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正
2004年,北京市“東城區網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正式上線,由于其在城市管理中的突出成效,得到中央有關部委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隨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全國范圍內開始推廣“數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那么,經過17年的發展和進化,現在的數字城管及智慧城市整體發展如何?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未來的技術走向如何?
日前,《城市管理與科技》記者專訪了北京數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數字政通”)副總裁吳江壽,圍繞目前的數字城市,智慧管理等話題進行了交流和探討。
本刊:簡單介紹一下公司。
吳江壽:北京數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智慧城市核心應用與運營服務提供商,致力于以“網格化+管理模式”助推政府管理和服務的數字化進程,以技術路徑催生管理變革和服務模式創新。是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和甲級測繪資質企業,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公司在一網統管、城市運行中心(城市大腦)、社會治理、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城市停車、地下管線等領域具有較強的建設運營服務能力,在全國1000多個市(縣)擁有項目案例。每天,在500多個城市,有超過100萬條問題案卷通過“數字政通”建設的網格化管理平臺得到解決。經過20年發展,目前公司在全國設有北京、武漢、長沙3個研發中心、43個子公司(分公司),員工總數2000多人。
本刊:簡要介紹國內第一個網格化案例“北京市東城區網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的探索歷程。
吳江壽:“數字政通”最早是做地理信息技術在電子政務領域的一些應用和推廣,這是我們的技術基礎。2003年,我們做了東城的數字規劃。所以說當初東城區創建網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時,我們就參與到初期的建設。當初的技術難點是如何把地理信息技術更好地應用于城市精細化管理。2004年年底,我們參與了北京市東城區“網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創建,率先研發了網格化城市管理新平臺,并在東城區得到良好應用示范。2005年,“東城區網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在城市管理中取得突出成效,得到中央有關部委、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2005年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召開數字化城市管理現場會,“東城區網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被確定為“數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分別確定成都市等10個城市(城區)為試點城市。2006年3月和2007年4月,分別確定第二批和第三批試點城市,試點城市總數51個。其中“數字政通”承建了30余個。至此,“東城區網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新模式在全國范圍正式推廣。
本刊:城市網格化管理已有近20年的發展,談談您對目前發展前景的看法。
吳江壽:“城市網格化管理”是數字城市及數字城管經過將近20年的時間發展而來的,在全國主要城市已基本布局成型。未來行業的發展走向從橫向來看,從城市管理領域開始拓展延伸到“一網統管”。例如,數字城管新模式原型系統——“東城區網格化城市管理系統”于2004年率先應用于北京市東城區,經過10余年的發展,它的內涵和外延已經涵蓋到了城市管理、社會治理、公共服務、公共安全等相關領域。而且工作范疇由原先的網格化城市管理中心逐漸變成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通過網格化平臺的虛擬運行,一些基層難點、熱點問題運用大數據技術可以被不斷挖掘出來。目前把綜合執法和一些社會管理事項,通過網格化這種常態化運行能夠挖掘出來。又如上海浦東新區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前身是上海浦東新區網格化管理中心,浦東新區當初也是屬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網格化管理的試點城市之一,因而在運行過程當中確實也秉承了很多網格化的一些管理理念和做法。幾年之間,從上海浦東新區網格化的管理服務中心,發展到上海浦東新區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心。這個中心在發展過程當中,職能不斷整合,入駐了很多的機構和部門,承擔了很多的城市運行管理工作,比如日常管理、應急管理,還有一些專項的工作管理。在職能不斷加強的過程中,其系統整合力度和數據整合力度也越來越強。
本刊:還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
吳江壽:技術問題目前不是難題,主要是體制機制問題,“數字網格”推行以后,各城市都相繼成立了數字化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搭建了網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臺,但是因自上而下缺乏明晰的統籌協調機制,未形成國家、省、市三級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工作體系。2015年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改革之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設立了城市管理監督局,各省廳下陸續成立了城市管理或執法監督機構,各城市管理部門也加快推進市政公用、市容環衛、園林綠化、城管執法等機構職能整合。2020年3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了《關于開展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建設與聯網工作的通知》?!锻ㄖ芬?,2020年年底前,主要地級以上城市市級平臺與國家平臺聯網,有條件的省級平臺與國家平臺、所轄市級平臺聯網。2021年年底前,實現省級平臺、市級平臺與國家平臺互聯互通。“數字政通”目前也配合推進國家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搭建,和全國聯網工作,把全國的城市平臺及數據匯聚一個地方,把這個體系給建立起來。
本刊:如何看待目前正在推行的“一網通管”?
吳江壽:“一網統管”是發展的一個趨勢和熱點,也是屬于各個地方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能夠有效推動跨部門、跨行業、跨層級之間業務協同,以及數據共享的非常重要的支撐和驅動。上?!耙痪W通管”建設的基礎是原有的網格化城市管理平臺,其體制機制也是來自于原來的一套網格化體系和體制機制高位的監督指揮調度,只是現在賦予了“一網通管”新的內涵,外延更大了。原來的網格化更多關注城市管理領域,現在的數字網格把社會治理領域的方方面面都吸納了進來,通過技術手段實現孿生模擬,通過云平臺實現數據儲存,通過“城市大腦”實現數據分析和應用結合。
本刊:“數字孿生”技術目前很火熱,簡要介紹下“數字孿生”技術在智慧城市中的應用。
吳江壽:2021年8月份,“數字政通”剛發布了新產品“晶石”孿生平臺。從字面上講,孿生就是雙胞胎的意思。從數字城市來講,孿生就是一個用數據可視化技術創立出來的虛擬城市,就是把物理城市復制變成虛擬化。“晶石”是數字政通打造的基于游戲引擎的數字孿生平臺,融合數字政通在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方面的業務能力,將孿生能力與實際業務訴求進行深度結合。“晶石”孿生平臺通過全要素快速構建能力,可實現對L1級(城市基礎地形模型)、L2級(城市白模)、L3級(建筑外觀模型)、L4級(城市部件模型)、L5級(城市樓體和室內結構模型)等三維模型的快速構建;全時空的精細仿真能力,可能實現對季節、氣象、晝夜、城市變遷、地上與地下設施等時空場景的精細仿真;與城市運行“一網統管”需求深度融合,構建可管理的“城市部件”“城市事件”“城市路燈”“城市道路”等城市運行管理三維應用場景,可實現治理要素三維精細化表達,打造“可管理”的數字孿生平臺。“晶石”孿生平臺依托“數字政通”在城市管理領域近20年的實踐經驗,將孿生平臺與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業務訴求進行深度結合,讓平臺不僅是“好看”,而且“好用”。
本刊:談談未來科技賦能城市管理的發展方向。
吳江壽: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仍是未來城市管理的發展方向,圍繞“數字網格”的一橫一縱,現有的網格模式被不斷地優化和升級,然后擴展更多的應用場景,通過技術手段實現城市全要素數字化和虛擬化、城市全狀態實時化和可視化、城市管理決策協同化和智能化。我們認為“一網通管”會是下一個數字城市、智慧管理的發展模式。未來的城市管理有一大部分職能會分配到社會市場中來,給政府提供第三方服務,包括數字系統的專業化運維都是城市管理的一個發展方向,通過購買政府服務可以不斷倒逼企業提升專業化服務能力和水平,包括技術軟件及硬件配套。
(責任編輯:榮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