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翠
摘要:本文闡釋了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特征,在對河南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的基礎上,從夯實制造業發展基礎、推動制造業結構優化、推動“兩業”深度融合、注重發揮科技創新和高端技術人才支撐作用、營造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良好環境等方面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存在問題;對策建議
引言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遵循世界產業演進趨勢、培育我國經濟新優勢的必然選擇,也是促進工業向中高端邁進、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舉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深入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增強制造業競爭優勢,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指出,要堅持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加快建設建設先進制造業強省。可見,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河南省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經濟發展中的重大戰略任務。
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特征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提高制造業效益效率為目標,以提高制造業供給體系質量為主攻方向,以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為基礎,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動力,以智能制造、服務型制造、綠色制造等為抓手的多元發展模式。具體來說,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不僅包括制造業產品質量的不斷提高、制造業生產效率和資源配置效率的持續提升、制造業技術創新能力達到較高水平,還包括制造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由此可知,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具有生產要素使用效率持續提高、規模效益不斷提升、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科技創新引領發展、綠色生態協調發展等多個維度的特征。
二、河南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河南省制造業整體質量顯著提升,制造業規模和效益持續增長,裝備制造、食品制造產業加快躍向萬億級,但對標國內制造業強省,河南省制造業在發展中仍面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和挑戰。
(一)制造業產業結構有待優化
2020年,河南省第二產業增加值22875.33億元,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傳統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46.2%,戰略性新興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22.4%,高技術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11.1%,高耗能工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35.8%。在制造業產業結構方面,技術密集型制造業的占比仍較低,而資源密集型制造業的占比較大,由此造成河南省制造業存在在突出的低端行業產能過剩,高端行業產能不足等供需結構失衡問題,制造業產業結構需要進一步轉型升級。
(二)制造業競爭優勢亟需提升
在長期的發展中,河南省制造業形成了以資源利用和低成本勞動力優勢為主導、以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為特征的粗放型發展模式,而隨著要素稟賦條件的變化,即資源代謝在時間和空間尺度上的耗竭、勞動力紅利和低成本競爭優勢的逐漸減弱,河南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短板日益凸顯。同時,河南省制造業還存在高端產品有效供給不足和產品附加值不高、制造企業規模大而不強和發展快而不優、制造業品牌塑造能力弱、制造業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之間矛盾突出等問題。因此,河南省要實現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必須提升競爭優勢。
(三)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程度不高
當前,河南省制造業正處在轉換增長動力、轉變發展方式的攻關期,推動制造與服務實現高水平融合、互動、協同發展,特別是促進研發、咨詢、物流、金融服務等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是實現制造業高質量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當前,河南省制造業企業向服務型制造轉型步伐較慢,制造業與服務業的融合程度不高,互補性不強,協調性不足,未能充分釋放制造業企業發展潛能,推動制造業企業創新生產模式、商業模式和組織模式,未能有效大幅降低制造業中間投入成本,制造業新舊動能轉換進程緩慢。
(四)科技創新能力與高端技術人才對制造業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
在河南省制造業的發展過程中,科技創新研發投入規模和占比仍相對較低,關鍵核心技術、關鍵共性技術、關鍵材料及零部件缺乏,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亟待健全,制造業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不強,其對現代制造業發展的支撐能力不強。同時,雖然近年來河南省高等教育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在不斷提升,引進人才的優惠政策力度在不斷加大,但是制造業發展仍面臨著勞動力數量優勢和成本優勢在逐步減弱、高端技術人才缺口較大等突出問題。
三、河南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夯實制造業發展基礎
一是補齊制造業發展的基礎短板。河南省各地相關政府部門要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加快推進基礎設施改造升級,補齊交通、流通、信息、旅游、社會服務等領域的基礎設施短板,提升基礎設施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作用。二是要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聚焦重點行業基礎零部件、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分類建設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創新合作機制,完善技術、工藝等工業基礎數據庫,推進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廣、帶動作用強的關鍵基礎材料產業化,加快補齊制造業發展的基礎短板。三是實施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和技術改造專項行動,完善首臺套裝備、首批次材料和首版次軟件應用政策,加快企業新一輪大規模技術改造,建立示范應用基地和聯盟,促進創新產品迭代研發和規模應用。四是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和企業標準“領跑者”行動,完善標準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質量基礎設施;推進5G、大數據中心等新基建項目,提升制造業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二)推動制造業結構優化
一是要推進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河南省要以高新技術為依托,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大力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網絡部署和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加快推動鋼鐵、有色、化工、建材、輕紡等傳統產業“綠色、減量、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做優傳統產業。二是要推動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河南省要在裝備制造、食品制造、電子信息、汽車制造和新材料等先進制造業發展過程中實施上云用數賦智行動,推動制造業鏈式布局、數字化轉型、集群化發展,提升先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水平,加快推動制造業生產方式和企業形態的根本性變革,做強優勢產業。三是要大力培育和發展新興產業。河南省要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發展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智能網聯及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圍繞5G、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新一代人工智能、北斗、區塊鏈、量子通信、智能傳感器等技術大力培育數字經濟新業態和新模式,加快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程度,加快實現制造業結構優化升級。
(三)推動“兩業”深度融合
一是強化技術創新,奠定融合基礎。現代服務業技術創新可以為先進制造業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撐,先進制造業技術創新可以為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創造新的市場需求。當前河南省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的發展質量不高,規模總量仍有很大提升空間,產業科技創新基礎薄弱,所以河南省要實施積極的產業政策,企業要加強自身的研發水平,為二者的融合奠定良好基礎。二是推動以服務為主導的反向制造。河南省要依托大型制造業企業,以產需互動為導向,通過各種政策手段,如資金資助、稅收減免、信貸補助等,引導企業把市場研究、研發設計、運輸倉儲、營銷策劃、售后服務、人才培訓、企業孵化、售后服務、研發設計等各項服務剝離出來,推動以服務為主導的反向制造、反向整合,大力發展服務型制造。同時,在先進制造業向價值鏈、產業鏈高端邁進的過程中,會由生產環節轉向研發或營銷環節,由“制造”轉向“服務”。因此,河南省也要升級制造業價值鏈,推動制造業服務化。三是搭建產業互聯平臺,推動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要聚焦現代服務業與工業的共性需求,搭建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產業互聯平臺,在二者之間形成項目互動、科技互動、信息互動和人才互動等互動機制,有效推動河南省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的產業融合和協同發展。
(四)更加注重發揮科技創新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支撐作用
一是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河南省要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財政科技投入體系,進一步加大財政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將財政資金的資助金額、優惠金額、補貼金額、獎勵金額等與企業的自主研發水平、科技創新能力、創新成果轉化水平相掛鉤。二是充分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河南省制造業企業要聚焦制造業關鍵核心技術,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技術源的培育,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做強做優一批“高、精、尖、特”創新載體,構建創新網絡,切實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同時還要鼓勵企業積極申請和創建創新服務平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促進科技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和產業化,促進高新技術在制造業領域的集成和應用。三是完善科技創新的激勵機制,為制造業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營造良好氛圍和環境。河南省要完善有利于科技創新的激勵機制,如完善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新產品的研發獎勵制度,對企業的科技創新實行稅收優惠政策,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等,以此為企業進行科技創新營造良好氛圍和環境。
四、更加注重發揮高端技術人才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智力支撐作用
一是健全人才培養機制。河南省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應對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人才需求,及時調整專業設置,重點建設一批應用型專業,改善人力資本結構。鼓勵企業與高校開展深度合作。企業可以對以培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所需人才為目標的院校加強投資,開展訂單培養、對口培養,為河南省制造業的發展輸送大批高素質、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和支持著名高校、科研院所、重點實驗室等在河南設立分支機構,以期為河南省制造業的發展培養出更多高技能、創新型人才。二是健全人才引進機制。河南省應根據人才成長規律,進一步探索和完善引進人才和集聚人才的機制,如鼓勵企業實行股權薪酬管理模式,完善發揮人才勞動價值的薪酬制度,以此引進高層次人才。河南省應建立和完善市場化引才模式,如鼓勵和支持第三方服務機構如獵頭公司、人才中介等開展引進人才業務,在高新技術、重大專項、重點學科等領域引進創新創業型領軍人才、急需緊缺專門人才。三是健全留住人才機制。河南省相關部門和用人單位應進一步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如設立產業發展創新型團隊和領軍人才專項基金,落實以技術、知識、發明、專利、科研成果等要素參與收入分配的政策,充分調動人才的創造性和積極性,使人才真正愿意留下來。
五、營造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良好環境
一是強化用地保障。對于制造業企業普遍存在的土地瓶頸問題,河南省要加強政策支持力度,確保制造業用地總量和穩定工業用地價格,穩定今后相當一段時期內制造業用地“基本盤”,并緊密圍繞制造業企業需求,在容積率、開發強度、配套生活服務設施和簡化審批流程等方面給予實際的政策扶持。二是加強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財政資金的支持力度。河南省各地政府可以結合本地實際,加大財政資金對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如拿出部分財政資金設立本地區產業發展的專項基金和配套資金。加強對產業發展的融資支持力度。針對中小企業發展緩慢、融資困難、資本供給不足等問題,政府應從放寬市場準入條件、放寬貸款融資條件、實行利率優惠、實施貸款貼息等方面加大對產業發展的融資支持力度。實施稅收優惠政策。河南各地要積極落實國家、省市在產業發展方面的稅收優惠政策,為相關企業的發展“減負”。三是深化改革,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一方面,河南省要進一步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全面清理各類前置審批和事中事后管理事項,破除各類顯性、隱性準入障礙,制定企業準入的負面清單,建立起公開、透明、公平的市場準入制度。另一方面,要打破制約產品和要素供給的地域分割、行業壟斷和市場壁壘等,清理和廢除妨礙市場統一和公平競爭的各種做法和規定,實現產品和資本、人才、技術等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建立起有利于市場公平競爭、資源優化配置的制造業發展運行機制,最大限度的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釋放活力。
參考文獻:
[1]王中亞.高質量發展階段河南先進制造業強省建設問題及對策[J].當代經濟,2018(23).
[2]張志元.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基本邏輯與現實路徑[J].理論探索,2020(2).
[3]李燕.加快推動新時代制造業高質量發展[N].經濟日報,2020-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