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榮,陳仲慶,王 纓,劉 健
(1.上海市楊浦區平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上海 200082;2.上海市楊浦區控江醫院老年科,上海 20009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在患者發病后會出現喘息、咳痰、咳嗽等癥狀,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甚至會出現呼吸衰竭狀況,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產生嚴重威脅。目前常規治療以抗感染、保持水電解質平衡等為主,雖可有效緩解患者癥狀,但是單一常規治療很難獲得顯著的效果,導致部分患者病情進展,預后不佳[1]。呼吸濕化治療儀是近幾年國際上出現的一種呼吸支持治療措施,其能夠對患者氧濃度進行科學控制,經過舒適調溫和柔性的自控壓,給AECOPD患者持續輸送氧氣,為患者優化供氧條件,改善患者臨床癥狀[2]。本研究選擇42例AECOP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開展前瞻性研究,旨在探討呼吸濕化治療儀對AECOPD患者肺功能及動脈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血氧飽和度(SPO2)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上海市楊浦區平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2例AECOPD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1例。對照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16、5例;年齡45~86歲,平均(64.9±6.7)歲;病程 3~8 d,平均(5.8±2.1)d;肺功能損傷分級[3]:Ⅰ級10例,Ⅱ級8例,Ⅲ級3例;呼吸頻率:15~29 次 /min,平均(22.1±4.2)次 /min。觀察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14、7例;年齡46~87歲,平均(65.3±6.6)歲;病程 3~8 d,平均(5.1±1.9)d;肺功能分級:Ⅰ級8例,Ⅱ級10例,Ⅲ級3例;呼吸頻率:16~30次,平均(23.1±5.7)次/min。兩組患者臨床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進行對比。
納入標準: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4]中的診斷標準者;合并呼吸阻礙、慢性咳嗽、咳痰等癥狀者;呼吸系統癥狀加重者;未合并其他嚴重肺部疾病者。排除標準:伴有嚴重呼吸衰竭、休克、氣道堵塞等癥狀者;存在意識障礙、心率失常等表現者;精神疾病者。本研究經上海市楊浦區平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學倫理委員會研究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祛痰、抗感染、保持水和電解質平衡等常規治療,指導患者合理飲食等,給予患者抗感染藥物治療,以廣譜抗生素為主,靜脈滴注5 g注射用哌拉西林鈉舒巴坦鈉(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國藥準字H20051178,規格:2.5 g/支)混合250 mL 0.9%氯化鈉溶液。觀察組患者在其基礎上使用呼吸濕化治療儀(湖南明康中錦醫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型號:OH-70C),設置參數:將初始溫度設置為37 ℃,流量為30 L/min,并將相對濕度調整為100%,氧流量為1~3 L/min,將氧輸出濃度控制在28%~30%內,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對氣體溫度與流量進行合理控制。全部患者均予以1周時間的治療,之后對各項指標進行復查。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顯效:治療后,患者神志不清晰、胸悶等癥狀及異常體征完全消失,經復查各項指標基本恢復正常;有效:經治療后,患者上述臨床癥狀、異常體征及實驗室指標好轉;無效:患者經治療后,臨床癥狀、異常體征及實驗室指標均沒有變化或出現加重的跡象[4]。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肺功能。用肺功能儀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水平進行測定。③血氣指標。對比分析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氣指標,抽取兩組患者動脈血5 mL,用全自動血氣分析儀檢測 PaO2、PaCO2、SPO2水平。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2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總有效率)以[ 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FEV1%、FVC及 PaO2、PaCO2、SPO2指標)以()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95.2%,高于對照組的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肺功能 治療后,兩組患者FEV1%、FVC水平均較治療前升高,且觀察組較對照組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P<0.05。FEV1%: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百分比;FVC:用力肺活量。
組別 例數FEV1% FVC(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21 47.9±4.8 65.2±8.4* 1.9±0.3 2.4±0.4*觀察組 21 48.1±5.1 72.1±10.1* 1.9±0.3 2.9±0.5*t值 0.131 2.407 0.000 3.578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動脈血氣指標 治療后,兩組患者PaCO2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較對照組降低;PaO2、SaO2水平均較治療前升高,且觀察組較對照組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 3。
表3 兩組患者動脈血氣指標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P<0.05。PaO2:血氧分壓;PaCO2:二氧化碳分壓;SaO2:氧飽和度。1 mmHg=0.133 kPa。
PaO2(mmHg) PaCO2(mmHg) SPO2(%)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21 58.1±2.9 76.5±3.3* 65.5±2.1 55.1±2.0* 80.5±2.3 91.3±2.5*觀察組 21 57.8±2.4 83.9±3.7* 64.9±2.0 43.4±2.5* 81.1±2.2 96.5±2.4*t值 0.365 6.840 0.948 16.747 0.864 6.87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
COPD為一種常見慢性疾病,導致COPD的主要因素與空氣環境有關,隨著空氣污染日益嚴重,其發病率也隨之上升。若COPD患者未進行及時的治療,極易發展為AECOPD,臨床需要對AECOPD患者進行科學、合理的治療,以改善患者的預后。常規治療主要是通過對AECOPD患者進行祛痰、保持水和電解質平衡等方法,使患者的動脈血氣指標得到提升,改善缺氧現象,促進新陳代謝,從而保證患者自身生命活動,但由于常規的吸氧治療方法對吸入氣體溫度缺乏有效控制,效果不夠理想[5]。
呼吸濕化治療儀的作用機制為:借助內置高性能的氣流發生器和氧氣輸送系統,輸入經過加濕加溫的、高于患者吸氣峰值流速的混合氣體,讓患者黏膜清除功能恢復至最佳狀態,提高患者的氣道功能,緩解因冷空氣刺激導致的鼻腔、咽喉部氣道高反應性,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從而提高治療效果[6-7]。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FEV1%、FVC水平均較對照組升高,提示將呼吸濕化治療儀運用到AECOPD患者治療中,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臨床效果明顯。PaO2是反映外呼吸狀況的指標,可作為缺氧指標,輔助判定患者的呼吸情況;PaCO2是反映酸堿平衡中呼吸因素的重要指標,其水平高低與吸入氣體的二氧化碳分壓和外呼吸的功能狀態有關;SaO2是呼吸循環的重要生理參數,反映了血紅蛋白結合氧的能力,其水平與AECOPD嚴重程度呈負相關。呼吸濕化治療儀有充分濕化與溫化氧氣的效果,能夠有效提高氧分子的擴散能力,增強治療效果,改善患者鼻黏膜血運,進而提升患者呼吸功能[8]。由此次研究分析中得知,治療后觀察組患者PaCO2水平較對照組降低;PaO2、SaO2水平較對照組升高,提示將呼吸濕化治療儀運用到AECOPD患者治療中,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血氣指標,延緩病情發展。
綜上,將呼吸濕化治療儀運用到AECOPD患者治療中,對患者的肺功能與血氣指標有顯著的改善作用,并能夠提高患者的動脈血氧飽和度,延緩患者病情發展,效果顯著,值得臨床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