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海嘯,楊冬嬋
(湛江市第二中醫醫院麻醉科,廣東湛江 524013)
婦科宮腔鏡手術具有創傷小、手術時間短等特點,被認為是宮腔與宮頸良性病變治療的理想手術方式,但術中需對患者進行擴宮、膨宮等操作,不可避免對患者宮頸造成牽拉,從而產生嚴重的疼痛感,因此,在對患者實施宮腔鏡手術時常采用全身麻醉來完成操作。目前,臨床常采用丙泊酚復合阿片類藥物進行麻醉干預,但大劑量阿片類藥物易導致患者出現呼吸抑制、血壓異常等不良反應,增加手術風險[1-2]。鹽酸納布啡為阿片受體激動拮抗劑,具有較強的鎮痛效果,且起效迅速,對呼吸抑制作用不明顯[3]。本研究選取40例行宮腔鏡手術的患者進行觀察,旨在探討宮腔鏡手術麻醉期間應用鹽酸納布啡對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與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湛江市第二中醫醫院收治的40例擬行婦科宮腔鏡手術的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2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31~42歲,平均(35.59±1.59)歲;體質量52~62 kg,平均(58.25±2.25)kg。試驗組患者年齡 32~43 歲,平均(35.62±1.77)歲;體質量 53~62 kg,平均(58.27±2.21)kg。兩組患者年齡、體質量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均符合宮腔鏡手術檢查指征者;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4]分級為Ⅰ ~ Ⅱ級者;對本研究藥物不存在禁忌證者。排除標準: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長期服用阿片類藥物治療者;存在鎮痛藥物濫用史者。本研究已經湛江市第二中醫醫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且患者及家屬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檢查前均保持6 h禁食、2 h禁飲,入室后,對生命體征進行監測,開放上肢靜脈通路,并對患者給予面罩吸氧。對照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采用枸櫞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54256,規格:5 mL∶250 μg)進行靜脈推注,劑量為0.1 μg/kg,5 min后,采用丙泊酚中/長鏈脂肪乳注射液(Fresenius Kabi Austria GmbH,注冊證號 HJ20160671,規格:50 mL∶0.5 g)靜脈快速注射,劑量為1.5 mg/kg。試驗組患者采用鹽酸納布啡注射液(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130127,規格:2 mL∶20 mg)對患者進行靜脈推注,劑量為0.1 mg/kg,3 min后,采用丙泊酚中/長鏈脂肪乳注射液靜脈快速注射,劑量為1.5 mg/kg。待患者入睡、睫毛反射消失后開始進行宮腔鏡手術,在手術過程中,若患者出現疼痛反應,則可適量增加丙泊酚。完成手術后,將患者送入恢復室進行觀察,對各項指標進行記錄、監測,并了解有無出現惡心嘔吐、蘇醒期躁動等不良反應。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蘇醒時間、丙泊酚用量、離室時間。②比較兩組患者麻醉前、麻醉誘導后5 min、蘇醒時血流動力學指標,包括舒張壓(DBP)、心率(HR)、收縮壓(SBP),采用心電監護儀監測。③統計兩組患者麻醉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胃腸道反應、體動反應、呼吸抑制等。
1.4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多時間點計量資料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指標 試驗組患者手術時間、蘇醒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丙泊酚用量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兩組患者離室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比較()
離室時間(min)對照組 2016.78±1.035.52±0.15185.49±22.8521.25±6.25試驗組 2011.69±1.133.13±0.59137.25±22.2519.55±5.15 t值 14.888 17.557 6.764 0.939 P值 <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手術時間(min)蘇醒時間(min)丙泊酚用量(mg)
2.2 血流動力學 與麻醉前比,麻醉誘導后5 min、蘇醒時兩組患者DBP、SBP、HR水平均呈先降后升趨勢,且麻醉誘導后5 min試驗組患者DBP、SBP、HR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蘇醒時兩組患者DBP、SBP、HR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注:與麻醉前比,*P<0.05;與麻醉誘導后比,#P<0.05。DBP:舒張壓;SBP:收縮壓;HR:心率。1 mmHg=0.133 kPa。
SBP(mmHg)麻醉前 麻醉誘導后5 min 蘇醒時 麻醉前 麻醉誘導后5 min 蘇醒時對照組 20 74.18±7.89 62.50±8.95* 77.78±3.29# 120.01±10.89 99.39±13.81* 123.12±6.71#試驗組 20 73.66±6.72 68.39±5.77* 75.21±5.65# 121.49±11.51 107.81±12.35* 118.82±8.85#t值 0.224 2.474 1.758 0.418 2.032 1.731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 DBP(mmHg)HR(次/min)麻醉前 麻醉誘導后5 min 蘇醒時對照組 20 80.13±5.55 64.80±9.63* 77.05±7.16#試驗組 20 79.87±6.22 70.86±8.29* 76.41±5.27#t值 0.139 2.133 0.322 P值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
2.3 不良反應 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例(%)]
宮腔鏡作為一項微創技術,能夠清晰地觀察到宮腔內的各種病變,從而明確作出診斷,但術中擴宮、膨宮等操作仍會給患者帶來較為強烈的不適與疼痛,導致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體動反應,影響手術進程。因此,有效、安全的麻醉對宮腔鏡手術患者必不可少。丙泊酚作為臨床常用的一種麻醉藥物,具有起效快、不良反應發生率低等優勢,但麻醉效果維持時間較短,患者往往表現出體動情況,導致術中常需多次給藥[5]。舒芬太尼作為強效阿片類鎮痛藥物的一種,具有較好的軀體鎮痛效果[6]。
鹽酸納布啡是一種激動 -?拮抗混合型鎮痛劑,其表現出非常小的成癮概率,針對各種疾病導致的中重度疼痛可獲得顯著鎮痛效果,主要是通過對脊髓水平K受體與脊髓上水平K3受體等進行作用,從而充分發揮鎮靜、鎮痛效應,且在藥物達到血漿峰濃度后,即使增加藥物劑量,也不會影響患者體循環系統,造成呼吸抑制[7-8]。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手術時間、蘇醒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丙泊酚用量顯著少于對照組,且不良反應總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鹽酸納布啡應用于宮腔鏡手術患者中,可有效加強鎮痛效果,減少丙泊酚用量與不良反應,安全性較高。
在本研究中,與麻醉前比,麻醉誘導后5 min試驗組患者DBP、SBP、HR水平波動幅度顯著小于對照組,提示將鹽酸納布啡應用于宮腔鏡手術患者中,可維持患者手術過程中血流動力學的穩定,降低了手術風險。分析此種結果原因為,同枸櫞酸舒芬太尼注射液比較,鹽酸納布啡藥物在發揮鎮靜、鎮痛效果同時,對心血管影響較小,且在其到達一定濃度時,會對患者的呼吸抑制產生封頂效應,從而緩解患者的呼吸壓力,促進機體氧循環,有助于血流動力學的穩定,減少機體的不良反應[9]。
綜上,將鹽酸納布啡應用于宮腔鏡手術患者中,可有效加強鎮痛效果,維持患者手術過程中的血流動力學的穩定,同時可減少不良反應,降低手術風險,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