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極端天氣的增加帶來階段性需求增長,預計2022年LNG供給仍然偏緊張,價格易漲難跌。
2021年全球天然氣價格大幅走高,國泰君安認為,2021年天然氣價格走高因素主要有:1歐洲及美國天然氣庫存與往年相比處于低位水平。2疫情后全球經濟復蘇帶來的天然氣需求增長。3碳中和大背景下的成本提升,供應端投資限制以及火力發電向天然氣發電轉型的需要。4極端天氣的增加帶來的階段性需求增長。預計2022年LNG供給仍然偏緊張,價格易漲難跌。
興業證券分析,我國將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在風、光等新能源占比仍然有限的情況下,作為化石能源中碳排放量相對最低的天然氣成為替代煤炭的優先選擇。2020年天然氣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為8%,而2030年天然氣消費占比目標為15%,因此天然氣需求量長期增長空間廣闊。2020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3305.8億方,天然氣產量1940.1億方,供需缺口1365.7億方,外部依存度達42.07%。
隨著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不斷推進,目前我國天然氣除管道氣外均已基本實現市場化。推薦深圳燃氣,建議關注新奧股份,港股建議關注新奧能源、中國燃氣、華潤燃氣、昆侖能源。
光大證券研報指出,近年來由于我國油氣勘探開發投入不足,天然氣產量增長速度較緩,遠不及消費量的上漲速度,因此我國天然氣進口量持續攀升,同時天然氣進口量占消費量比例也不斷上升。在碳中和大背景下,“煤改氣”政策不斷推進,充分助力碳中和目標,各地清潔環保政策頻出,我國天然氣需求增長顯著,2011~2020年天然氣表觀消費量CAGR高達11%,預計市場長期向好。建議關注:1公司天然氣產量位居全國首位,有望充分受益于碳中和背景下天然氣需求快速增長的中國石油;2持續聚焦主業天然氣、今年上半年業績高增長的新奧股份;3LNG接收站業務超預期,未來成長核心逐步顯現的廣匯能源;4綁定國際原油巨頭,LNG業務增量可期的九豐能源;5聚焦天然氣終端零售,核心業務高成長的昆侖能源。
行業研判
國泰君安煤炭黑金時代開啟
煤價將超預期,到今年底核心矛盾在于低庫存嚴峻,動力煤淡季不淡大局已定,焦煤仍將穩中有漲。龍頭公司保供邏輯已驗證,量價雙升提盈利,“零長協”銷售公司將盡享行業紅利。推薦山西焦化、蘭花科創、盤江股份、昊華能源、山煤國際,以及行業龍頭及區域龍頭陜西煤業、中煤能源、兗州煤業、山西焦煤、潞安環能、淮北礦業、中國神華。
浙商證券光伏有望成“碳中和”主力
目前清潔能源成共識。過去10年光伏度電成本從2010年的2.47元/度下降至2020年的0.37元/度,降幅達85%。光伏“平價時代”臨近,將成為“碳中和”主力。光伏裝機需求未來10年迎來10倍增長。顆粒硅推薦上機數控,看好保利協鑫能源(H股)、通威股份、大全能源;硅片看好隆基股份、中環股份;電池片看好通威股份、愛旭股份等。
民生證券機床國產化加速
機床協會發布2021年前7月重點企業營收同比增長44.8%,較2019年同期增長超25%,金屬加工機床新增訂單同比增長39.4%,在手訂單同比增長24.5%,規模以上企業金切機產量34.9萬臺,同比增長44.2%,機床行業各項指標均大幅增長。當前國內機床市場民營機床企業為主導,行業集中度低,主要機床上市公司市占率CR5僅9.37%。建議關注海天精工、國盛智科、創世紀。
投資策略
瑞銀證券四季度市場風格可能切換
A股增長勢頭二季度穩中有進,4400多家A股上市公司的整體盈利2021年上半年同比增長44%,剔除金融股后同比增長78%。整體盈利強勁主要由中上游行業(特別是鋼鐵、有色金屬、化工和采掘)貢獻,而高景氣度行業電子和電氣設備(新能源)也錄得較高的復合盈利增長。在凈利率擴張(主要中上游行業)和資產周轉率提升的帶動下,今年上半年非金融A股的凈資產收益率也從去年同期的7.2%大幅提升至11.4%,為2012年以來同期最高。
由于名義GDP增速可能進一步下滑且中上游行業的盈利高增長難以維持,預計未來12個月A股市場和MSCI中國總體盈利增速將放緩至10%左右。
“雙創”今年盈利高增長是其跑贏大盤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短期內利率或難以持續下行,市場風格可能在今年四季度切換。具有穩定長期增長前景的“高質量成長”消費股可能重回市場焦點。科創板內的電氣設備和醫藥板塊以及創業板內的電子板塊可能有估值提升機會。
安信證券NFT有望重估內容資產價值
NFT(Non-FungibleToken),即非同質化通證,具有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獨一無二的特點,其作為承載物品價值的新型數字憑證,越來越受到投資者關注。NFT生態系統主要通過直接出售、二級市場交易手續費以及游戲內部經濟交易手續費3種方式盈利。NFT當前應用場景集中于數字收藏品、游戲資產與Metaverse三大領域,交易活躍,2021年上半年銷售額增至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1.6億元),遠高于2020年上半年的1370萬美元。
未來隨著數字化技術不斷豐富,NFT落地場景會更加多元,有望推動內容資產價值的全面重估,關注標的:1已有技術布局的互聯網大廠:騰訊控股、阿里巴巴-SW、網易;2基于平臺流量有潛力進行NFT探索:嗶哩嗶哩、快手、芒果超媒、心動公司、光線傳媒;3IP儲備豐富、NFT化空間大:閱文集團、掌閱科技、視覺中國、泡泡瑪特、湯姆貓、完美世界、吉比特、三七互娛等內容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