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瑞華 袁細妹 古雯潔 劉容菊 曹煥嫻 黃柳婷 陳雪梅 陳博
不孕癥(Infertility)是指夫妻同居1年以上、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而未曾受孕,根據妊娠情況可分為原發性不孕和繼發性不孕[1]。有數據顯示[2],目前不孕夫婦群體占已婚群體的8%~17%左右,并有上升趨勢,這就意味著一部分已婚夫婦將面臨著生育問題,使不育夫婦承受著極大的心理壓力,甚至引發離異、婚外戀之類家庭乃至社會的問題。研究表明[3],不育夫妻通過各種治療后仍未生育的情況下,為了使女方懷孕,就不得不依靠輔助生殖技術來達到妊娠目的。輔助生殖技術(ART)是指采用醫療輔助手段使不育夫婦妊娠的一組方法,現行技術主要包括人工授精、體外受精、試管嬰兒等技術[4]。目前ART技術是治療不孕癥的重要手段,但臨床研究表明[5],受多種因素影響,不孕癥患者多存在較為嚴重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不利于ART治療技術的開展,最終影響妊娠結局。中醫理論指出[6],人體的七種情志如過度抑制或興奮,都將造成人體陰陽失調、經絡阻塞、氣血不足、功能紊亂。不孕癥患者常表現為氣機郁滯、情志不舒、情緒不寧、心情抑郁等,很大程度上影響患者受孕效果。情志護理是指以中醫基礎理論為指導,在護理過程中注重觀察患者的精神狀態和情志變化,以良好的護患關系為橋梁,改善和消除患者的負性情緒,從而達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一種護理方法[7]。同時隨著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以移動平臺為媒介的護理方式已經成為一種新型護理手段,具有效率高、個性化服務多和成本低等優點[8]?;诖?,我院將以移動平臺為媒介的情志護理模式干預應用于輔助生殖技術治療不孕癥患者的護理中,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9年1—12月165例輔助生殖技術治療的不孕癥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兩組患者年齡、類型以及病程具有可比性的原則,分為對照組80例和觀察組85例。納入條件:符合不孕癥臨床診斷標準并確診;接受輔助生殖技術治療;無意識障礙,可進行正常溝通交流;知情并同意參與本次研究。排除條件:合并心臟病、高血壓等基礎疾病;患有意識障礙或精神類疾病。對照組年齡24~35歲,平均26.35±1.27歲;不孕類型:原發性75例,繼發性5例;病程1~9年,平均3.56±0.39年。觀察組年齡23~36歲,平均27.16±0.93歲;不孕類型:原發性77例,繼發性8例;病程0.9~8.7年,平均2.44±0.27年。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護理干預,開展心理輔導;給予超促排卵護理,進行治療前準備;治療中指導患者配合醫生取卵、胚胎移植、手術取精子等;治療后,進行取卵后護理、胚胎移植后護理、心理護理及并發癥護理等;治療期間對患者進行常規健康教育,包括不孕癥門診介紹、輔助生殖技術治療介紹、治療過程以及用藥注意事項等內容,對患者存在的疑問進行專業解答,消除患者疑慮,使其可以積極配合治療。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基于移動平臺的情志護理模式干預,具體方案如下:
(1)成立基于移動平臺的情志護理模式干預小組:選取1名護士長、4名責任護士以及1名主任醫師、1名心理輔導師組成基于移動平臺的情志護理模式干預小組,由護士長任小組長,制定相關護理任務,明確小組成員職責及工作內容,同時組織學習相關輔助生殖技術治療護理干預及情志護理模式知識并進行考核。小組成員在查閱大量國內外文獻,咨詢相關專家意見并進行篩選的基礎上,結合臨床實踐經驗最終確定基于移動平臺的情志護理模式內容,主要包括基于網頁平臺和微信平臺下的情志護理。方案實施后每周進行1次組內交流和討論會,并根據方案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討論并給出解決方案,從而不斷完善該方案。
(2)移動平臺:QQ平臺即申請一個QQ運營賬號,患者通過賬號或二維碼進行添加。利用QQ平臺中的QQ空間,將相關內容分為簡介、學習園地以及自我評估3個部分。其中首頁信息主要由不孕癥發病因素、治療手段、注意事項等內容組成;學習園地主要由輔助生殖技術的治療過程、操作方法、取得的療效以及治療后注意事項等;自我評估是在護理干預后患者進行自我評估,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輔導干預;患者定期訪問QQ空間,獲取有效信息。微信平臺:小組注冊微信公眾號“輔助生殖技術情志護理平臺”,向患者講解通過微信搜索或掃描二維碼添加“輔助生殖技術情志護理平臺”公眾號。微信公眾號內容主要以文字、圖片和視頻等形式呈現,小組通過平臺及時更新相關資訊;小組成員進行24h信息收集和反饋模式,確保可以及時回復患者信息;同時定期分享輔助生殖技術治療的相關注意事項,并分析患者的心理特點,提供針對性的調節方法。同時組建互助微信群,分享相關知識,以及鼓勵患者互相分享治療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并獲得信息支持;將心中不愉快的想法和感受進行傾訴,釋放壓力,并可以在群內互相探討,提供有效地應對方式;針對焦慮、抑郁程度較重的患者,心理輔導師需進行私下輔導和交流,動態評估患者心理狀態,并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逐步進行心理疏導,并教會患者進行心理自我調節的方法和技巧,如冥想、轉移注意力或深呼吸等。同時對患者存在的不良生活習慣要及時予以糾正和改正,戒煙戒酒,加強鍛煉,增強身體抵抗力,為受孕做好準備。
(1)焦慮狀況:采用狀態-特質焦慮量表[9]對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焦慮情況進行評分比較,該量表共有40個條目,其中1~20為狀態焦慮量表(S-AI),主要用于評定應激情況下的狀態焦慮;21~40為特質焦慮量表(T-AI),用于評定平常的情緒體驗。它是一種自我評定的量表,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Cronbach’s α系數為0.915。
(2)總體幸福感:采用總體幸福感量表(GWS)[10]對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總體幸福感情況進行評分比較,該量表主要包括精力、對生活滿意和興趣、對情感和行為的控制、松弛與緊張四個維度共20個條目,采用linkert 5級評分法,滿分我為100分。該量表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Cronbach’s α系數為0.879。
(3)妊娠結局:干預后的妊娠結局主要包括臨床妊娠、異位妊娠、流產等。
選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率比較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施基于移動平臺的情志護理模式干預后,觀察組的狀態焦慮和特質焦慮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焦慮情況比較(分)
實施基于移動平臺的情志護理模式干預后,觀察組的總體幸福感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總體幸福感情況比較(分)
實施基于移動平臺的情志護理模式干預后,觀察組的臨床妊娠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異位妊娠率和流產率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后的妊娠結局情況比較
近年來,隨著生活環境的變化以及工作壓力日益增加,不孕癥發病率正逐年上升,越來越多的夫妻飽受不孕不育帶來的困擾和折磨[11]。不孕癥是指一對配偶在未避孕且有正常性生活(至少12個月)而未獲得臨床妊娠的一種疾病[12]。目前輔助生殖技術(ART)是治療不孕癥的重要手段,且在臨床中已經取得了較好的療效[13]。但研究顯示[14],接受ART的不孕癥患者在外界因素、社會因素以及傳統觀念因素的影響下,極易產生心理障礙,尤其是治療失敗的患者,容易出現中重度抑郁或焦慮等情緒,嚴重影響患者心理健康,最終導致治療效果不理想。因此,在輔助生殖技術治療過程中,對患者的情緒干預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臨床上對于輔助生殖技術治療的不孕癥患者更多側重于常規健康知識宣教,而忽略了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的心理需求和變化,導致無法及時了解患者心理狀態并給予疏導。本研究將基于移動平臺的情志護理模式干預應用于輔助生殖技術治療的不孕癥患者的護理中,通過移動平臺組建微信公眾號和微信群等,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中醫情志護理干預,有效緩解患者負性情緒,提升幸福感和依從性,最終提高妊娠率。本研究結果顯示,實施以移動平臺為媒介的情志護理模式干預后,觀察組的狀態焦慮和特質焦慮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可能是因為情志護理注重觀察患者情志變化,進而改善和消除負性情緒。中醫理論指出[15],情志是指人的意識、思維、情感等精神活動,人的情志對身體健康及療效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因此情志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慮狀態;觀察組的總體幸福感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的妊娠率高于對照組(P<0.05),可能是因為基于移動平臺的情志護理模式改善了患者焦慮情緒,同時現階段隨著現代信息化技術的發展,移動平臺具有及時、方便、簡單等特點,患者可較為全面地掌握疾病和治療手段,意識到情志變化對妊娠結果的重要影響,患者可積極面對疾病和配合醫生治療,妊娠率大大提高,患者及家庭負擔減輕,總體幸福感增強[16]。
綜上所述,基于移動平臺的情志護理模式干預可顯著降低輔助生殖技術治療的不孕癥患者的焦慮情緒,增強患者總體主觀幸福感,有效地提高妊娠率,對患者獲取良好妊娠結局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