀態、飲食和呼吸情況,判斷牛群是否染病。②動態檢疫,在牛群處于運動狀態時,觀察牛群行走姿勢、生長發育情況,如牛群出現精神萎靡、難以行走等現象時,可初步懷疑牛群感染疾病,并對疑似染病牛采取隔離措施,進行后續檢查。
1.2羊檢疫技術
羊檢疫技術也包括2方面。一是個體檢疫。重點觀察羊是否出現藍舌病、口蹄疫、羊痘都疾病,還需密切注意羊的脈搏、體溫變化情況。體溫是衡量羊亞健康與健康狀態的重要指標之一,如羊體溫低于正常水平時,可初步判斷其血液或消化系統出現異常。根據以往養殖經驗,羊感染疫病后,通常會表現出呼吸急促、口腔異味、鼻頭干燥等癥狀,隨著病情的加劇,后期病羊還會出現脫毛現象。如病羊乳房、蹄部出現膿皰,則說明病羊感染羊痘;而當羊感染口蹄疫后,則會表現出跛行、皮膚糜爛、水皰現象。二是整體檢疫。工作人員主要對羊群皮膚狀態、呼吸、采食、姿態等進行檢查[2]。①靜態檢疫,一旦羊出現呼吸困難、精神沉郁、食欲不高、體毛脫落等現象,就證明羊機體處于非健康狀態。②動態檢疫,患病羊在飲水時通常缺乏靈活性,無爭食搶水等意識。
2牛羊常見病檢疫
2.1布氏桿菌病檢測
布氏桿菌病屬于牛羊常見疫病之一,具有感染性強、危害性廣等特點。在檢測牛羊布氏桿菌病的過程中,可采用以下2種方法進行。一是變態反應法,工作人員對牛羊注射0.2 mL布氏桿菌水解素,注射完成后觀察2~3 d,如注射部位出現紅腫現象,就可初步判定牛羊患有布氏桿菌病。變態反應法具有準確率高、穩定性強、毒副作用小等優點,因此,在臨床中可大范圍投入使用。二是血清學檢測法,血清學檢測法又可分為抗原檢測和抗體檢查,前者主要是根據現有抗原對感染對象進行7~14 d的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后者主要包括熒光抗體技術和間接凝集試驗。
2.2沙門氏桿菌病檢測
沙門氏桿菌是眾多腸道疾病中尤為典型的一種,在牛羊生殖道感染中也較為常見。在檢測牛羊沙門氏桿菌的過程中,要注意和大腸桿菌做好區分。在鑒別菌種的過程中,可用麥康凱培養基加以鑒別,如若培養基為粉色,則為大腸桿菌;如若未發生變化,則為沙門氏桿菌。此外,也可用三糖鐵培養基加以鑒別,如培養基顏色未發生變化,則為大腸桿菌;如培養基變為黑色,則為沙門氏桿菌[3]。
2.3口蹄疫監測
口蹄疫作為眾多疫病中傳染性較強的一種,對牛羊健康養殖可產生深遠影響。有研究表明,口蹄疫病毒會在駱駝、豬、羊、牛等多種牲畜間傳播,其對人類的威脅也不容小覷。加之口蹄疫病毒比其它病毒傳播快、危害廣,在眾多死亡牲畜中,犢牛所占比例可高達60%。口蹄疫有一定的潛伏期,無論是處于潛伏期還是感染階段,口蹄疫病毒均可通過呼吸道或消化道傳播,且患病牛羊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中均會含有大量病毒,進而危害其它牲畜的健康。每年春秋季節是口蹄疫的高發季,其潛伏期約為1周,患病時間在3 d左右,染病牛羊表現出閉口流涎、體溫增高、精神萎靡等癥狀。一旦口蹄疫病毒呈暴發狀態,可在病牛羊口腔等諸多部位發現水皰。
在檢測牛羊口蹄疫病毒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可通過血清學試驗進行鑒定。首先,病毒中和試驗,在接種細胞的背景下,病毒與抗體特異性結合,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毒株的毒性。這種方法的檢測周期通常為24~72 d,同時檢測時需要用到細胞培養設備等,不提倡大規模使用。其次,液相阻斷法,在液相條件下,對口蹄疫病毒進行鑒定,進一步觀察定量病毒與觀測樣本之間的作用情況,在捕獲游離病毒的過程中,可用包被多抗進行。
2.4炭疽桿菌病監測
炭疽桿菌病是動物檢疫工作中最為嚴峻的常見疫病之一。牛羊一旦受到炭疽桿菌的侵襲,就會引發炭疽桿菌病,炭疽桿菌在空氣中可產生生命力極強的芽抱,很難徹底消除。炭疽桿菌具有危害廣、致病能力強等特點[4]。如炭疽桿菌侵入健康牛羊體內,就會立即形成新的傳染源,擴大其影響范圍。夏季是牛羊炭疽病的高發季節,通常可在各地區呈流行。一般情況下,炭疽桿菌病的潛伏期較短,牛羊會在短時間內發病,一般在12~24h內出現癥狀。牛在染病初期,體溫持續升高到42 ℃左右,出現呼吸急促、結膜藍紫、腹痛,臌氣等癥狀;發病中后期,還可繼發敗血癥,最終病牛因呼吸衰竭而死。對病死牛解剖可發現,受炭疽桿菌侵襲的血液無法正常凝固,牛天然孔出現煤焦油等典型癥狀;病牛肌肉組織和皮下組織出現黃色、紅色出血膠樣小點;脾臟腫大至原來的2~3倍,有嚴重充血現象;淋巴結出血、腫大,心肌組織松軟。羊在感染炭疽病后,會出現走路搖晃、昏厥、鼻孔出血、磨牙等癥狀,如病羊感染急性炭疽病,可在幾分鐘之內死亡,對病羊尸體進行解剖,可發現其內臟器官無顯著病變。
在莢膜作用下,炭疽桿菌具有非常強的致病力,與其它致病菌種相比,體型較大、影響較為嚴峻。炭疽桿菌可在患病牛羊機體或死亡牛羊機體內部形成芽孢,在對菌種進行培養后,就可形成竹節狀長鏈,可將其稱之為革蘭氏染色陽性菌。如炭疽桿菌處于急性發作時,患病牛羊體溫就可持續升高、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食欲廢絕、腹部腫脹、行走不穩,同時,還可伴有精神癥狀。如若炭疽桿菌感染牛羊皮膚,就可在患病牛羊腰、胸、頸等部位出現諸多病變;如炭疽桿菌侵入牛羊口腔,牛羊則可表現出嚴重呼吸困難等現象[5]。
3結束語
牛羊在畜牧養殖業中占據了主要地位,因此,在實際養殖環節,強化疫前、疫中、疫后的檢疫工作最關鍵。養殖人員可依據日常養殖情況制定相應的疫病防控制度,同時,不斷完善與創新現有疫病防控辦法,以提高牛羊疫病防控效率和檢測水平為主要目的。此外,還需在疫病防控工作中融入現代科學技術手段,促使疫病防控工作的高效開展,為牛羊養殖業穩健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蔣成舜.牛羊常見病的檢疫要點[J].中國畜牧業,2020 (10):76.
[2]李青修.牛羊檢疫技術要點[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19,38(2):148-150.
[3]蔡光明.牛羊養殖中布病防治問題的探討[J].今日畜牧獸醫,2020(2):78.
[4]馮溪博.牛羊屠宰中常見疾病的檢疫與處理[J].農家致富顧問,2020(10):90.
[5]吳會蘭.牛羊檢疫工作的技術要點[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20(9):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