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淼
摘要:農業政策性金融,指的是我國統一制定的、為支撐農業經濟發展的金融政策。落實農業政策性金融需要各級政府和各類金融機構的共同努力,以保障農業發展、服務農業經濟為目的,不同于以盈利為目的的其他金融政策,政治性和社會性更強。農業政策性金融體現的是國家對于農業經濟和農村經濟的支持和扶持,更注重建設新型農業金融體系,以優惠和返利為主要目的,為農業經濟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現階段,我國對于農業經濟的扶持力度遠遠不夠,政府需要加強對于農業政策性金融的建設。
關鍵詞:農業政策性金融;農業經濟發展;金融政策
引言
在強調農業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今天,對其結構作進一步調整已成為必然。事實證明,基于金融行業所提供的支持對現有結構加以調整,可使農村地區顯現出更強勁的發展勢頭,這對國家乃至社會而言,均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一、農業政策性金融支持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提供農業政策性金融的金融機構建設不足
現階段能夠提供農業政策性金融服務的機構體系中,占據主要地位的還是銀行,例如以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為代表的政策性銀行,以中國農業銀行為代表的商業銀行。除了銀行以外,還有類似于農村信用社的金融機構以及其他小額貸款公司可以為農業經濟提供金融支持。但在現階段,這些機構對于自身的建設遠遠達不到標準,各地區為農業經濟提供的金融服務質量參差不齊。最常見的現象就是農村銀行網點數量稀少,農民想要獲得金融服務比較困難,且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對于金融服務的接受能力比較差。但這些金融機構并沒有很好地深入農村推廣政策性金融服務,導致大量農民根本沒有獲得政策支持的機會。
(二)軟硬件設施建設不完善
在當前的發展現狀下,可以支持農業金融發展的硬件設施和軟件設施建設都不夠完善。從硬件設施的建設來看,發展農業區域主要集中在鄉村,而鄉村的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進程是遠遠無法和城鎮相比的。即便在全面普及互聯網的中國,落后地區依舊存在著基站數量不足、網絡信號差、網費超出居民消費水平和網絡管理水平低下的現象。而互聯網又是農業金融的發展基礎,網絡設施落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農業金融的發展。從軟件設施的建設來看,很多農村人口的知識技能和素養不足以支撐他們通過互聯網來接觸金融服務。尤其在這個城市建設速度極快的時代,城鎮發展對于年輕勞動力有著極大吸引力,現留在鄉村參與農業發展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和留守兒童,這兩類群體對互聯網沒有足夠的認知,也缺乏學習互聯網相關知識的條件。如果參與農業生產的人對互聯網背景下的農業金融起不到促進改革和發展的作用,就必然會阻礙互聯網農業金融的發展。
二、農業政策性金融支持農業經濟發展的對策
(一)加大金融科技對農業生態化發展的支持
金融科技不再是金融專業的代名詞,目前已經被運用到各個需要金融支持的領域。要想發展鄉鎮經濟,發展綠色農業、生態農業,就需要綠色金融不斷扶持,依托金融科技,不斷推進鄉鎮金融機構網點建設與轉型升級,加快頂層設計,線下線上齊發力,拓寬服務范圍,拓展金融服務渠道。發展現代農業,需要注重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同時發展生態化農業離不開高科技的不斷投入。與傳統農業相比,現代農業的機械化程度不斷加深,合作化趨勢明顯,要不斷改善種植環境,逐漸形成連區連片的規模化耕種模式,借鑒國外生態農業發展的先進經驗,注重農業科技研發、提高單位產量。
(二)改組歸并民間金融組織
從表面上看,由農業銀行分離出去的信用合作社,其性質基本恢復了原有的合作金融組織。然而,若對其進行深究不難看出,政企分開的目標尚未達到,政府仍然能夠干預甚至控制信用合作社開展各項工作。這一問題所帶來的直接影響,是農民無法獲得高效且優質的金融服務。與此同時,大量不良資產的存在,無形中增加了經營風險形成的可能,由此,民間金融組織的出現成為必然。由于擔心相關組織會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因此,諸多地區選擇對其進行關閉。業內人士則普遍認為,該組織不應被取締,而是通過引導與監管并行的方式,確保其優勢得到發揮。例如,政府可以根據股份制原則,在歸并改組后的民間金融組織的基礎上,建立股份金融企業,嚴格按照公司制進行治理,真正做到各司其職、各享其利,以使過度干預情況能夠得到改觀
(三)完善農業保險制度
為了讓在知識素養方面比較薄弱的農村人口能夠更有勇氣、有信心去嘗試互聯網提供的農業金融服務,政府有必要完善保險制度。由于農業受自然環境影響的弱勢地位和中國人傳統的儲蓄意識,農戶更愿意將資金儲蓄在銀行里。這也導致了我國農業金融缺乏消費者參與,規模難以擴大。為了扶持農業金融的發展,政府更要完善農業保險制度,利用互聯網普及保險制度對于個人資金的保障作用,讓農戶愿意接受金融服務,促進資金更快速地在市場上流通。
(四)打通資金鏈、產業鏈,支持農業創新發展
配合國家三農政策,優先支持事關國家農業產業安全和“卡脖子”重點產業鏈,積極支持開展技術攻關和產品替代,打通農業科創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融資瓶頸;重點支持農業科創龍頭企業、領軍企業整合產學研力量,組建體系化、任務型的創新聯合體,推動產業鏈條各環節融通創新;大力支持綠色導向、標準引領和質量安全的智慧農業、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建設,在污染防治、生態修復、節能減排等方面重點發力,提升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發展鄉村產業,幫助農民增收。發展鄉村產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礎,把農業科創助力產業幫扶擺在突出位置,在脫貧地區大力支持特色鄉村產業發展,用科技創新重塑茶葉生產、中藥材種植等影響大、效益高、帶動力強的鄉村產業,讓數字“說話”,促進鄉村特色產業提質增效,幫助農民拓展增收空間。
結束語
我國鄉鎮面積廣闊,促進鄉鎮農業經濟發展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作用。應打通互聯網金融服務“三農”新渠道,加大金融科技對農業生態化發展的支持,強化農業保險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綠色金融發展,提高鄉鎮經濟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趙盈盈.支持農業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政策性金融研究[J].農業經濟,2019(11):102-103.
[2]楊子坤.農村金融支持農業現代化發展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9.
[3]陳巧雅.孝感市生態農業發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