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小強
隨著美國不負責任地從阿富汗撤軍,阿富汗塔利班在軍事上全面反攻,阿富汗局勢正步入戰亂交織的變局和危局。8月15日,阿富汗總統加尼離阿前往國外,塔利班進入喀布爾,宣布將組建一個由塔利班牽頭的過渡政府。面對阿富汗的重大變局,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社會有必要采取相關措施,確保地區和平穩定。
阿富汗今天的危變之局,與美國的不負責任和“始亂終棄”密切相關。20年前,美國肆意發動全球反恐戰爭,用恐嚇和武力壓迫相關國家選邊站隊,撒美元收買阿地方勢力為美“反恐”賣命,挑動阿軍閥部落相互仇殺,可以說是昨日種下的肆意妄為之因結出了今天阿富汗亂局升級之果。無論是“全球反恐”還是所謂“大國競爭”,美國的核心訴求都是維護美國式霸權。誰阻擋了美國霸權,美國就無所不用其極地打擊誰。
美國在阿富汗隨意發動反恐戰爭,又在阿局勢尚未完全穩定時出于一己之私擴大戰爭規模。2003年,美國借口伊拉克薩達姆政權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支持恐怖主義,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單方面將“反恐”戰火燒向伊拉克和中東。這使得“反恐戰爭”嚴重擴大化,導致阿富汗問題失焦失準延宕不決。在阿富汗重建問題上,美國打碎了阿富汗舊政權和舊秩序,但并沒有建立起一個能滿足阿富汗人民對和平的訴求和符合其歷史文化傳統的新秩序,反而生搬硬套所謂美式民主,一再出于本國私利干涉、擾亂阿富汗人重建本國政治秩序的努力,罔顧民生艱難。
美國更看重阿富汗的地緣戰略位置,精力都花在建設軍事基地和謀求戰略優勢等方面,卻不愿意花力氣解決阿富汗人民的止戰與和平訴求,不重視阿富汗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寧,任由阿富汗民眾長期陷入貧困和痛苦之中。二十年來,美國在反恐問題上我行我素,長期選擇性反恐,濫用武力,嚴重侵犯阿富汗人民的生存權和基本人權:隨意轟炸阿富汗村莊和民眾,卻以阿富汗救世主和恩人自居;不真心誠意幫助阿富汗擺脫恐怖主義和貧困,造成越反越恐的怪象。在20年“反恐戰爭”后,藏匿在阿富汗的國際和地區恐怖主義力量不僅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毒品經濟也越來越泛濫。現在,美國又出于唯我獨尊的霸權思維和冷戰思維,在反恐上缺乏定力,在阿富汗重建上缺乏責任,為所謂應對大國競爭而從阿富汗全面撤軍。美國對阿富汗撒手不管,任由阿富汗內戰蔓延,使阿富汗民眾再次陷入戰亂叢生的嚴重困境,多年來艱難重建取得的一些成果很可能毀于一旦??梢钥闯?,美國自始至終都是拋棄阿富汗、制造阿富汗危局亂局和導致地區動蕩的罪魁禍首。
考慮到阿富汗毗鄰中亞地區和中國西部,阿富汗不穩定無疑會給其鄰近地區帶來巨大安全風險。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社會各相關方正在努力把阿富汗亂局的破壞效應控制在最小范圍。
其一,阿塔實力上升成為影響阿富汗未來局勢的最大因素,已經有重新執掌全國政權之勢。美國、俄羅斯、伊朗等國都改變了對阿塔政策,國際社會各方也正敦促阿塔放棄收容國際極端分子,更不能允許國際恐怖主義勢力以阿為基地策劃跨境恐襲。阿富汗形勢變化提出了國際社會與阿塔打交道的現實問題,今后至關重要的是通過交往來影響和引導阿塔積極建國理政,把阿富汗建設成為中立、和平和安全的正常國家。7月28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天津會見來華訪問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治委員會負責人巴拉達爾一行時就表示,希望阿塔同“東伊運”等一切恐怖組織徹底劃清界限,并予以堅決有效打擊,為地區安全穩定及發展合作掃除障礙,發揮積極作用,創造有利條件。
其二,阿富汗亂局的溢出效應正在顯現。近來,阿富汗戰亂已導致阿富汗北部與中亞毗鄰的地區安全局勢嚴重不穩,難民、潰兵和暴恐分子夾雜于跨境人群中,嚴重威脅塔吉克斯坦等國的邊界安全和國內穩定。在阿富汗南部與巴基斯坦的邊境,巴基斯坦塔利班等恐怖組織甚至回流國內制造暴恐事件,嚴重威脅巴國家安全,增加了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的安全風險。阿富汗鄰國和國際社會也需要正視這一問題,共同采取行動,遏制阿富汗亂局引發安全外溢。
其三,阿富汗問題相關國際機制和安排需要重新規劃。阿富汗戰亂已持續了近半個世紀,使阿淪為國際恐怖主義的重要策源地。目前,聯合國認定的主要國際恐怖組織有20多個尚活躍于阿富汗,包括“基地”組織、“伊斯蘭國”等,特別是“伊斯蘭國”呼羅珊分支正在阿富汗南部和東北部大肆擴張,與其他恐怖勢力合流的態勢令人擔憂。阿富汗北部更是多股外國恐怖勢力盤踞之地,如對中國和中亞國家構成直接威脅的“烏伊運”和“東伊運”。如何敦促阿富汗新政權棄暴向善和戰后重建,成為擺在國際社會面前的新課題。
國際社會應對阿富汗亂局,還需要深刻認識阿富汗問題背后的美國因素和美國責任,需要高度警惕美國從阿富汗撤軍所包藏的禍心。尤其要看到,美國從阿不負責任撤軍潛藏著在亞洲大陸腹地制造長期戰亂和混亂的陰謀。美國是阿富汗問題的始作俑者,現在卻一走了之,把“包袱”甩給地區國家。國際社會應該敦促美國認識到倉促撤軍的錯誤,自覺履行為阿富汗和解重建的大國責任和應盡義務,遵守承諾,加大投入。
中國是阿富汗最大鄰國,始終尊重阿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始終堅持不干涉阿內政,始終奉行面向全體阿富汗人民的友好政策。應對當下阿富汗亂局,中國有必要根據現實威脅、地區安全和區域經濟發展的輕重緩急,統籌對美斗爭和周邊安全大局。可以預料,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阿富汗安全局勢將難言樂觀,主要挑戰是國際暴恐難除、國內亂局難靖、國際合作難全,這也是阿富汗問題長期存在的三大頑癥,國際社會在阿富汗將長期面臨誅暴、救亂、治亂三大任務。除暴需用力,救亂需量力,治亂需合力,這也是今后中國為阿富汗問題妥善解決貢獻力量的三大方向。
阿富汗未來政權仍然存在相當大程度的不確定性。一是內戰結果不確定,阿富汗長期的部族文化決定了改旗易幟的頻繁,一定程度的外力即可影響戰局變化,最終定局是阿塔一家獨大還是諸地方軍閥共治仍有待觀察。二是未來政權與國際暴恐勢力的關系仍不確定。中國始終堅持不干涉阿富汗內政的基本準則,始終相信阿富汗各黨派各民族有能力、有智慧處理好自己的問題,管理好自己的國家。但是不管哪派勢力上臺,國際社會認可和接受的底線就是該政權不支恐不容恐,中國有必要與相關國家一道,敦促阿塔等相關派系完全切割與國際和地區暴恐勢力的關系。
中國需要與國際社會一道創新機制,共防阿富汗再度淪為國際和地區暴恐策源地。國際社會不能再把清除極端思想禍害和暴恐勢力危害的希望寄托在美國的政策取向上,美國決意從阿富汗撤軍的實質就是“只顧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甚至包藏將恐怖主義禍水引向地區國家的禍心。在地區共同安全威脅日益嚴峻的背景下,也出現了地區國家在反恐和反極端合作方面走向深化的新契機。一是中國、巴基斯坦、俄羅斯、伊朗和中亞國家等相關方可以加強合作,打造阿鄰國合作機制等地區安全協防機制,共同防范極端勢力從阿富汗向周邊國家流竄,形成不能讓暴恐勢力以阿富汗為據點威脅近鄰地區的共識和共舉。二是應進一步加強上海合作組織反恐平臺建設,由中俄兩國牽頭,幫助地區國家加強邊界管控,防范暴恐回流,促進去極端化進程。三是鼓勵地區國家各顯身手,特別是在邊境管控、力量建設、裝備援助和情報合作等方面加強協調和合作,聚焦發展問題,在互聯互通過程中建設安全防護網和安全緩沖區,統籌安全和發展。
中國與阿富汗傳統友好,歷來奉行不干涉阿富汗內政的政策,支持阿富汗國內各方以“阿人主導、阿人所有”的方式構建符合阿富汗自身國情、廣泛包容的政治架構。中國有必要綜合考慮阿富汗過往歷史,結合中國優勢,為阿富汗問題的解決貢獻中國力量。阿富汗地緣位置特殊,處于中亞與南亞的交界處,大國在此的利益關系錯綜復雜。這也導致歷史上許多大國在此投入過度,陷入所謂“帝國墳場”。中國應特別關注阿富汗問題背后的大國因素,特別是需要高度警惕美國的不作為和亂作為。中國需要視情而動,量力而行,綜合運用政治、經濟、外交、安全、援助等手段,保持資源投入的節奏和力度。結合阿富汗局勢演進,適時在阿推進“一帶一路”和互聯互通建設,根據中阿兩國需要和客觀條件開展務實合作。
2021年8月16日,阿富汗塔利班武裝人員在喀布爾街頭巡邏。
歸根結底,阿富汗的未來和前途需要由阿富汗人民自己選擇和把握。中國始終堅持不干涉阿富汗內政的原則,在阿富汗沒有地緣政治訴求;中國也長期致力于發展與全體阿富汗人民的友好關系,致力于打造兩國友好的紐帶。中國有必要與阿富汗國內各方力量廣泛接觸,督促其承擔起打擊恐怖主義等國際義務,與“東伊運”等一切暴恐勢力劃清界限。另外,中國今后有必要以多種方式參與各種涉阿機制,重點做好阿富汗與中國鄰近省份的各層次交流工作;可以與相關國家協調開展類似“對口支援、分片負責”的合作模式;應共同倡導“區域共識”,即以發展促安全、以安全保發展的共識;與各相關方共同把阿富汗問題的不利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與阿富汗人民共同促進地區安全。
(截稿于8月19日)
(作者為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