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湘萍 陳立芳 尚倩倩 徐朝霞 左家財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增加,腦卒中患病人數正在快速增長,我國每年新發腦卒中患者約為 200 萬人,缺血性腦卒中占 70%[1]。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IS)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溶栓和機械取栓[2]。AIS發病4.5 h內通過靜脈注射重組組織型纖維溶解酶原激活劑(rt-PA)進行溶栓已被國內外眾多專家的認可與推薦,使得AIS早期治療成功率提高[3-4]。然而,靜脈內使用rt-PA進行溶栓治療AIS血壓(BP)最佳控制仍然存在爭議[5]。急性期高血壓被證實是不良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指南推薦BP <185/110 mmHg(1 mmHg=0.133 kPa) , 方可用rt-PA進行溶栓治療;但BP降低的確切程度尚不清楚。有研究[6-7]顯示,接受靜脈溶栓的AIS患者,在24 h內給予預處理血壓,結果發現降壓組病死率及6個月時的不良預后較對照組明顯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然而,另外有研究呈現不良預后的結果。因此,針對靜脈溶栓患者BP水平與預后關系的研究結論不一致。本研究收集預處理BP對AIS中靜脈溶栓患者預后影響的文獻進行Meta分析,客觀評價預處理血壓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IS)靜脈溶栓患者預后影響,為臨床指導溶栓后急性期血壓管理提供證據支持。
計 算 機 檢 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中國知網、萬方、維普、中國生物醫學數據庫數據庫;同時,對文獻后的參考文獻做補充檢索。時間從建庫至2019年4月。中文檢索詞為血壓、溶栓、靜脈溶栓、阿替普酶、重組組織型纖維溶解酶原激活劑、中風、腦缺血、缺血性腦卒中、腦血管疾病、腦梗死、腦血管意外、腦缺血等。英文檢索詞為blood pressure、blood pressure reduction、blood pressure lowering、thrombolysis、thrombolytic therapy、alteplase、labetalol、 rt-PA 、stroke、ischemic stroke、cerebrovascular disease、cerebrovascular accident、brain infarct、cerebral ischemia等。
研究類型:為RCT或隊列研究或病例對照研究 ;研究對象:為確診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患者,接受rt-PA治療;排除重度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或不穩定心絞痛、房顫、主動脈夾層、腦血管狹窄、難治性高血壓患者及深度昏迷患者。
綜述;重復發表文獻;動物實驗;數據無法提取;合并其他療法干預。
文章的相關數據由兩名評論獨立使用Excel進行錄入。錄入數據包括第一作者或信息提供者、出版日期、研究設計、國家、樣本大小、干預細節、年齡和結局指標。
據Cochrane 系統評價指南5.1.0推薦的偏倚風險評價方法,對納入RCT進行偏倚風險評估。主要條目有:①隨機化方案;②分組隱匿;③盲法;④不完全數據報告;⑤選擇性結局報告;⑥其他偏倚來源。納入研究完全符合以上條目標準,提示發生不同偏倚的風險最小,質量為“A”;部分符合以上條目標準,提示發生偏倚風險的可能為中等,質量為“B”;完全沒有達到以上條目標準,提示發生高度偏倚風險的可能性大,質量為“C”。針對非RCT,采用Newcastle-Ottawa Scale (NOS)文獻質量評價量表對文獻進行質量評價,>5分即可納入,≥7為高質量。
采用RevMan5.3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選擇比值比(oddsratio,OR)及其 95%CI作為二分類變量的統計量。各研究間異質性用Q檢驗和I2檢驗, 當I2≥50%(或)P≤0.1則認為存在異質的性,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否則采用固定模型分析。敏感性分析中,首先逐個排除每個研究后,觀察異質性是否會降低。如果沒有降低,將根據這些研究的臨床特征進行亞組分析。采用漏斗圖進行偏倚檢測。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相關數據庫檢索及其他資源補充收集到1822篇文獻,刪除重復文獻78篇。閱讀題目和摘要排除1729篇,精讀全文排除8篇,最終納入7篇[8-14]文獻進行Meta分析。文獻流程圖見圖1。

圖1 文獻篩選流程圖
共納入7項[8-14]研究,血壓預處理組4257例,指南標準組5275例。RCT4項[10-11,13-14],隊列研究3項[8-9,12]。1項[8]研究來源于瑞典,其余研究[9-14]來源于中國。隊列研究的NOS評分均>5,中等質量3篇[8-9,12]。RCT證據質量,B級3篇[11,13-14],A級1篇[10]。見表1,表2。

表1 文獻基本特征

表2 納入RCT方法學質量評價
2.3.1 90天mRS評 分 6項 研 究[8-9,11-14]報 告了90天mRS評分(0~2), 異質性分析,研究間存在異質性(I2=88%,P=0.0010,故采用隨機效應模型。Meta分析結果顯示,預處理血壓組與指南標準組,90天mRS評分(0~2)差異無統計學意義(OR=0.65,P=0.05),見圖2。

圖2 90天mRS評分(0~2)森林圖
2.3.2 90天病死率 5項研究[8,10,11,13-14]報告了90天病死率, 研究間不存在異質性(I2=0%,P=0.76),采用固定效應模型。Meta分析結果顯示,預處理血壓組與指南標準組,90天病死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OR=0.99,P=0.84),見圖3。

圖3 90天病死率森林圖
2.3.3 出血轉化率 3項研究[11,13-14]報告了出血轉化率, 研究間不存在異質性(I2=0%,P=0.84),采用固定效應模型。Meta分析結果顯示,預處理血壓組優于指南標準組,出血轉化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OR=0.40,P=0.000),見圖4。

圖4 出血轉化率森林圖
2.3.4 sICH率 2項研究[13,14]報告了sICH率,研究間不存在異質性(I2=0%,P=1.00),采用固定效應模型。Meta分析結果顯示,指南標準組與預處理血壓組,sICH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OR=0.61,P=0.48),見圖5。

圖5 sICH率森林圖
腦卒中是全球第二大致死原因,也是導致嚴重、長期殘疾的首要原因[15]。高達75%的AIS的患者在急性期會出現會高血壓,溶栓前血壓影響AIS結局的機制尚不清楚[16-17]。較高的BP可能會導致腦水腫及出血轉化率[18]。76.5%的AIS患者在到達急診科時收縮壓為140 mmHg或更高[19]。在AIS患者中,癥狀出現后48 h內血壓下降與不良臨床結局較差、較好或無差異有關[20-21]。
目前,AIS的治療方法有靜脈溶栓、動脈溶栓、動脈取栓或橋接治療等。指南推薦發病在4.5H內的AIS患者首選rtPA靜脈溶栓治療,而有效血流再灌注和是否并發sICH是影響靜脈溶栓患者預后的主要因素,其中血壓管理至關重要。因此,針對靜脈使用rtPA進行溶栓的AIS患者,合適的BP可改善缺血腦組織的灌注,反之則會造成缺血組織水腫加重并增加出血轉化的風險[22]。目前針對靜脈溶栓患者BP水平與預后關系的研究結論還存在不一致。
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收集了7篇[8-14]文獻進行Meta分析,結果顯示,預處理血壓可降低AIS的出血轉化率。rtPA靜脈溶栓治療,有效血流再灌注和是否并發sICH是影響靜脈溶栓患者預后的主要因素。行rtPA靜脈溶栓治療的AIS患者進行預處理血壓不會導致腦組織低灌注以及梗死灶范圍擴大,降壓治療是安全的[14]。因此,靜脈使用rtPA進行溶栓的AIS患者采取預處理血壓,能改善預后,不增加死亡及sICH率。
本研究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僅檢索了中文和英文文獻,并未整理其他語言的研究報道,可能存在發表偏倚; ②本次Meta分析納入研究可能存在小樣本效應,未進行試驗序貫分析。③本Meta分析納入觀察性研究,可能對結果有一定的影響。
綜上所述,預處理血壓對AIS靜脈溶栓預后可能產生有利影響,但仍需大樣本多中心的隨機對照試驗加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