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開展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情景式教學方法的使用,讓學生感受文章中所蘊含的情景,從而開展高效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教材內容為基礎,通過圖片、視頻、音頻等多方面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文章所描繪的景象,從而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課本中所講述的內容,讓學生理解作者要傳遞的情感與文章的主旨。教師應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使用情景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提升課堂質量,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關鍵詞】情景式教學;小學高年級語文;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5-0122-02
The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Chinese Teaching in Upper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s
(Sancha Central School of Maiji District, Tianshui City, Gansu Province, China) WANG Zhixia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Chinese teaching in upper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s, so that students can feel the situation contained in the article, so as to carry out efficient teach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content of the textbooks, and create a good learning situation for them through pictures, videos, audios, etc., so that they can feel the scene described in the article immersively, and better understand the content described in the textbook, so that they can understand the sentiment and the theme of the article that the author wants to convey. Teachers should make good use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s, create a good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them in the Chinese teaching of the upper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classroom, and improve their learning efficiency.
【Keywords】Situational teaching; Chinese in upper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 Application
一、合理導入課堂,激發學生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創建良好的課堂氛圍,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往往忽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在課程開展過程中以自我為中心,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教學方式無疑是效率低下的。教師在教學方法的選用過程中,應注重選擇情景式的教學方案,讓課程開展得更加有趣,使學生能參與教學,通過良好的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對《落花生》這一課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如,在課上展示提前準備的農耕視頻,讓學生了解田野的模樣,為他們展示美麗的花生田,讓學生對文章中的花生有深刻的印象,并提出引導性的問題:“花生使長什么樣子的啊?花生田的風景怎么樣?讓我們一同朗讀課文,看看作者所描寫的花生田是那番景象?!痹陂喿x前設置問題,使學生能更高效地帶著問題閱讀,以此提高教學質量。
二、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思考
在講解文章的過程中,教師應運用問題情境,使學生能在學習的過程中鍛煉獨立思考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從課文主題出發,運用科學的手段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能獨立地思考問題,突出“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使學生能參與課堂建設。
例如,在《珍珠鳥》這一課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預習的方式,在課前提出問題:“這篇文章是如何描繪珍珠鳥的?為什么珍珠鳥的活動會有這些變化?作者采用了哪些描寫手法描繪珍珠鳥?本文的主旨是什么?”讓學生帶著這些層層深入的問題,閱讀和理解文章,充分利用學生的探究精神,使學生深入地解析課文與作者的情感。
三、通過音樂進行情景渲染
在小學語文課程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運用音樂,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使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投入情感,增強學生的審美體驗,讓學生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收獲美,在心情愉悅的條件下學習語文。教師在營造情景的時候融入音樂,通過音樂渲染氣氛,喚起他們的感官,讓學生能在音樂的加持下自由地聯想,對文章內容形成更深刻的印象。教師在采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應注重音樂的選用,要使選用的音樂與文章主旨保持一致,在意境上與之達到統一,只有經過精心準備的音樂才能對營造課堂氛圍起到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圓明園的毀滅》一文中,增加音樂的主要目的便是渲染當時悲涼情景,讓學生深刻地了解那段屈辱的歷史,從而做到知恥而后勇,激發學生感官上的體驗與聯想,讓學生能帶著感情學習語文,加深他們對文章的認識。
四、運用信息技術,生動呈現情景
小學語文教材都是經過教育部特別篩選過的,每一篇都堪稱經典,但對于小學生來說,與他們的生活離得太遠,理解起來尤為困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若單純地依靠自身直白地講述,就很難讓學生明白文章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如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與課文背景相符的圖片與視頻,使教學內容變得更直觀,讓學生學習起來更容易,使學生能對教學內容的掌握更透徹。
例如,在《少年中國說》這一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為了能讓學生更加好地了解這篇文章創作時的背景,可通過多媒體播放當時的一些影像資料,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情懷與家國情懷,使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這篇文章蘊含的主旨,使學生能更好地與文章產生共鳴,為學生留下直觀印象,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學生對語文學習充滿熱愛。
五、開展角色扮演,讓學生深入體會情景
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參與課程建設,通過建設情景的方式,讓學生準確地掌握文章中每個人物的性格與特點,通過表演增強學生對內容的理解,以此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教師通過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的活動,讓學生了解文章中人物的內心世界,使學生能感受文章中人物的神態、動作和心里的變化,將課文中的人物活靈活現的展示出來,通過學生精彩的表演,讓課堂氛圍更加活躍,使學生提升對語文學習的熱愛,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使學生做到自主學習、高效學習。
六、結語
在小學語文課程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應做到與時俱進,采用新的教學模式與方法,為學生開展更高效的課程。教師要通過運用情景教學方法,使學生擁有主觀的思考能力,對難度較深的課文也能更好地理解,能對文中的人物性格與文章主旨有深層次的認知,進而培養學生綜合性的學習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情景教學法的應用,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升語文教學的教學質量。教師通過引導學生,使學生走進文中所描繪的情景中,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在課堂上緊跟教師的思維,順利地突破教學過程中的難點,既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實現了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在今后的語文學習過程中,能做到自主學習與高效學習,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文鑒賞力與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王文娟,倪輝.情境教學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3(10).
作者簡介:王志霞(1983.02-),女,漢族,甘肅天水人,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