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宸瑜 張云霞 劉明
摘 要:“一帶一路”倡議給大連市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帶來重要的歷史機遇,也帶來了諸多挑戰。本文探討了“一帶一路”背景下大連市綠色海洋經濟的發展機遇以及挑戰,提出了大連市綠色海洋經濟的發展轉型路徑:構建“生態+”綠色海洋經濟發展模式、加強海洋生態技術創新、推進海洋環境資源市場化、優化綠色金融創新與供給、加強海陸統籌建設。本文旨在有效拓展大連市海洋經濟發展新空間,促進大連市綠色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綠色化、低碳化、循環化發展。
關鍵詞:“一帶一路”;大連市;海洋經濟;綠色海洋經濟;發展路徑
本文索引:張宸瑜,張云霞,劉明.“一帶一路”背景下大連市綠色海洋經濟的發展轉型路徑研究[J].中國商論,2021(19):-009.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1)10(a)--03
1 提出問題
“十二五”期間,大連市的海洋經濟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成為大連市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十三五”期間,在“一帶一路”及我國經濟調整加深及東北地區再振興的大背景下,大連市海洋經濟的發展應當主動適應新形勢,積極推進大連市海洋經濟發展轉型。“一帶一路”是大連市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的重要歷史機遇。大連是“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城市,也是“一帶一路”東北亞地區的重要樞紐,更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戰略支點,因此,應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建設,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在更多領域、更高層次的合作,有效拓展大連市海洋經濟發展新空間。
2 “一帶一路”背景下大連市綠色海洋經濟的發展機遇
2.1 國家戰略的高度支持
自2013年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有超過60個國家加入其中。“一帶一路”總線路的一端是中國領頭的東亞經濟圈,另一端是發達的歐洲國家組成的經濟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擁有市場、資源、勞動力等優勢,具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給大連市綠色海洋經濟的發展帶來重要的歷史機遇。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海洋強國的“國家海洋發展戰略”,因此,大連市綠色海洋經濟的發展得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支持,具有明顯的戰略優勢。
2.2 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稟賦
大連是一個因港而生、因海而興的城市,海洋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命脈。豐富的海洋資源稟賦給大連市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大連市許多臨港、臨海工業區的建設初具規模,充分彰顯了海洋色彩。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大連市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稟賦,能夠為綠色海洋經濟的發展提供重要的資源優勢。大連市海域遼闊、岸線曲折、三面環海,海洋資源總量是整個遼寧省沿海城市之首,具有巨大的開發
潛力。
2.3 良好的海洋產業形態
海洋經濟是大連市社會經濟發展的優勢與特色。近年來,大連市一直在深入挖掘海洋產業的發展潛力,長期將其視為經濟增長的重點領域。大連市貫徹實行《全國科技興海規劃綱要》,還制定了《大連市海洋功能區劃》,加強對大連市諸多高校優勢創新資源的整合,積極參與企業的技術改造與開發,形成了一批諸如大連海洋漁業集團等擁有科技創新能力,以及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技術龍頭海洋企業。與此同時,大連市海洋產業結構的調整逐漸合理,進一步鞏固了大連市海洋第一二產業的優勢地位,第三產業的比重也在逐漸上升。另外,大連市海洋產業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國際運輸中心地位進一步鞏固,并且形成海陸聯動發展的重要動脈,為大連市經濟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3 “一帶一路”背景下大連市綠色海洋經濟的發展挑戰
3.1 金融支撐較為薄弱
目前大連市對海洋產業的相關金融支持缺乏法律保障,使得各金融機構投資海洋產業的權益不能得到有效的制度保障。由于海洋產業受到自然因素的影響較大,發展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和危險性,也就使得保險行業對海洋產業相關保險產品的開發較少。另外,涉及海洋業務再保險機制不健全,不能夠有效地分散保險公司的風險,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涉海保險規模的擴大。加之相關監管部門為了降低整個資本市場的風險,提高了上市企業的要求,使得部分涉海企業難以從資本市場中獲得融資,只能通過商業銀行滿足融資需求。
3.2 信息管理體系不健全
信息化時代,網絡信息技術對社會生產與生活產生了諸多影響,也對世界經濟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因此,加強信息服務體系是全世界發展的必然趨勢。信息化建設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帶一路”信息化建設,將與我國實施的大數據、智慧城市、寬帶中國等政策一道,為我國互聯網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發揮積極作用。目前大連市缺乏專業機構收集整理和分析境外市場信息,導致許多涉海企業缺乏了解信息的正規權威平臺。同時,大連市還沒有一個權威的收集整理企業發展狀態、營商環境以及合作意向并對外宣傳的平臺,導致外界難以系統性了解當前大連市的海洋產業,也就使得大連市諸多涉海企業錯失合作良機。
3.3 港口物流與城市發展協同程度低
近年來,大連市港口的進出口與港口的物流發展呈反向增長狀態,使得港口物流與大連市城市發展的協同程度較低。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海上絲綢之路”必將給大連市港口物流帶來重要的歷史發展機遇。如果僅將發展的目光聚焦于港口,而忽視港口與城市之間的互動與協同,就難以促進大連市整個經濟的發展。
4 “一帶一路”背景下大連市綠色海洋經濟的發展轉型路徑
4.1 構建“生態+”綠色海洋經濟發展模式
海洋經濟的發展依托于以傳統的海洋自然資源開發與綜合利用為主的資源型海洋產業,發展基礎和構成主體是在海洋不可再生資源生產、加工等活動基礎之上形成的海洋產業體系。按照產業結構理論以及創新升級理論,海洋經濟轉型升級的核心內容,就是對傳統的海洋產業結構進行調整以及優化創新,也是有效促進大連市海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內在驅動力。大連市綠色海洋經濟發展轉型的本質,是全面推進海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以可持續發展理論以及綠色生態為導向,進一步促進資源型海洋產業的轉型升級。基于“生態+”融合理念來創新大連市綠色海洋經濟發展模式,從國家層面構建與完善綠色發展體系,達到突破海洋生態困境的目的。“生態+”融合理念有助于釋放大連市綠色海洋經濟的發展潛能,促進大連市海洋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海水淡化等綠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逐漸引導大連市海洋經濟從資源型、粗放型的模式朝著生態化、綠色化以及集約化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