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
摘要:隨著經濟和科技的快速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力變得越來越激烈。而在企業中取決定性作用的就是物資采購。物資是企業中的重要資源,而物資采購在供應鏈管理中也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物資采購決定著物品成本的高低,因此將會對企業的經濟利益產生非常重要的作用,決定著企業經濟利潤的高低,而采購部門也逐漸轉變成企業中最有價值的部門,同時也是企業獲取利潤的核心環節之一。本文將對物資采購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和規避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物資;采購過程;風險;規避
物資采購在企業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決定著企業獲得經濟利益的高低,決定著企業的競爭力的高低。隨著社會的發展,在物資采購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風險,只有盡可能的降低采購風險,才能夠保證企業的經濟效益得到提高。
一、物資采購過程中存在的風險
在物資采購過程中存在兩種風險,一種是外部風險,另一種是內部風險,下文將對目前我國物資采購中的內部和外部風險進行研究分析。
1.外部風險
①政策風險。在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國家和相關部門將會對市場經濟以及企業進行管理和控制,在管理過程中將會推出一些相應的政策,目前的新政策對企業物資采購的環保和節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將會對企業物資采購造成一定的風險。物資采購過程中存在的主要風險點就是將會使得簽訂好的合同作廢或者是使得合同需要根據相關政策進行一些調整。而且新政策的發布也將會使得采購合同和采購方案需要根據最新規定的政策進行重新梳理和調整,企業合同的調整很可能會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②市場風險。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市場經濟的波動性比較大,因此導致商品的價格也在不斷地波動,企業在進行采購時,如果沒有對物資價格進行正確的估計,就會導致物資的價格波動比較大,從而對物資采購帶來一定的風險。原材料采購價格的改變將會影響企業經濟利益。③意外風險。在采購過程中也存在一些意外,比如政治的變動,天氣的變化,流行疾病等情況都將會給采購帶來風險。另外,物資采購環節中還需要考慮物資的運輸和保存,物資運輸與保存需要消耗比較長的時間,不正確的保存方法將會導致物資發生變質等情況,這些都屬于意外風險。④質量風險。在物資采購中,質量占據著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關系著物資采購中的質量風險。物資供應商如果提供的物資質量不合格,將會影響加工的產品質量也不符合標準,最終將會給采購方帶來不利影響,甚至可能造成經濟、技術乃至于人身安全問題;或者還可能有部分不法供應商為了自身的利益,以劣質的產品充好質量產品,降低提供物資的質量,給物資采購帶來質量風險。⑤招標過程風險。在招標和投標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如果招標和投標的過程中,信息不夠公開,并沒有對市場進行充分調研將會導致招標方式不夠合理,招標文件制度不合理,還可能存在的問題就是對評審專家對投標供應商的資格審核沒有進行嚴格把控,或者是在招投標過程中,評標委員會成員并沒有公正客觀的合理使用職權,導致資格性審查不過的供應商中標,從而導致采購企業的經濟效益受到損害。
2.內部風險
①采購管理風險。在物資采購過程中,采購管理是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采購管理需要管理部門及時掌握市場行情和動態。如果沒有及時了解行情動態將會導致信息傳達不到位,對采購物資的性能,材質和規格等都無法了解市場具體行情,將會導致采購價格存在高于市場價的風險。②計劃風險。采購過程需要進行嚴格的制定和審核,在采購過程中沒有按照企業采購的實際需求進行定制,采購人員對市場分析不到位,或者市場發生了任意變化導致出現不合理不正確的采購計劃,這些都將會導致實際采購活動無法滿足實際采購目標,產生采購風險。③需求編制風險。部分項目需求計劃表信息不全、技術參數不完整、交貨期限表述不規范或缺少交貨時限;有的單位對需要什么樣的物資、實現什么樣的功能不清楚,參數設置不科學、功能定位不準確,有時采購部門反復溝通、多次催要也難以完善,遲滯了采購進程。有的單位需求論證、專家咨詢、市場調查等環節把關流于形式,隨意設置技術參數;有的單位設置排他性條款,存在通過傾向性、唯一性條款對項目進行控制可能,流標廢標現象一定程度存在,影響了采購效率。④合同風險。在采購過程中,合同是雙方簽訂的重要協議,但是在簽訂合同過程中,合同文本內容前后矛盾,導致雙方對合同不理解,帶來合同風險。⑤采購人員帶來的風險。物資采購質量很大程度由物資采購人員決定,物資采購人員的專業選購水平將會影響物資質量和數量。由于采購人員本身技能不足,無法對物質的質量進行嚴格把關,從而導致物資質量不標準,對物資采購帶來一定的風險;或者是出現采購數量與企業生產需要的數量存在差距,這些都會影響企業的正常運營,損害企業經濟利益[1]。
二、物資采購過程中風險的規避措施
1.建立健全采購制度
企業采購制度的建立與完善與企業規模并沒有很大的關系,不管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都需要建立健全采購制度。有一些小規模的企業認為企業小不需要建立采購制度,因此不重視企業采購制度的建立,這也就導致在采購過程中存在較大的風險。由此可見,在企業發展中如果缺乏完善的采購制度,將會給企業物資采購工作帶來巨大的風險,只有建立完善采購中的一些制度,才能夠為企業物資采購工作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2]。首先依據招投標法等法規要求來完善本單位的采購流程,結合企業實際,制定本單位的采購運行規章制度,并在此基礎上成立本單位的采購工作領導小組,并明確相應的職責權限,所有采購業務都依法依規有序健康運行。其次,加強對招標代理機構的管理。在依托專業性強的招標代理機構開展采購業務的同時,要加強對其的管理,防止圍標串標現象的發生。最后,要完善相應的制約和監督機制。要通過網絡、電話、實地調查等方式,加強對招投標全流程的監督。
2.完善需求提報機制
在物資采購過程中,需求提報會直接影響到采購的質量,更對企業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首先,需求提報要合規。需求提報的立項要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有明確的經費預算來源,符合經費使用的績效管理,臨時追加的預算,要有本級或上級的黨委會審批。其次,需求提報要準確。需求提報要使得功能定位準確、參數提報完整、調研論證充分,以便所購物資通用性強,適用性高。最后,需求提報要公平公正。需求提報不應設定差別待遇或歧視性待遇的資格、技術和商務條件及品牌、專利、型號等要求。因此,完善需求提報機制是采購環節的重要環節,也是采購業務順利開展的關鍵環節。
3.全面建設物資采購風險評估系統
在企業物資采購活動中,采購風險無處不在,想要盡可能的對采購風險進行規避,首先必須要對風險形成預警,必須深入了解和認知每一項可能存在的風險及其存在的因素,在深入了解的基礎上才能夠進一步的進行風險評估工作。其次要對風險因素進行統計歸納,風險分析人員利用專業技術對風險進行相應的評估,從而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另外,還需要不斷地完善風險應急系統,只有這樣才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并且解決問題,減少損失,保證企業的正常運營。
三、結束語
企業物資采購活動存在一定的內部和外部風險,為了能夠盡可能的對采購風險進行規避,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國企業物資采購中存在的風險,并且提出了相應的風險規避措施,希望能夠給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史曉蘭.物資采購過程中的風險防范(分析)與對策[J].商,2015:11.
[2]蔣軼霖.淺談物資采購過程中的風險及規避[J].環球市場,2017
[3]楊莉萍.淺談物資采購過程中的風險及規避[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28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