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郭瑞萍
摘要:目的:探討優質護理服務對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方法 選擇2020年1月到2021年3月期間我們醫院收治的80例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對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針對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模式,針對觀察組是以對照組為基礎加之優質護理服務,然后對兩組患者的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要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針對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醫護的過程中,有效實施優質護理服務模式,這樣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因此這種方法在臨床實踐中值得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優質護理服務;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依從性;護理滿意度;主要影響
引言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慢性的嚴重精神障礙,包括個人的感知覺、情感與行為的異常,患者很難區分出真實和想象,患者反應遲鈍、行為退縮或者過激,嚴重者難以進行正常的社交。該病常常發作在青年或者壯年時期,常見的癥狀有陽性癥狀,比如幻覺、錯覺、思維混亂、行為和思想的異常,比如懷疑被人跟蹤、被迫害等。陰性癥狀有對生活、社交失去興趣、動力,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還有抑郁以及焦慮,多見于疾病的早期和緩解期,還有攻擊、暴力、自殺行為,常年患病會導致認知功能下降,從而嚴重影響社會功能。通過臨床調研可以看出,當前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日益嚴重,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也呈現出逐年增多的趨勢,這類情況對于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十分嚴重的危害,因此要高度重視。在對其進行護理的過程中,要盡可能有效實施優質護理服務模式,這樣才能更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配合程度,使其護理滿意度顯著提升。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重點選取我院近一年時間內所接收的80例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研究,重點探討優質護理服務對于該類患者的臨床應用價值。現針對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此類對象是我院在2020年1月到2021年3月期間接收的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在患者中有男性35例,女性45例,年齡最小60歲,年齡最大80歲,平均(67.22±2.81)歲。在實際研究環節,根據護理方法的差異對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有患者40例,對兩組患者的年齡,疾病,性別等等進行對比,未發現統計學差異,P值大于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于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模式,針對觀察組是在對照組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加之優質護理模式,具體的操作內容如下所示:首先,有效形成相對應的優質護理小組。小組成員主要包括護士長和普通護士,確保所有成員都具備應有的專業技能和優質護理服務理念,在實踐的過程中體現出應有的護理成效。同時相關成員要各司其職,按照自身的崗位職責和任務要求,有效推進各項優質護理工作。其次,要做好患者的精神分裂癥的風險評估工作。嚴格按照相對應的風險等級進行有效應對,然后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優質護理方案和護理計劃,體現出應有的護理針對性和可行性。要充分確保優質護理服務方案在實踐的過程中有效執行,在基礎護理的基礎之上,更有效的進行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對患者的風險因素和安全隱患等,要充分應對,從根本上規避其出現傷害他人或者自殺等相關行為。要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變化情況和實際的癥狀,定期做好檢查和審核工作,著重做好各類物品的安全處理,例如,對于刀具,熱水瓶等等都要有效防范,必要的時候,要充分做好危險物品的隔離。第四,要科學合理地進行飲食護理和運動干預。對于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來說,進行科學合理的飲食,做好飲食規劃是十分關鍵的內容。因為患者通常情況下會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高脂血癥,高血壓等相關疾病類型,因此,要著重針對飲食進行有效控制,同時在用藥護理方面也要充分做好護理干預,使用藥更科學合理,有效規避藥物沖突等相關問題。
1.3 觀察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在本次研究過程中,針對所有數據都有效選用spss26.0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用x2對計數資料進行檢驗,用t對計量進行檢驗,數據之間的差異使用P值來分析。
2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要顯著優于對照組的,特別是針對護理滿意度來說,觀察組92.41±1.99分,對照組是67.24±2.90分,由此可以充分看出,對于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來說,有效實施優質護理服務模式,這樣能夠呈現出更為顯著的臨床應用價值,P<0.05。
3討論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相對來說比較嚴重的腦部和心理疾病,特別是針對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來說,在思維方式,心理狀態,情緒表達,行為認知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礙或者問題,通常情況下會導致患者在生活社會、交往等方面出現不同程度的問題,導致患者出現比較嚴重的恐懼、退縮等相關情況。在針對該類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要充分做好優質護理干預,提供更為優質的護理服務,這樣才能體現出應有的護理成效。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行為十分怪異,甚至令人震驚,當精神分裂癥患者和現實失去聯系的時候,就會出現十分典型的人格和行為的突然變化。針對老年患者來說,因為年齡的增長,身體的功能也處于急速衰退的狀態,進而導致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礙,缺乏足夠的自制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也變差,使老年精神分裂癥越來越重。對此,進一步有效實施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充分組建相對應的優質護理小組,制定優質護理服務方案,嚴格按照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應對和落實相關內容,這樣可以更充分的體現出患者治療依從性和配合程度的增強,對其護理滿意度起到提升的作用。全面有效的優質護理服務可以充分體現出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從患者的身心情況出發,做好精神分裂癥的等級劃分工作,這樣可以進一步提升患者的護理與治療,因此這種方法值得臨床實踐中推行。
4結論
通過上文的探究,可以充分看出,對于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護理管理的過程中,有效推行優質護理服務模式,這樣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改善生活質量,緩解疾病癥狀,因此這種方法有推廣的必要。
參考文獻:
[1]趙美平.探究優質護理對抑郁癥患者服藥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8,v.18(07):185-187.
[2]范紅梅.優質護理服務在提高流浪精神病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