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菊艷
中暑又稱熱射病,為夏日戶外作業者常見的、多發的一種致命性急危重癥。當人體在高溫和熱輻射的長時間作用下,突然發生高熱、皮膚干燥、無汗及意識喪失或驚厥等臨床表現的一種急性疾病,可導致人體多器官功能損傷甚至衰竭,最終死亡或殘疾。中暑一般起病急,預后較差,如搶救不及時,病死率高達5%~30%。所以中暑后的護理非常重要。
一、中暑的癥狀有哪些?
中暑是指在高溫環境下,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而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功能障礙,為主要臨床表現的急性疾病。一般會發生在高溫作業的人身上,癥狀主要表現為,主要是在高溫環境下出現頭暈、頭痛、口渴、汗多、注意力不集中、胸悶、心悸、惡心、體溫升高,同時會伴有四肢無力的癥狀,這是中暑的先兆癥狀。如果出現先兆癥狀就要緊急處理,趕快進入清涼、通風的環境快速降溫,多進食液體,防止中暑的進一步加劇。如果早期先兆中暑沒有被發現,體溫會進一步升高,超過38度以上,會有面色潮紅、胸悶、面色蒼白、惡心、嘔吐、大汗、皮膚濕冷,血壓會進一步下降。如果再不處理,會進行性的加重,體溫會進行性的升高,超過40度以上,這時候因為出汗太多,皮膚反而是沒有汗的,出現休克的癥狀,嚴重的會出現昏迷或者是危及生命。
二、中暑后怎樣進行應急處理?
(1)迅速脫離高溫的環境,轉移到陰涼通風的地方進行休息,同時要將身上緊身或者多余的衣服脫掉,保證呼吸順暢。
(2)如果中暑后神智清醒并且沒有出現惡心嘔吐等現象,可以服用含有鹽的清涼類飲料、茶水或者綠豆湯等,既可以起到降溫解渴的作用,還可以進行血容量的補充。
(3) 中暑之人需躺下,并抬高下肢至15-30cm,保證血液流通。
(4)散熱處理。可以用濕毛巾放置在中暑之人的頭部以及軀干部位進行降溫散熱,或者把冰袋(沒有冰袋的話也可以將冰塊、冰激凌或者冰棍等放入塑料袋內密封代替)置于腋窩以及腹股溝的大血管處,另外還可將軀體浸入28攝氏度左右的水中進行傳導散熱或用30%酒精進行擦浴直至皮膚發紅。
(5)若是進行緊急處理30分鐘后中暑之人還沒有明顯緩解,一定要及時送到醫院,由醫生進行專業的處理救治。
三、中暑病人的護理措施
中暑病人的護理措施:1、必須要另患者平臥休息為主,盡量減少活動。2、室內的溫度必須要相對比較低而且建議通風透氣,有條件時開空調最好,有助于散熱。3、如果患者出汗比較多的必須要及時更換衣服,避免因中暑之后體質、免疫力突然低下而出現了感冒的情況。4、囑患者多喝水,可以在水里面加用口服補液鹽,能夠糾正體內的水電解質失衡。5、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包括神志、體溫等情況。如果出現了體溫升高,超過38.5℃,可以給予退燒藥,例如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等。如果出現了精神狀態異常,嚴重的甚至昏迷,有可能是重度中暑的表現,必須要馬上稟告醫生作緊急處理。
四、怎么預防中暑
中暑的預防,首先是工作的環境,最好能選擇在通風、陰涼處,有條件的最好有風扇或冷氣設備。還有盡量要減少在高溫環境當中的活動時間,避免過度疲勞,要注意適當休息,特別是有心臟病和嚴重肝、腎疾病等基礎疾病的人。如果要長時間的在戶外活動、工作,也可以做些自我防護,如多喝點淡鹽水、菊花茶、綠豆湯、西瓜汁,還可以服用藿香正氣水、十滴水等中成藥預防。
五、中暑后的飲食上需要有那些注意呢?
中暑之后在飲食上要有所注意。適宜食用高熱量以及高蛋白的食物,比如瘦肉、雞蛋等;食用維生素含量豐富的食物,比如香菜、黃瓜、獼猴桃等;多喝湯、多食粥。
在日常生活中,一旦發現有中暑跡象一定要立刻停止激烈活動,保障自己呼吸順暢并及時降溫,若是有嚴重不適癥狀及時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