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茜,高 榮,曹清蕓
(1.北京市海淀區(qū)北下關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檢驗科;2.北京市海淀區(qū)北下關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全科,北京 100082;3.航天中心醫(yī)院檢驗科,北京 100049)
高血壓性腎損傷又被臨床稱為高血壓性腎小動脈硬化,是一種由原發(fā)性高血壓引起的腎功能損害,多以高血壓、血尿、蛋白尿等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研究指出,早期的高血壓腎損傷患者并沒有任何征兆,且進行常規(guī)檢查時結果多呈陰性,但若患者腎臟出現(xiàn)相關病理表現(xiàn)時,則表示患者腎損傷已較為嚴重。因此,對社區(qū)高血壓老年人群開展有效監(jiān)測對于高血壓早期腎損傷的發(fā)現(xiàn)至關重要[1]。同型半胱氨酸(Hcy)存在于人體組織內,是蛋氨酸、半胱氨酸的代謝產物,同時臨床也已證實了Hcy是誘發(fā)心腦、外周血管出現(xiàn)病變的危險因素之一[2]。為探討在老年高血壓早期腎損傷診斷中應用Hcy聯(lián)合多項腎功能指標檢測的價值,本研究納入90例高血壓患者和45例健康體檢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航天中心醫(yī)院收治的9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其是否合并腎損傷分為單純高血壓組(45例)與早期腎損傷組(45例),單純高血壓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24、21例;年齡65~80歲,平均(68.58±2.33)歲。早期腎損傷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20、25例;年齡66~81歲,平均(68.66±1.78)歲。同時回顧性分析45例同期進行體檢的老年健康體檢者的臨床資料為對照組。對照組研究對象中男性、女性分別為23、22例;年齡65~80歲,平均(68.33±1.23)歲。3組研究對象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行對比。納入標準:老年高血壓患者均符合《中國高血壓基層管理指南(2014年修訂版)》[3]中的相關診斷標準者;納入患者均經血壓測定、腎功能等檢測確診且存在明確的高血壓病史者;臨床資料完整者。排除標準:繼發(fā)性高血壓者;并發(fā)糖尿病、冠心病者;合并泌尿系感染者;合并腎病綜合征者;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精神異常者;急慢性感染者。本研究已經航天中心醫(yī)院院內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方法 采集所有研究對象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靜脈血5 mL,以3 500 r/min的轉速,離心10 min,取血清,采用酶循環(huán)法檢測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采用酶速率法檢測尿素氮(BUN)水平,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肌酐(Scr)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尿酸(UA)水平。Hcy正常值為5~15 μmol/L,Scr女性正常值為40~100 μmol/L,男性為50~110 μmol/L,BUN正常值為 2.5~6.4 mmol/L,UA 正常值為 150~420 μmol/L,單項檢測時結果超過參考值范圍即為陽性,聯(lián)合檢測時任一指標陽性即為陽性[4]。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3組研究對象各項臨床指標水平,包括Hcy、Scr、BUN、UA。②比較3組研究對象各個指標陽性檢出情況。③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分析不同檢測方式對老年高血壓早期腎損傷的診斷效能。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多組間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檢驗;多組間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趨勢檢驗;采用ROC曲線分析各個檢查方式的診斷效能。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Hcy和腎功能指標 對照組、單純高血壓組、早期腎損傷組患者Hcy、BUN、UA水平呈上升趨勢,且早期腎損傷組患者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與單純高血壓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而3組研究對象Scr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3組研究對象Hcy和腎功能指標比較()

表1 3組研究對象Hcy和腎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P<0.05;與單純高血壓組比,#P<0.05。Hcy:同型半胱氨酸;BUN:尿素氮;Scr:肌酐;UA:尿酸。
組別 例數(shù) Hcy(μmol/L) BUN(mmol/L) Scr(μmol/L) UA(μmol/L)對照組 45 5.56±2.23 4.23±2.03 57.52±6.33 291.23±60.23單純高血壓組 45 11.33±2.23* 5.88±2.56* 58.23±6.56 368.56±55.67*早期腎損傷組 45 15.56±4.23*# 14.23±6.56*# 60.23±8.55 438.56±70.22*#F值 122.193 72.243 1.707 62.893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檢出情況 對照組、單純高血壓組、早期腎損傷組患者Hcy、BUN、UA及聯(lián)合檢測陽性檢出率均呈上升趨勢,且聯(lián)合檢測的陽性檢出率顯著高于BUN、UA單獨檢測,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3組研究對象Hcy和腎功能指標陽性檢出率比較[ 例(%)]
2.3 診斷效能 經ROC曲線分析,Hcy、BUN、UA及聯(lián)合檢測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814、0.733、0.748、0.898,聯(lián)合檢測診斷效能最高,見表3。

表3 不同檢測方式對老年高血壓早期腎損傷的診斷效能比較
高血壓是現(xiàn)階段臨床心血管常見、高發(fā)性疾病,疾病絕大多數(shù)患者早期并沒有相關的臨床癥狀,而隨疾病進一步發(fā)展,可引起全身小動脈病變與全身微炎癥反應,從而導致小血管內膜中層變厚,出現(xiàn)透明樣變,損害心、腎等靶器官結構和功能的損害,因此,當出現(xiàn)癥狀時,部分患者腎功能已經遭受嚴重損傷[5]。
Hcy的升高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反映,若高血壓患者伴有Hcy升高,則會被定義為“H型高血壓”,而絕大部分的Hcy是在細胞內分解并代謝的,僅僅只有小部分的Hcy會被釋放到血液中且由腎臟代謝,若患者腎功能遭受損傷,則會導致Hcy代謝通道受阻,從而導致Hcy在體內大量聚集[6]。BUN、Scr為反映腎小球濾過率與腎功能的常用指標,BUN是蛋白質代謝產物,經腎小球濾過排泄,因此常用作判斷腎小球濾過情況,但可受年齡、蛋白代謝、飲食等因素的影響,對早期腎功能損害敏感度較差;而當患者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至50%以下時,Scr水平可大幅度升高,從而表明腎損害較為嚴重,但對于早期腎損害時期變化不顯著;UA是嘌呤類化合物分解代謝的終產物,經腎臟排出,可受腎小球濾過功能的影響,所以僅依靠常規(guī)檢測對高血壓早期腎病患者展開診斷的難度較大且確診率不高[7]。本研究中,對照組、單純高血壓組、早期腎損傷組患者的Hcy、BUN、UA水平均呈上升趨勢,且早期腎損傷組患者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與單純高血壓組,而3組間Scr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Hcy、BUN、UA均可隨老年高血壓患者腎損傷程度加重而升高,而高血壓早期腎損害對血清Scr影響較小,證實了Scr不適于作為老年高血壓腎損害的早期診斷指標。
既往研究表明,長期高血壓患者的Hcy水平較高,當Hcy水平大于15 μmol/L時,可導致高Hcy血癥,從而損傷腎小球內皮功能,出現(xiàn)微循環(huán)障礙,影響腎小球功能[8]。本研究通過分析各個指標的陽性檢出率,發(fā)現(xiàn)3組研究對象Hcy、BUN、UA及聯(lián)合檢測的陽性檢出率均呈上升趨勢,且聯(lián)合檢測的陽性檢出率與曲線下面積均顯著高于BUN、UA單獨檢測,且與Hcy單獨檢測相當,表示Hcy在診斷老年高血壓早期腎損傷中具有較高的特異性,而采用Hcy聯(lián)合多項腎功能指標檢測則會進一步提高對老年高血壓早期腎損傷的診斷價值。
綜上,血清Hcy、BUN、UA水平的變化均可有效反映老年高血壓早期腎損害程度,而聯(lián)合檢測會進一步提高對老年高血壓早期腎損傷的診斷價值,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