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堃
摘? 要: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是工民建施工的重點技術之一,決定著工民建施工質量的好壞,先進的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對提高工民建施工質量有著重要作用,所以在工民建工程現場施工中,應當加強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的應用,不斷提升混凝土的澆筑施工質量,讓工民建工程施工質量與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該文簡單介紹了混凝土澆筑施工特點,分析了對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存在影響的因素,并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的要點進行了研究,希望能為相關從業人員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工民建? ?混凝土? ?施工技術? ?澆筑
中圖分類號:TU74?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6(c)-0010-03
Talking about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oncrete Pouring in Industrial and Civil Construction
WANG Yaokun
(Henan Jin Yuan Construction Co., Ltd., Zhengzhou, Henan Province, 410000 China)
Abstract: Concrete pou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industrial and civil construction, which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industrial and civil construction. Advanced concrete pou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industrial and civil construction. Therefore, in the field construction of industrial and civil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e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pou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concrete pouring, So that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safety of industrial and civil construction projects can be effectively guaranteed.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crete pouring construction, analyz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concrete pouring construction, and studies the key points of concrete pou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relevant practitioners.
Key Words: Industrial and civil construction;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ouring
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科學技術的進步,很多先進的混凝土施工技術被應用到了工民建施工中,作為混凝土施工中的重點技術之一,混凝土澆筑技術當前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混凝土澆筑技術指的是由砂石、水泥、鋼筋以及其他添加劑等材料組成的一種復合型建筑材料,通過對這些材料進行合理配比與攪拌,讓其成為一個新的整體,與單純的混凝土結構相比更加堅硬,在建筑領域應用較廣,可塑性比較強,在工民建建筑工程中有著較高的實用性,同時能夠對建筑結構進行優化,讓整個建筑結構的強度與穩定性得到有效提升,極大地提高建筑工程整體的抗暴以及抗震能力[1]。下面將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特點和澆筑技術進行簡單闡述。
1? 混凝土澆筑技術概述
混凝土澆筑技術的應用對改善工民建施工質量有著重要作用,澆筑技術具體分為3種,分別是水下雙管加固、預應力輸管大直徑薄壁以及小直徑鋼管[2]。第一種澆筑技術在應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不能接觸水,具體施工過程如下:開始在水下完成混凝土澆筑后,在進行挖掘基礎作業和沉樁,最后再安裝模板;第二種澆筑技術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應用較為廣泛,其中預應力輸管是施工中主要使用的工具,通過對預應力輸管的運用,能夠讓施工流程得到有效簡化,同時讓施工工藝變得更加精簡,有利于提升施工效率;第三種澆筑技術在施工時主要通過C50密實機組來配置混凝土,在完成混凝土的配置工作后,再根據現場施工環境來實施澆筑作業,澆筑流程可以按照層次澆筑或者階段澆筑的方式,在混凝土澆筑作業中主要使用的工具包括泵管、振搗棒等,使用這些工具有助于混凝土強度的提升。
2? 混凝土澆筑施工影響因素分析
2.1 水泥強度和水灰比的影響
水灰比指的是用水量與石灰量的比值,也就是水灰的調配比例,在現場施工時,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會對其承壓性能以及強度有著較大的影響,合適的水灰比能夠極大地提升混凝土的性能。如果混凝土水灰比值較低,會增大混凝土和空氣之間的接觸面積,產生很多空隙,使得混凝土整體強度受到較大的影響,同樣,過大的水灰比也不利于混凝土施工的正常進行[3]。對于水泥強度來說,通常情況下,隨著水泥強度的提升,混凝土強度以及水泥粘結力也會有較大的提升。
2.2 混凝土拌合
作為混凝土制作的重要一步,混凝土的拌合對混凝土成型和質量有著較大的影響,由于很多因素會對拌合過程與拌合結果造成干擾,所以,在實際作業過程中,應當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的影響,嚴格控制原材料的使用,選擇合適的拌和工具,對拌合的溫度以及拌和時間都要精確設置[4]。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時,如果計量出現失誤也會影響現場的施工質量,因此,在進行混凝土施工時,要控制好水灰平衡和各項材料的占比,從而使拌合效果得到有效保障。
2.3 連續澆筑
在混凝土澆筑施工過程中,需要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連續澆筑,只有保證混凝土澆筑的連續性,才能夠讓混凝土澆筑得更完整,有助于混凝土整體質量的提升。如果澆筑過程不連續,澆筑時發生中斷行為,必然會對整體施工質量造成不良影響。如果遇到一些不可避免的原因,必須要停止連續性澆筑作業,中斷澆筑過程,則應當保證澆筑間斷時間在材料允許的最長停放時間以內,并在規定時間內確保澆筑任務的順利完成,才能夠保證混凝土的澆筑質量。
3? 混凝土澆筑施工準備工作
3.1 加強混凝土原料抽檢與監管
針對工民建工程來講,混凝土質量的高低與否對房屋整體結構質量與安全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在施工過程中一定要把控好混凝土的質量,從源頭開始嚴格加強監管。當混凝土被運送到現場后,安排專業檢驗人員參照國家相關標準嚴格測試每一輛車混凝土的性能,比如:在混凝土坍落度的檢驗中,要確保混凝土坍落度能夠滿足現場施工需求,然而很多企業在施工時沒有做到檢測每一輛車,往往都是隨意檢測應付了事,導致混凝土質量得不到有效控制。此外,在攪拌站完成混凝土的攪拌作業后,也沒有安排人員對攪拌站進行駐點監督,對混凝土出廠質量缺乏監管,可能會出現廠商隨意改變級配的情況出現,不利于后續施工和質量保證[5]。我國當前在大力推行裝配式建筑,所以預制件的生產質量控制非常重要,其對制作質量的要求要遠遠高于混凝土現場澆筑施工,因此,安排專人駐點監管與抽檢混凝土原料是保證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的關鍵。
3.2 配合比設計
不同的物料配合比澆筑出來的混凝土質量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在進行現場施工時,要嚴格把控混凝土物料的配合比設計。首先,要安排人員仔細勘察施工現場的環境與地形,并統計分析區域內的氣候以及環境變化,以找出后續施工中可能會遇到的技術難題以及其他潛在問題,并根據分析結果來對混凝土配合比進行科學設計,確保能達到現場施工的需求。在完成配合比的設計后,還要綜合評價配合比的設計效果,同時注意對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坍落度等影響因素進行考慮。其次,針對混凝土樣本以依照設計方案進行多次試驗并比對結果,再對設計方案進行持續改善確定最終的配合比。
3.3 混凝土輸送
在輸送混凝土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運輸混凝土前,應當要充分掌握運輸混凝土的相關設備,了解運輸混凝土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的風險事件及其應對措施,確保混凝土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安全輸送到施工現場。其次,在現場輸送混凝土時有兩種輸送選擇,一種是汽車泵輸送,另一種固定泵輸送,不管采取何種輸送方式,都要對混凝土設備進行檢查,防止輸送過程中有水泥和砂石殘渣存在,影響混泵管內混凝土的正常輸送,或者有之前輸送遺漏的砂石、水泥存在,導致混凝土不純,影響其質量。所以,在使用泵輸送混凝土之前,應對輸送泵管進行清理,盡可能將管內部的砂石和水泥等雜質清理干凈,同時可以在正式輸送之前在管內輸送水泥漿進行潤滑。在采用固定輸送泵管時,必須要牢牢緊固泵管口之間的連接,防止輸送混凝土時出現水泥漿泄漏的情況。
4? 混凝土澆筑技術要點分析
4.1 對混凝土原料進行科學選擇
在選擇混凝土原料時,一定要根據設計與施工要求選擇合適的原料。在進行水泥原料的選擇中,針對土木工程來說一般以C40作為選擇標準,然而為了避免水泥反應熱量的過度影響,通常會將252號煉石水泥作為首選;在選擇骨料時,要合理設置粗骨料與細骨料的配比用量,在具體施工中,選擇細骨料一般配合中砂,而選擇粗骨料時還要以混凝土本身情況來確定,比如是否可以需要泵送或收縮等,通常會選擇5~20 mm粒徑的石子[6]。需要注意的是,在控制骨料含泥量時,應當要確保粗骨料含泥量在1%以下,細骨料含泥量在2%以下;在選擇外加劑時,通常會摻入Ⅰ級粉煤灰,摻入量要求在100 kg/m3以下,有助于減少成本的浪費,在膨脹劑方面一般以U型低堿膨脹劑為主,能夠減少混凝土的收縮力,避免對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造成不利影響。
4.2 優化施工方案
在工民建混凝土澆筑施工過程中,通常會選擇二次振搗與分層的方式進行。這是由于在混凝土澆筑時,內部氣泡與水分之間存在一些空隙,這些空隙的存在會使得混凝土產生裂縫問題,而適當的振搗能夠減去混凝土內的空隙,讓鋼筋與混凝土之間更好地粘合。另外,不同混凝土分層之間系數值也是不同的,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避免混凝土內部結構出現裂縫,提高混凝土澆筑技術水平,提高澆筑施工質量。在完成混凝土澆筑施工后,應當在初凝之前,實施二次振搗,如果澆筑后混凝土發生初凝,則不能實施二次振搗。
4.3 墻體、梁、板的混凝土澆筑
完成部分混凝土澆筑后,在實施新混凝土澆筑前,應當在中間灌注水泥砂漿,以40 mm厚為宜,澆筑砂漿期間,不要直接在模內放入砂漿,而需要利用鐵鏟來進行砂漿的入模作業。保證混凝土澆筑的整體厚度在50 cm左右為宜,在分層澆筑時還要注意搗實。在澆筑墻體洞口時,一定要確保洞口附近混凝土高度無差異。搗實混凝土時需要注意振搗的密實度和均勻度,針對鋼筋較多、門框結構等特殊位置更要充分搗實混凝土。在進行梁板混凝土澆筑時,應當首先實施梁的澆筑,再通過趕漿法來同時澆筑板,澆筑期間注意不要產生冷縫,澆筑不同標號梁柱節點時,應當遵循從高往低的方式,注意對鋼筋密集處加強振搗,振搗間距在100~200 mm之間為宜。
5? 結語
混凝土本身具有較好的穩定性以及較高的強度,但是如果在混合攪拌過程中對于原材料質量缺乏把控,或者各項材料配比沒有控制好,會對混凝土后期澆筑施工質量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所以,在進行混凝土制造和混凝土使用期間,要加強過程控制,嚴格監控每一個細節。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的應用,對提高施工效率和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澆筑施工中,應當加強先進澆筑技術的應用與升級,盡可能地消除混凝土澆筑施工的影響因素,從根本上保證工民建工程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 陳國輝.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的應用[J].四川建材,2020,46(12):121-122.
[2] 謝宏,鄧朗妮,秦美玲,等.BIM技術在大體積筏板混凝土澆筑施工中的應用[J].廣西科技大學學報,2019,30(2):61-65.
[3] 鄭濤輝.GAC-16瀝青混凝土施工工藝和技術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9,15(5):119-122.
[4] 潘學林.解析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J].四川水泥,2020(11):33-34.
[5] 孫寶璋.地道工程鉆孔灌注樁及鋼筋混凝土梁支撐技術分析[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171-173.
[6] 石立國,翁邦正,王文淵,等.超大深基坑內溜管澆筑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J].建筑技術,2019,50(10):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