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光
今年9月德國大選之后,在任16年的現任總理默克爾就將卸任。誰人將入主“洗衣機”(德國輿論對總理府外觀的戲稱)成為焦點。從目前的情況看,默克爾所在聯盟黨的支持率保持在第一的位置。在各種可能的政黨組合中,聯盟黨繼續執掌總理大位的可能性也是最大的。因此,聯盟黨推出的總理候選人拉舍特也有可能成為下一任德國總理。但是,拉舍特本人是否有能力在眼下這個動蕩的時期繼續引領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對很多人來說還是一個未知數。
2021年7月17日,德國基民盟主席拉舍特視察災情嚴重的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埃夫特施塔鎮,并發表講話。
拉舍特能夠被推舉成為聯盟黨的總理候選人有著很大的偶然性。原本默克爾中意的接班人是基民盟前任主席卡倫鮑爾,但他在2020年初圖林根州選舉危機中遭遇了重大信任危機不得不辭去黨主席一職。基民盟黨內另一位聲勢逼人的政治人物默爾茨是默克爾多年的政治對手,也是默克爾最不樂見的下任黨魁和總理人選。因此,默克爾在黨魁的選舉中不遺余力地幫助拉舍特,而且疫情使得基民盟黨主席競選推遲了將近一年才舉行,使得默克爾有更多的時間為拉舍特運作黨內的人脈。這使得在第一輪投票中獲得最高得票的默爾茨在最終的第二輪“對決”中以微弱劣勢敗給了拉舍特。
幾個月后推選聯盟黨總理候選人的選舉中,拉舍特當時要迎戰全德最受支持的政治人物——基社盟主席兼巴伐利亞州長索德爾。為了防止基社盟“以小克大”這種尬尷局面的出現,基民盟各路大佬傾巢出動支持拉舍特,這里包括年近八旬的聯邦議院議長朔伊布勒,甚至也包括默爾茨。因此,即使在得到了聯盟黨青年團背書和部分基民盟議員支持的情況下,索德爾依然沒能撼動拉舍特。無論是黨魁競選還是總理候選人提名,拉舍特都不是當時的最有競爭力的人選,而是借著內部黨爭坐收漁翁之利。
拉舍特沒有英美政客那種激情四射的特點,也沒有德國傳統政治文化青睞的穩重冷靜的氣質。總體來說,拉舍特在德國政治圈中并不是個顯赫的角色,到2017年才出任北威州的州長。在這之前主要的政治活動集中在各級議會(聯邦議院、州議會、歐洲議會)和地方政府,并沒有太多聯邦政府的工作經驗。曾經作為德國經濟發動機的北威州在能源轉型和數字化經濟的浪潮沖擊下逐漸衰落,淪為德國的“鐵銹地帶”。而拉舍特任北威州州長后,施政乏善可陳。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之后,北威州沒能在第一時間進行嚴格防控,依然舉行狂歡節游行等大型活動,導致該州海因斯貝格縣成為德國第一個新冠疫情的暴發點。拉舍特在視察防疫工作時的一張照片又讓其成為輿論的話題:一臉嚴肅的拉舍特的口罩只遮蓋住了嘴部,而整個鼻子都露在外面。而更尷尬的一幕則出現在其獲得聯盟黨總理候選人之后:當消息傳來,聯盟黨的支持率立即暴跌,綠黨支持率升至第一,這幾乎等同是在說拉舍特是聯盟黨的“票房毒藥”。最新一出鬧劇是拉舍特7月末在視察洪水災區的時候有說有笑,這一幕被媒體捕捉到后,給聯盟黨的選情造成極大的影響,其支持率立刻跌到30%以下。
在競選基民盟主席和總理候選人的過程中,拉舍特幾乎沒有表達出清晰的政見,只是一味地表示自己會保持政策的穩定,言外之意是蕭規曹隨,繼承默克爾的政策。在全球這樣一個多事之秋,拉舍特和德國的前景也多有變數。
首先是大選和組閣,雖然聯盟黨目前支持率可以維持在第一,但是目前其支持率徘徊在歷史低位,難以突破30%,這讓尋找執政伙伴組閣成為更為艱巨的任務。其傳統上意識形態方面的伙伴自民黨只有10%~12%的支持率,兩者加起來明顯不夠半數。聯合綠黨(支持率18%~20%)在數字計算上更為可行,但是又不得不面對兩黨在能源環境、社會制度改革、大企業壟斷、移民等一系列問題上的巨大差異。如果聯合社民黨和自民黨組成三黨聯合政府,則必須面對人員臃腫(三黨的聯邦議院席位可能達到60%)、官位不夠分的窘境,而且從目前社民黨的態度看,其進入聯盟黨領導的執政聯盟的可能性很小。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左翼三黨(社民黨、綠黨和左黨)的支持率加起來在42%左右,如果選前有所突破,也有由該三黨組閣、將聯盟黨請出總理府的可能。此外,理論上還存在綠黨、社民黨和自民黨組閣的可能。因此,未來幾個月選舉和組閣談判的任務將是非常艱巨,這對拉舍特是很大的考驗。
若成功組閣,其面臨的國內外政治經濟格局可能更具挑戰性。雖然拉舍特在基民黨黨內用“繼承默克爾政策”來化解質疑,但是“默克爾政策”本身就是包含各種相互矛盾主張的大雜燴,過去多年主要是依靠默克爾在政治操作上老練,加上外部環境對德國也整體比較有利才得以保持平衡。在后疫情時代的世界中,拉舍特提出的“繼承默克爾政策”并不容易做到。當下德國治理面臨著多重矛盾,如經濟全球化和社會市場經濟模式之間的矛盾、能源轉型和北溪管道的矛盾、歐盟擴大和內部分裂之間的矛盾、對俄經濟合作和在安全上對俄羅斯防范的矛盾、北約防務支出和維持對美關系的矛盾,等等。這對聯邦層面行政經驗不多的拉舍特來說都是很大的挑戰。鑒于拉舍特也已經60歲,擔當一任過渡性的總理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唯一比較確定的是,拉舍特是一位擁護歐洲一體化的政治家,他支持歐盟在能源和內部安全等議題上發揮更大的作用,甚至支持歐盟委員會主席通過直選產生以增加決策的合法性,這些都是賦予歐盟更多國家職能的一種舉措,但是如何推進這些政策,拉舍特并沒有更多的解釋。未來拉舍特很可能比默克爾更依賴基民盟其他政治力量的支持,他自己在黨內競選時的綱領就是要依靠集體的力量進行施政。拉舍特能否在默克爾的基礎上開創新的局面,還是在亂世中做一個弱主和過渡性的人物,這都值得拭目以待。
(作者為中國海油集團能源經濟研究院高級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