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峰
摘 要:高校書院、學院雙院育人機制,打破了單一學院制人才培養模式,建構了書院制取代學生單一住宿制、書院制彌補學院服務缺位、書院成為落實通識教育的載體的運轉機制。書院、學院雙院育人要促進一流專業建設,書院通識教育實踐平臺功能要全面落實,進而建構出校級層面的書院制融合機制。
關鍵詞:一流專業;雙院育人;法科人才
河南科技大學于2020年成立麗正書院、河洛書院兩個書院,六個學院的學生住進書院后,書院制開始實際運行。法科生全部進入麗正書院,納入書院制改革范圍。一流專業建設是國家教育部正在進行的重大教育改革措施,河南科技大學法科就屬于一流專業建設點。如何在法科一流專業建設中實現書院、學院雙院育人,推動法科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值得我們認真總結、研究。筆者結合書院、學院雙院育人法科人才培養的實際對此進行探討。
一、書院、學院雙院育人的破與立
在學院之外設立書院,建構書院、學院雙院育人的新型教育教學體制、機制,是高校的新生事物。從河南科技大學書院、學院雙院育人實踐來看,設立書院后的運轉機制有破有立,有別于過去的學生管理和人才培養模式。
(一)書院制取代學生單一住宿制
“一般而言,社區是指具有共同利益關系的人們在某一地域內共同生活的區位體系”。在單一的學院制管理下,宿舍樓宇是發揮住宿作用的地方,一棟宿舍樓乃至幾棟宿舍樓的封閉區域,是學校后勤(或者出租單位)的專門服務范圍,社區作用基本沒有發揮,宿舍房間以外區域缺乏社區功能。能夠勉強算得上社區的,只能是面積狹小的宿舍。高校的宿舍大多采用集體住宿制,一般達不到一人一宿舍的條件,而是一個房間內4~8個人共同居住、共同生活。圍繞宿舍住宿、生活,學校、學院有相應的管理制度,使得宿舍房間成為相對獨立、具有一定社區功能的區域。“三全育人”在住宿區域沒有承載的機制,難以發揮育人功能。書院制圍繞書院建設社區、發揮社區作用,住宿區域的育人功能得以逐步實現。大范圍社區制取代宿舍社區制,形成了實實在在的學生生活社區。
(二)書院制彌補學院服務缺位
傳統的單一學院制下,設置有成熟的學院學工機構(一般稱之為學生口),一方面對學生進行管理,另一方面為學生提供各種服務。但在單一的學院制下,學院為學生提供的服務功能有所缺失,主要表現在學院沒有辦法為學生提供一定的社區服務。學校不可能將有某學院學生住宿的一定區域交由某學院管理,學院也沒有精力進行管理、無法提供社區服務。學生需要的很多社區服務,學院只能同有關部門、機構進行協調,而協調通常難以達到預期目的。書院制的社區模式,彌補了學院服務的缺位,學生可以獲得更為全面的高等教育關聯服務。
(三)書院成為落實通識教育的載體
通識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通識教育跟不上,高級人才的培養不可能完整,培養出來的人才可能在專業上處于優勢,而在工作、生活、溝通交流中則可能處于劣勢。傳統的單一學院制下,學生口工作繁重、人員有限,通識教育師資缺乏,無法有效滿足學生通識教育的需求。書院制通識教育通過專門人才配備、專門機構設置、專項機構設置等,使得學生的通識教育落到實處,彌補了單一學院制下通識教育載體的不足。
二、書院、學院雙院育人探索初步評估
初步運行的書院、學院雙院育人體制、機制,在運行中既產生了一定成效,也發生了一些機制上的碰撞、摩擦,出現了值得關注的問題。實事求是地面對書院、學院雙院育人初步運行中取得的成效和出現的問題并給予適當評估,可以為完善書院、學院雙院育人體制、機制提供決策參考。
(一)雙院育人探索成效
書院制運行后,學生工作由專門機構負責,這對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產生了積極的效果,尤其是學院的教書育人職責得以專業化這一點最為突出。
首先,學院集中精力進行專業建設。對高校學生進行住宿集中管理是大多數高校學生管理的常態,不在學校住宿的學生屬于個別現象。集中住宿管理就涉及很多具體問題。在單一學院制下,學院工作過于繁雜,承擔著繁重的非專業事務。學院從專業角度培養人才被混雜于其他事務之中,甚至因為某些臨時、突發事件而中斷。書院制運行后,學生工作有專門的專業機構負責,學院能夠集中精力從專業角度進行人才培養。
其次,學生多元化互動作用明顯。在單一學院制下,學生宿舍只是滿足學生的住宿需求,學生多數情況下是住在缺乏社區氛圍、很少有學院參與的公寓宿舍里面。即使住在同一棟宿舍樓的學生,因為缺乏社區機制,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交流,長時間住在相近區域的學生之間仍然陌生,所以通過互動共同成長的機會很少。書院制運行后,書院完善社區機制,開辟學生之間共同活動的空間、設立學生互動平臺,學生之間逐步由陌生走向認識、熟悉、互動,并在溫馨的社區中成長。
最后,學生通識教育得到加強。書院制運行后,書院將通識教育作為書院工作的突破口,通過提高通識教育水平獲得大家對于書院的認可。實踐表明,學生的通識教育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強,學生的人文素養、視野、性格等方面的培養都取得顯著成效。
(二)雙院育人的不足
初步運行的書院、學院雙院育人體制、機制,尚缺乏成熟的運轉經驗支撐,在書院、學院的育人定位、關系協調等方面謀劃不足,書院、學院的體制、機制與雙院育人目標不能完全協同,甚至某些事項因此受到影響。
1.與專業建設不合拍
書院、學院雙院育人,要做的是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良性互動、密切結合,否則就無法發揮高等教育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功能。現實運行的書院、學院雙院育人模式中,與專業建設不協調的就是書院專業觀念強化不足甚至淡化專業觀念。通識教育不是說不要專業教育,而是為專業教育打下基礎,使專業發揮更大的作用。
2.雙院合力作用不明顯
書院、學院雙院育人,要做到書院、學院合力育人,而不是書院、學院互相割裂,獨自育人。現實運行的書院、學院雙院育人模式,缺乏雙院合力育人的結合點,學院原有的一些項目優勢下滑,使學生的特色優勢無法得到釋放。
3.校級層面書院融合性欠缺
書院制實施后,學校沒有配套的銜接機制解決學院、書院的考核差異化問題,書院制異質性凸顯。尤其是單一學院制運行占主體的情況下,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還潛藏在水下,沒有充分暴露出來。校直部門缺乏面對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的積極性。新老機制不協調使得產生的新問題很難解決。
三、書院、學院雙院育人走向展望
高校單一學院制的人才培養模式存在許多單靠自身無法克服的缺陷。從書院、學院雙院育人的破與立來看,引進書院制是一種值得探索的有益嘗試。從實際運行看,書院、學院雙院育人既有成效又有不足。展望書院、學院雙院育人模式,以下幾個方面值得重視:
(一)書院、學院雙院育人促進一流專業建設
專業教育在高等教育中處于核心地位。國家今后一定時期內提高教育質量的措施,主要以一流專業建設和一流課程建設為抓手。一流專業建設的目的是提高專業教育質量。書院、學院雙院育人,并不是否定專業教育,將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割裂開來,而是在打牢通識教育的基礎上,發揮書院專業教育溝通平臺作用,促進一流專業建設,實現專業教育質量提高的目標。
(二)書院通識教育實踐平臺功能全面落實
學校人才培養方案有通識教育模塊的課程設計,而將通識課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也是書院的首要任務。學校可以在此基礎上,結合書院入住學生專業情況,做好特色化通識訓練。
(三)建構校級層面書院制融合機制
學校進行書院制改革,雖然不具備完整頂層設計的條件,但是建構校級層面書院制融合機制,使得書院制與單一學院制適時適勢共存,并以此推動單一學院制改革還是必要的。
參考文獻:
[1]陳曉斌.現代大學書院制“雙院協同育人”困境及對策探討[J].教育觀察,2020(1).
[2]張曉.現代大學書院制雙院協同育人機制研究[J].淮陰工學院學報,2017(6).
[3]黃渭梁.社區服務論[J].上海大學學報(社科版),1990(1).
責編:嘉 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