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志
摘 要:遺傳學是高中生物重難點知識內容,對學生推演計算、邏輯思維、想象能力等有著較高要求,學生在學習和解題時不可避免會遇到困難,再加上部分生物教師采取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枯燥,以致于學生難以攻克生物遺傳學習題,普遍存在思維非嚴謹和混亂現象,浪費解題時間,降低解題效率.對此,高中生物教師應結合學生學情和遺傳學知識特征引領學生歸納總結解題技巧,梳理解題思路,深化對所學知識理解,全面提高解題效率.
關鍵詞:遺傳題;解題技巧;高中生物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1)25-0112-02
遺傳學是整個高中生物重要知識點,涉及較多知識面和題目,以致于高考題目有著多種形式,需要學生在解題時掌握相應的技巧,由此才能達到事半功倍效果.與此同時,遺傳學涵蓋較多細節,要求高中生具備較強邏輯思維和計算能力,能較好地將所學知識應用于解題當中,因而高中生物教師應指導學生夯實基礎知識,明確解題規律,掌握解題方式,提高遺傳題學解題效率和學生綜合解題能力,實現預期課程目標.
一、夯實遺傳基礎知識
高中生物遺傳學最為核心的知識內容即基礎知識,更是學生高效理解和基于生物知識重要組成.如果學生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那么就可運用基礎知識分析和解決遺傳學問題,達到事半功倍效果.對于高中生而言,夯實基礎知識間的聯系以及能熟練掌握遺傳學基礎知識,并高效應用于解題當中屬于必須形成的學習能力.同時,生物教師應強化學生對遺傳定律理解,指導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善于觀察和思考,歸納總結遺傳學解題技巧,將遺傳學知識基礎與解題技巧相結合,提高解題效率.
例1 有角與無角的羊H為顯性,相關研究者運用純種羊開展以下雜交實驗,即在雜交實驗①親本中,母本羊為無角羊,父本羊為有角羊,F1與F2均為雄羊與雌羊.在雜交實驗②親本中,母本羊為有角羊,父本羊為無角羊,其中F1為有角與無角,F2中的雄羊中的有角羊與無角羊比例為3∶1,雌羊中有角羊與無角羊比例為1∶3,通過將上述試驗結論相結合解答以下問題:
(1)哪種染色體能控制羊有角與無角的等位基因?
(2)F1雄羊與雌羊基因型為多少?
(3)無角雌羊基因型以及其比例為多少?
學生在解題上述題目時需仔細分析典型問題,因為此類題目有很少的產生次數,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很少見過.再加上由于此類題目形式較為特殊,導致高中生在短期內難以適應題目形式,故而解題效率和正確率偏低.但細心的學生可發現,上述問題中部分相同基因型在雄羊與雌羊方面有著不同表現,根據題目給出的不同表現可得知,有角雄羊基因型為Hh,雌羊則無角.學生在解題時應根據題目給出的相關條件判斷遺傳方式,并基于此分析和解決問題.事實上,雌雄個體交配組合為正反交配方式,該點從正反交配結論與F1表現型相吻合就能體現,說明上述實驗中的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遺傳.
學生從高中階段開始系統學習生物知識,在此之前也未了解遺傳知識或了解程度相對淺顯,因而要求學生充分理解教材內容.近年來,高考生物多圍繞教材內容出題并在此基礎上拓展延伸,學生熟練掌握教材內容就能輕松解題.例如生物遺傳概率解題需明確分離與結合定律,很多題目均為教材呈現案例,因而學生需全面夯實教材基礎知識,為高效解題做好鋪墊.其次學會自主分析思考;雖然生物遺傳概率題目條件很長且內容復雜,但多數問題求解有一定共性與技巧性,學生在解題中需劃分題目類型并尋找出其中共性后進行分析解答.必要時還要學會朝著相同方向延伸拓展,深入理解所學新知,提高解題效率.
二、采取多元計算策略
遺傳概率計算作為高中生學習生物知識重要組成,需要教師結合學生學情采取多元計算技巧,簡化學生學習難度,提高學習效率.與此同時,在此過程中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原則,使解題更具有針對性.首先某個事件出現概率;生物遺傳概率基礎性問題即某個事件出現概率,需要學生在學習中根據題目中已有條件基于多角度解答.
例2 雜合子自交,計算自交后出現雜合體概率.
針對上述題意,需要學生在計算時充分了解該個體為已知或未知表現型,如果個體為顯性性狀表現型,那么其基因型可能為AA和Aa且二者比例為1∶2,二者雜合子概率為2/3.如果個體為未知表現型,個體基因為AA、Aa、aa且三者比例為1∶2∶1,其雜合子概率為1/2,從上述分析可得知,該問題答案為2/3和1/2.其次親代基因型非確定,后代某一性狀發生概率;該問題頻繁出現在生物遺傳概率當中,整體較為簡單.例如一對正常夫妻,雙方父母正常,然而雙方都有一名患有白血病兄弟,請問這對夫妻婚后所生孩子患白血病幾率?學生在計算中需明確這對夫妻基因型與概率并從題目條件可得知,夫妻雙方均有一個白血病兄弟,那么這對夫妻Aa概率為2/3,AA概率為1/3.設這對夫妻為Aa,所生孩子患白血病幾率為1/4.在具體計算中,假設這對夫妻概率為Aa與設Aa的后代白血病概率為1/4相乘,即2/3×2/3×1×4=1/9.
高中生在學習生物知識時需重視比較親代產生多個后代有序與無序,從而更好地為計算服務.例如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可將一對夫婦基因設置為Aa與Aa再分析該夫婦生下有多大概率生下兩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學生設置問題后可與其他學生相互討論,隨即開展計算.在計算過程中需明確相關要求,即若生產順序為①男孩;②男孩;③女孩,其概率列式為1/2×1、2×1/2=1/8.如果未規定生產順序,極有可能會出現以下三種現象:其一①男;②男;③女;其二:①男;②女;③男;其三:①女;②男;③男.每種生產順序在上述情況下均可表示為1/2×1/2×1×2=1/8,這對夫妻生產兩個女子一個女兒的概率可計算為1/8×3/8=3/8.當這對夫妻生產兩男一女概率為3/8時,顯性性狀概率可列計算公式為3/4×3/4×3/4=27×64.高中生可在計算后與生物教師以及其他學生相互探討,明確自身在遺傳概率計算過程中對知識理解和掌握的不足之處,采取相關策略進行彌補,提升學習和解題效率,為更深層次學習奠定堅實基礎.從上述教學案例可得知,高中生在學習遺傳概率計算技巧時需不斷夯實自身理論知識,優化自身生物學習體系的同時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維持持續探究生物知識興趣,實現預期學習目標.
三、確定遺傳基因類型
所謂相對性狀即同種生物一種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例如綿羊不同毛色或豌豆不同花色等,上述均為同種相對性狀不同表現類型.縱觀多個遺傳題能發現會頻繁出現多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題,只要確定遺傳基因類型才能高效解題.一般遺傳類型為細胞核遺傳與細胞質遺傳兩種形式,在確定遺傳基因類型時可從以下方面著手,首先題目明確指出基因位置,如果題目信息指出基因在染色體上,說明題目中生物需遵循細胞核遺傳規律進行有性生殖.如果題目中信息指出基因位于質粒和葉綠體上,說明該基因遺傳需明確遵循細胞質遺傳特征.其次題目未明確指出基因位置;如果遺傳學題目中涵蓋兩個相對性狀的親本相較且正反交結果毫無區別,而且子代會出現母本或父本性狀或不同于二者,呈現全新的形狀,就可直接判斷為細胞核遺傳.若子代出現母本性狀,即可判斷為細胞質遺傳.
總之,遺傳學是高中生物難度較大的知識章節,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訓練學生解題能力,夯實基礎知識,促使學生扎實理解和記憶遺傳學基礎知識和規律,提高解題效率.與此同時,高中生在日常學習中需注重歸納總結部分高頻率出現的遺傳題,從而能以冷靜的心態解決全新的遺傳問題,大幅度提高解題效率,為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黃麗.論高中生物遺傳題的解題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3):274.
[2]張慧娟.高中生物遺傳題解題方法的有效運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9(1):25.
[3]孫鴻.分析高中生物遺傳題的解題方法[J].中學生數理化(學習研究),2019(4):38-39.
[4]李紅梅.探析高中生物遺傳題如何解題[J].中國校外教育,2019(10):130.
[責任編輯:季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