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倩 張航 徐鍇
摘要:現階段,隨著信息化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共青團對青年的教育培訓已從傳統的“線下”模式逐步轉型為“線上+線下”結合開展。團干部是團組織實現各項職能的中堅力量,是青年的領頭羊。作為黨的助手和后備軍,提高團干部隊伍素質、提升團干部業務能力,促進發揮其骨干與核心力量顯得愈發重要。創新和完善團干部教育培訓模式,培養政治強、思想強、能力強、作風強的團干部隊伍,是新時代共青團發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創新團干部教育培訓模式為研究方向,建設性地提出探索團干部教育培訓新模式的道路,不斷提升教育工作的規范性和多樣性。
關鍵詞:共青團;團干部 ;教育培訓
一、團干部教育培訓模式創新的思路
2020年5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自2013年起,我國網民數量一直保持上升趨勢。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0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4.5%,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為99.3%;在年齡結構上,20-39歲網民高于其他年齡群體,占比為42.3%。
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手機網絡已成為青年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改進團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必須要在迎合青年需求的同時打破傳統模式,在新媒體的運用上有所創新和突破,在時代飛速發展的浪潮中不斷適應新形勢、激發新思路、完善新方法,將提升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質作為首要任務,同時帶動理論素質和業務素質協同發展。
二、團干部教育培訓“121”網絡平臺的搭建
“121”模式即“1課2庫1平臺”,包括標準化培訓課程、團務知識學習庫、團組織活動案例庫、學習過程監督管控平臺,平臺搭建與管理工作均可依托微信小程序開展。在進一步實現教育資源整合的同時,開啟團干部“口袋學習”新模式。
(一)“1課”:標準化培訓課程
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企業共青團標準化手冊》,該手冊應涵蓋共青團各項基礎性工作,包括“發展團員實施細則”、“團費收繳、使用、管理實施細則”、“‘三會兩制一課實施細則”、“基層團組織換屆選舉實施辦法”、“專項活動經費管理辦法”、“團建工作考核管理辦法”、“推薦優秀團員作為入黨積極分子實施辦法”、“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管理規定”等。各項制度的形成,對于團干部夯實團建基礎、提升全團工作水平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在此基礎上,要以開發標準化課程為總體思路,以簡潔、清晰為原則,運用樹形圖法、工作流程圖法、魚骨分析法等分析工具形成簡單易懂的工作指導書并作為小程序“1課”的重要內容,不斷統籌推進獨具特色的團干部教育培訓教材建設,積極應對團干部更換頻繁、工學矛盾突出、業務知識薄弱等問題。
(二)“2庫”:團務知識學習庫、團組織活動案例庫
一是探索利用“微信小程序”平臺搭建團務知識學習庫,及時更新黨團文件等重要學習內容,不斷增強團干部的理論素質;在此基礎上,將“社會熱點”、“人物故事”、“青年文苑”等板塊內容融合在團務知識學習庫中,統籌推進思想素質協同發展。二是搭建團組織活動案例庫,從團委層面延伸到支部層面,將優秀的活動案例進行共享,相互借鑒,彌補部分團干部工作靈感欠缺、工作經驗不足的問題,進一步增強團干部的業務能力。
“2庫”的搭建,充分考慮了企業團干部工作時間、空間等特點,將網絡資源共享最大化利用,進一步打通提高團組織工作效率的捷徑,隨時學習、隨身學習將變成常態。
(三)“1平臺”:學習過程監督管控平臺
學習過程的監督與管理是檢驗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監督管控平臺借鑒傳統培訓的過程管控模式,將學習前的簽到打卡、學習中的互動交流、學習后的測試檢驗三大板塊內容在微信小程序平臺上呈現,逐步規范團干部學習教育全過程,提升學習成效。堅持激勵與約束并重,扎實做好結果運用工作,以年度網絡學習積分為依據,將學習整體情況作為個人評優評先依據,并納入基層團組織年度考核工作中,從而不斷提升團干部學習的積極性。
三、實施“121”網絡平臺管控模式的重要意義
(一)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和便捷性
高頻率、長時間地開展集中學習對于企業來說是巨大的壓力和挑戰,網絡教育平臺的搭建有效解決了培訓人員難召集、培訓工作難開展的問題;學習板塊的區分,能夠幫助團干部有針對性地、系統地、全方位地開展學習。
(二)對培訓過程的管控更加有效
常規網絡培訓存在“單向管理”的弊端,企業無法有效地獲取參培人員的整體學習情況。“121”平臺實現對團干部學前、學中、學后的全方位管理,以簽到、交流、考試的形式,彌補了網絡培訓難監督、難管控的困境,進一步實現從“單向管理”到“雙向互通”的轉變。
(三)促進團干部工作效率的提升
利用微信小程序搭建“121”團干部教育培訓模式,將其整合為團干部綜合性工作平臺,并始終保持該平臺的可拓展性,為日后繼續搭建團員學習庫、團課資源庫、共青團志愿服務平臺奠定基礎。在搭建“121”模式的基礎上,可探索在小程序中增加留言箱板塊,直接廣泛地聽取多方基層團干部的聲音,進一步保證信息傳遞的完整性與時效性。多項工作通過微信小程序進行歸納與整合,為各級團組織推進工作帶來更多的便利,大大提高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四)“信息化共青團”建設再上臺階
利用各項多媒體技術建立健全共青團信息網絡平臺,大力推進共青團網絡建設,是新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在探索搭建“121”綜合性工作平臺的過程中,將團干部的學習資源和工作資源進行了全方位的整合,便利性和實用性得到進一步體現,“信息化共青團”再上新臺階,并將在大數據時代的發展浪潮下接受更多新的挑戰。
四、結束語
利用“信息化共青團”技術規范團干部教育培訓模式,注重團干部思想、素質、業務能力的綜合提升,在推進新時代共青團團建工作高質量發展、教育引導團干部投身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實踐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121”綜合性工作平臺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團組織宣傳、組織、溝通工作難以開展的問題,其柔性可擴展的特點,使該平臺能夠繼續隨著新時代的要求不斷改進和完善,互聯網技術將在共青團工作中得到進一步普及。
“信息化共青團”建設的初衷絕不僅僅是打造一個簡單的工作載體、開啟一種新興的工作方式,而是通過加強團干部學習培訓,增強團干部綜合素質,不斷提升共青團大數據、互聯網應用與服務的水平。同時在信息化團建的引導下,鼓勵團員青年積極運用信息化思維解決工作中的問題,用青年智慧、青年力量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