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科
摘要:目的:探討健康體檢后采用健康管理對提高高血壓發現率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對象為近年來在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5213名健康體檢人員,從中抽取2400名健康體檢人員,采用隨機分配的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教育方式,觀察組在常規教育的基礎上進行健康管理,對比兩組的高血壓檢出情況。結果 ?通過實驗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新增高血壓檢出情況,觀察組新增高血壓檢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針對健康體檢人員進行健康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高血壓的發現率,值得大力推廣。
關鍵詞:高血壓;健康體檢;健康管理;發現率
此次研究選取我院在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2400名體檢人員,觀察健康管理對于提升高血壓發現率的應用效果,現做出如下報告。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對象為我院2019年8月—2020年4月在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5213名健康體檢人員,從中選取2400名健康體檢人員。采用隨機分配的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每組各1200人。兩組患者中男性和女性人數相同,健康體檢人員年齡為20-86歲。兩組人員的一般資料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1)針對觀察組健康體檢人員進行健康管理,詳細內容如下:①健康體檢人員在初檢過程中采用相關體檢軟件實施建檔管理。重點對健康體檢人員的年齡、性別、手術史、距上一次健康體檢的時間及其上一次健康體檢發現的相關陽性指標等基礎信息內容。對健康體檢人員的相關歷史數據信息加以分析,便能夠從大體上對健康體檢人員患有相關慢性疾病的風險與第一次確診的概率進行預測,對觀察組人員加以提醒,力爭做到第一時間內發現潛在性疾病,并及時提供相關健康指導策略和疾病治療對策。②實施針對性體檢套餐的定制。利用數字化檔案的創建,把觀察組健康體檢人員相關信息利用體檢軟件向全科醫生加以反饋,結合健康體檢人員情況的差異進行針對性體檢套餐方案的制定。主要的體檢內容可以分成兩類:對于已然發現疾病或是存在異常情況進行復檢實施進一步檢查,其它篩選項目結合患者的年齡和性別實施針對性選擇。③觀察組體檢人員開始實施健康體檢的過程中,血壓的測量為主要觀察項目。確保當日測量的過程嚴加根據相關實驗標準執行,有效規避體檢人員情緒波動和劇烈運動后進行測量等情況的出現。相關體檢數據的采集由同一名工作人員完成,每日健康體檢數據信息由同組醫生加以合適,并進行系統中的錄入處理。④體檢人員完成體檢以后針對血壓檢測值較高的觀察組成員實施分組處理,分成已經確定是高血壓的患者和新發血壓偏高兩個組別。針對已然確定是高血壓的患者實施相關健康咨詢,持續一周的時間利用相關健康管理軟件對患者自行測量的血壓值加以記錄,若是情況需要可以通過門診轉診以實施更進一步的診斷。針對新發血壓偏高人員,起初應實施24小時的動態性血壓監測,進行相關數據信息的收集,并給予他們一周的血壓追蹤監測,如果確診,則需要更進一步實施高血壓的分層和分級管理。(2)針對對照組健康體檢人員,在開始體檢以后,同觀察組體檢人員采用同樣時間段無差別進行血壓的測量,由同組全科醫生進行血壓相關數據信息的收集。在對數據信息進行初步的整理以后,對體檢人員進行分組,分成已然確定是高血壓的與單純血壓偏高兩個組別。在體檢完成之后,給予他們相關就診建議,但不給予持續的血壓追蹤和監測,對于后續的監督轉診都不予提供。針對單純的血壓偏高人員在體檢完成一周以后予以電話回訪,針對門診確定是新增高血壓的患者實施數據信息的更新和記錄。
1.3 ?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研究中的相關數據借助于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 )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進行x2檢驗。P<0.05表示存在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3 結論
本次研究中,針對兩組健康體檢人員,對照組采用常規教育方式,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健康管理。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新增高血壓檢出率為11.00%,對照組新增高血壓檢出率為4.67%,觀察組新增高血壓檢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可見,將健康管理模式應用于健康體檢人員的管理中,可以明顯提高高血壓檢出率,具有一定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謝夢.高血壓發病情況與中醫體質干預在健康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光明中醫,2019,v.34;No.334(21):5-7.
[2]王祥.高血壓社區健康管理165例臨床體會[J].基層醫學論壇,2020,v.24;No.596(08):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