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佳
一、呼吸道疾病
秋季是從熱轉涼的主要階段,在《黃帝內經》中,指出秋冬養陰,也就是在秋冬季節的時候需要收養陰氣,保證能夠符合自然界的變化規律,也能夠為來年的生發提供重要條件。燥是秋季的主氣,燥氣傷人。而且秋季最為主要關注的臟腑為肺部,當秋燥影響肺部的時候,很容易出現疾病,特別是呼吸系統很容易出現問題。秋季天氣溫度逐漸降低,早晚的溫差比較大,且受到秋燥的影響,很多人的抵抗力也逐漸降低,從而導致一些人出現感冒、干咳等癥狀。同時,秋季還容易增加更多的哮喘疾病,該疾病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秋季空氣比較干燥,有更多的過敏源,會給一些過敏體質人帶來影響,從而引起哮喘疾病。因為秋季的溫差比較大,當冷空氣進入口中,會給支氣管哮喘帶來嚴重刺激。尤其是老人和小孩,當到了換季的時候就容易咳嗽、感冒等,所以說,中醫學認為,可以使用穴位貼敷治療方法。
穴位貼敷治療方法能夠發揮穴位刺激的作用,通過皮膚組織實現藥物的吸收,保證藥理效果的發揮,具備雙重治療的作用。對于呼吸系統方面的問題,利用穴位貼敷方法,主要選擇的穴位有肺俞、大椎、中府、云門等,能夠有效保護肺部,如果長期堅持,也將促使人體免疫力的增強。穴位貼敷治療方法的使用,主要是利用皮膚吸收來給藥的,不會影響消化道,不會使藥物在肝臟中破壞分解消化酶等,能夠實現藥物成分的有效吸收,具備的治療作用良好。同時,該方法的使用還降低了藥物對胃部帶來的刺激,不會發生不良反應,解決了藥物內治中存在的不足。
二、心腦血管疾病
因為秋季寒冷容易使血脈淤堵,所以要注意心腦血管的預防。天氣比較熱的情況下,出汗會比較多,既而夏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當到了夏季,也要重視血栓、心梗、中風等心腦血管意外的突發疾病。比如:某患者多年有高血壓疾病,長期服用,血壓效果良好。但是,近期該患者表現為頭暈、頭疼等情況,不僅休息不好,測量血壓發現達到160毫米汞柱,低壓達到90毫米汞柱。所以,醫生認為該患者的血壓和季節的變化存在很大關系。寒冷是引起患者血脈淤堵的主要現象,特別是在秋季,隨著天氣的轉涼,早晚溫差比較大,夜間溫度降低很容易出現血管收縮、血流緩慢以及血壓不穩定的情況。因此,在秋季的時候,心腦血管疾病十分危險。為了對疾病的突發情況進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好自律和自查工作,平時自己監測血壓、,脈搏等,合理服用,作息要規律等,還需要增加適當的體育鍛煉,保證疾病的積極預防。中醫學理論認為,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血脈不通,在進行預防過程中,要做好疏通體內氣血的目的,能及時祛除淤痰。如:利用拔管、刮痧、針灸等治療方法,能達到疏通活血的目的。拔罐、刮痧以及針灸方法都是通過刺激穴位發揮作用。其中的拔罐能通過負壓作用,鼓動靜脈氣血,對機體的陰陽組織調節。刮痧會使患者的皮膚發紅充血,發揮一定的疏通經絡目的。而針灸則是通過刺激穴位來達到泄熱利水,增強免疫力的作用。
三、消化異常情況需要注意
在入秋以后,很多人都會感覺到腸胃不適,如果吃點一些瓜果就會肚子痛,甚至出現腹瀉的情況。醫生認為,胃腸疾病也是秋季的高發疾病。秋季氣候變化多端,晝夜溫差大,腹部很容易著涼。當人體受到冷空氣影響后,胃酸分泌不斷增加,降低自身抵抗力。并且,隨著天氣的轉涼,食欲旺盛,大量的水果上市,如果飲食不合理也將給胃部帶來負擔。針對胃腸方面存在的問題,可以利用針灸、拔罐、艾灸等方式,都將得到有效控制。例如:穴位埋線,是基于中醫學辯證思想,取患者穴位植入能夠自動溶解吸收的生物蛋白磁化線,以促使治療效果的發揮。該治療方法則能實現陰陽均衡,疏通經絡,對于存在胃痛、腸胃炎等疾病的患者,在沒有時間進行針灸的情況下,也可以實現埋線治療方法。艾灸治療方法一般執行的位置多為腹部,將藥物直接貼敷在患者的肚臍位置實施艾灸,以達到疏通氣血和調理臟腑的目的。
四、情志病的避免
由于悲秋情緒的產生,還容易引起情志病。在秋季到來初期,不僅會引起身體上的疾病,還可能會引起情志病。情志病的產生是因為七情導致臟腑陰陽氣血失調的一種疾病。那么,為什么在秋季會容易發生情志病呢?從中醫學角度分析,人體的五臟六腑、七情六欲和四季的變化都存在很大關系,五行學中的金木水火土中的金,肺部屬金、七情中的悲屬金,所以,秋季要針對肺部疾病。當秋風起意,就會使人感受到情緒的波動,特別是女性情緒波動大,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中醫學角度秋季要做好養生,實現情志的調節,培養積極樂觀的情緒,保持心理平衡。七情容易給臟腑帶來傷害,女性很容易引起臟腑郁結、氣滯淤血等發生乳腺纖維瘤等疾病。針對特殊疾病還可以使用截根術,也就是實現中醫刺絡放血治療方法,后期再通過拔罐負壓將淤血拔出,以達到活血祛痰的目的,很大程度上能夠有效預防乳腺惡性腫瘤疾病。所以,秋季也要加強對情志病的預防,避免對人體造成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