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全偉
【摘要】近年來,隨著小學體育教學課程的不斷改革,小學體育教育安全問題已成為廣大教育研究專家討論的熱點問題。從安全教育角度講,小學體育面臨的教育改革問題嚴峻,學生安全意識缺失、教師課前準備不充分、體育安全設施不健全等問題都嚴重抑制了小學體育教學的良性發展。基于此,本文將結合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對安全隱患規避方法及應對策略進行系統分析。
【關鍵詞】小學體育 安全問題 規避 應對策略
安全意識對于義務教學來講至關重要,教育安全事故頻發,會嚴重阻礙小學體育教學效果的推廣。因此,體育教學不僅要加重在小學教育中的主導地位,還應深刻反思相關安全教育問題,探討對安全隱患的規避方法以及應對策略。
1.安全隱患分析
我校學生人數多,班級數多,班級名額足。有時候同一時間上體育課的有三四個班,而且低、中、高年級都有,因此,除了一些有共性的安全問題以外,還有一些值得重視的特殊安全問題,主要如下:(1)體育教師對學生的身體狀況了解不夠,有的同學身體存在某種缺陷或患有某種疾病,在進行某項有一定強度的鍛煉時,疾病發作,出現安全事故。(2)準備活動不充分,不到位,致使在某項有對抗性的比賽活動或跳高、跳遠、扔鉛球等具有爆發力的活動中,關節脛骨受損。(3)體育器械陳舊,損壞,某些設施不符合標準。如跳遠時沙坑的沙少,硬結;綜合運動器多年未檢修,不牢固等,致使在某項活動中出現安全事故。(4)教師對某項體育活動的規則,方法以及要注意的安全問題講述,強調不到位。如教學扔鉛球時,對觀看的同學站在什么位置,鉛球在滾動時怎樣讓它停下來等,說得不具體,督促不到位。
(5)上體育的班級多,學生人數多,活動范圍小,學生在分組活動時相互撞倒摔傷。(6)天氣炎熱 ,在陽光下鍛煉時間長,運動量過大,發生中暑事故。(7)課堂組織不嚴密,學生紀律松弛,在沒有教師保護下,做有危險的活動。如,跳高,跳遠,爬桿等。(8)教師設計的活動項目不符合學生身體素質實際和超強度的體育鍛煉。如,小學中年級開展籃球比賽,在雙杠上做翻越訓練等。
2.小學體育安全問題的規避與應對措施
2.1.教師及學生提高體育安全意識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擁有較強的安全意識,并且引導學生樹立體育安全意識。在體育活動過程中,教師應該嚴格規范課堂紀律。有的小學生較為頑皮,在體育課堂上喜歡與同學之間相互推撞、打鬧,認為比較有趣好玩。對于這種現象的發生,小學體育教師應該給予適時制止,并且做出恰當的批評與教育,讓所有小學生認識到這種行為的危險性,防止類似情況再次發生。通過對小學生不斷的提醒,才能夠幫助其樹立較強的體育安全意識,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同時,由于體育教師需要管理整個班級的學生,可能無法顧及每一位,所以可以把學生分為多個體育小組,然后讓組長協助管理,發現安全隱患需要及時制止。另外,對于小學生的著裝,教師也應該制定嚴格的要求與規范,在體育課堂上,學生必須穿運動鞋與運動裝,對于著裝不合適的學生,教師可以安排他們參加其他體育活動。
2.2.教師需全面了解學生,因材施教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與學生家長進行充分的溝通,了解學生的身體情況,努力實現因材施教,對于不同的學生安排不同的體育訓練,而情況比較特殊的學生,教師應該給予一定的照顧,不能讓他們參加特別激烈的體育運動,防止學生在體育活動過程中受到傷害。小學生的心理素質與身體素質對體育活動效果都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需要合理選擇體育設施與教學器材,激發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讓整體學生都能夠參加體育訓練,以此提高教學效率。另外,根據相關的調查數據顯示,在小學體育課中出現頻率較高的安全事故為:脫臼、急性損傷和抽筋等,所以教師還需要掌握部分簡單的醫學處理技巧,在小學生遇到突發事故時,教師能夠給予及時地急救,從而有效降低對小學生的傷害程度。
2.3.及時檢測與修理體育教學器材
體育運動器材與設施作為小學體育教學的硬件基礎,是開展體育訓練的關鍵,為了避免由體育運動器材與設施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之前,教師應該對在教學中需要運用到的體育器材與設施進行仔細的檢查,如果發現問題,要及時修理,像鉛球、籃球架、單雙杠等運動器材,教師都應該加強檢查,仔細檢查體育器材的完好性,如果發生安全事故,后果將不堪設想。同時,也需要提醒小學生在使用體育器材時,要仔細檢查,盡量降低危險程度。例如,對于跑步鍛煉類的體育運動項目來說,教師應該注重檢查操場,檢查操場中是否有硬石塊、堅硬物體或果皮紙屑等,觀察操場面是否存在低洼或凸起,凸凹不平的地面容易導致小學生在跑步過程中出現摔倒或崴腳等安全事故,不利于小學生的安全。
2.4.參加體育運動前做好熱身活動
熱身運動是參加一切體育運動項目之前的必備環節,同時也是關鍵環節,特別是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尤為重要。熱身運動能夠幫助小學生活動四肢、舒暢肌肉、潤滑關節,使身體能夠適應下一步的體育運動。在小學教育階段,學生的身體機能沒有成年人那般完善,因此,對于他們來說,在參加體育運動之前做好熱身活動就更加關鍵。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與身體情況合理安排熱身運動的方式,包括體操、慢跑、拉腿、原地跳或高抬腿等熱身方式。此外,教師可以用游戲的方式來熱身,還可以配以優美的音樂,提高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熱情,在起到熱身的同時還能夠規避一定的安全問題。總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對安全問題的規避,以安全為前提開展體育教學。因此,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樹立安全意識,了解其身體情況,因材施教,檢查和完善體育器材與設施和重視熱身運動等。
3.結論
通過上文分析可知,每個小學生身體成長特征不同,所以教師應結合參差不齊的身體狀況,創建一個科學的體育活動,同時還應按照教育規定適當添加熱身運動、安全知識宣講、小組式活動等教學項目,最大限度提高體育教學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龔靜.小學體育安全問題的規避與應對策略[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3(08):110-124.
[2]李志平.小學體育安全問題的規避及對策[J].快樂閱讀,2013,12(24):167-173.
[3]趙飛飛.中學體育教師的教學技能對體育教學安全影響的分析與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2(235):15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