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我國信托行業在資管新規背景下,紛紛投入凈值化轉型的新浪潮。在信托公司實施凈值化管理的過程中,信托產品在設立、投資、運營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均受到影響,信托公司的凈值化估值及核算方法亦將面臨變化和革新。與此同時,新會計準則、新金融工具準則等系列會計文件的出臺也將會對信托公司的財務核算方法及業務管理模式產生沖擊。本文在梳理市場調研報告和已有文獻資料的基礎上,選擇萬向信托股份公司作為研究對象,利用公司公開披露的各類信息,結合實務工作深入了解和探討信托公司的財務核算方法特點、凈值化管理下產品的估值問題以及在凈值化轉型的大背景下信托公司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關鍵詞:資管新規;信托會計;凈值化管理;非標估值
本文索引:郭夢婷.<變量 2>[J].中國商論,2021(19):-109.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1)10(a)--04
1 信托公司凈值化轉型的背景及影響
1.1 信托公司凈值化轉型的背景
近年來,中國資產管理行業快速發展,資管產品規模逐年上升。然而,在去杠桿大背景下,風險事件頻發,信托產品頻繁違約、股權質押爆雷上市企業、國企債券逾期頻發等問題逐漸凸顯。為推動資管機構回歸本源,引導社會資金流向實體經濟,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有效防控金融風險,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打破資管產品的剛性兌付,由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及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布《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2018年4月),以下簡稱《資管新規》。按照《資管新規》,資金信托屬于資管產品范疇,資金信托、以財產權信托為名義管理的資金信托公司,適合此項新規。而我國信托行業存在著發展歷史短、速度快、非標準化等特點,信托業在《資管新規》背景下,要把握自身的比較優勢,圍繞市場需求和監管要求,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打造可持續發展的業務模式。
《資管新規》對資管產品凈值化管理的影響主要包含兩大層面:一是“管理”,二是“核算”。其中,“管理”指凈值化管理,即金融機構對資產管理產品應當實行凈值化管理,凈值生成應符合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及時反映基礎金融資產的收益和風險;“核算”指攤余成本計量,即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可按照企業會計準則以攤余成本進行計量:第一,資產管理產品為封閉式產品,且所投金融資產以收取合同現金流量為目的并持有到期。第二,資產管理產品為封閉式產品,且所投金融資產暫不具備活躍交易市場的能力,或者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也不能采用估值技術可靠計量公允價值。與此同時,各類監管機構陸續發布對應行業的監管細則,為《資管新規》的正式實施提供操作和監管依據。
1.2 信托產品凈值化管理的影響
按照資管產品管理運作的不同,資管產品可以分為凈值型產品、預期收益型產品和其他收益型產品。凈值型資管產品即在存續期內對產品進行凈值化管理并披露凈值的產品。在凈值化管理下,更多真實有用的信息將被及時反映在凈值中, 而產品凈值的走勢可以及時傳遞產品的風險、收益等信息。從凈值化管理的要求來看,凈值化管理的前提是凈值核算,凈值化轉型下的信托公司原本的財務核算體系是否會因此受到影響,其與凈值化核算間是否存在某種關聯等均是信托公司要面臨的問題。凈值化管理的核心在于能準確反映產品的風險和收益,信托產品凈值化管理將提升信托業務經營的透明性,亦會改變過去信息披露滯后或者不披露的問題, 更能真實反映信托產品狀態。
與此同時,最新會計文件的出臺也對信托產品及會計核算帶來影響,比如,2017年3月財政部發布了新金融工具準則,2021年1月1日起,新金融工具準則全面實施。金融資產原來的“四大類”變更為在合同現金流測試( “SPPI”測試)及業務模式測試之下的“三大類”。按照準則規定,信托公司需對產品所投金融資產及負債進行公允計量,即“金融資產應堅持公允價值計量原則,鼓勵使用市值計量”,符合條件的金融資產,可按照企業會計準則以攤余成本進行計量。但是,當以攤余成本計量已不能真實公允反映金融資產凈值時, 托管機構應當督促金融機構調整會計核算和估值方法。《資管新規》和新金融工具準則在資產分類、減值和公允價值核算的要求等方面基本契合。《資管新規》的過渡期截至2020年底,恰與新金融工具準則的實施時間銜接。
信托公司的資產核算以金融資產為主,以上條款勢必會促使信托公司的財務核算方法及業務管理模式產生相應的變化和更新。因此,對信托產品實施凈值化管理,不僅是采用某種特定的模式或方法來衡量產品的價值, 還是對信托產品在設立、投資、運營和信息披露以及分配等生命周期之間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又或將對信托業務模式和盈利模式產生影響甚至變革。
2 信托公司凈值化管理的核算與處理
萬向信托股份公司是經中國銀保監會批準設立的全國68家信托公司之一,行業獲評A級。公司主要經營業務包括信托基金、其他信托、固有業務、投資銀行業務及私人銀行業務等。萬向信托以“信托即責任”為理念,以“受益人利益最大化”為宗旨,嚴格遵守信托業“一法三規”及其他相關規定,按照信托文件要求處理相關事務,誠實、信用、謹慎、有效管理和維護受益人的最大利益。經過多年穩健經營和穩步發展,萬向信托的綜合實力及行業地位持續提升。本文在梳理市場調研報告和已有文獻資料的基礎上,選擇萬向信托股份公司作為研究對象,利用公司公開披露的年報、資金管理報告、凈值披露報告等信息,結合實地工作考察和深入了解,探討信托公司財務核算的方法和特點,凈值化管理的產品估值問題以及在凈值化轉型的大背景下信托公司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2.1 信托公司財務核算方法和標準
萬向信托作為一家專業信托公司,專門設立信托會計,崗位職責包括:編制資金收付計劃、收息單、信保基金繳款單、信保基金結息單、劃款指令并發起相關劃款流程,確保項目收息和各項劃款的及時準確;設置收益分配方案并發起相關劃款流程;編制項目清算報告,確保項目信息披露及時準確;編制會計憑證、估值表和財務報表,確保項目核算和估值的及時準確等。年報披露顯示,公司的業務分為自營和信托兩大方面,財務核算也相對應的分為自營財務和項目財務兩部分,信托業務系統和財務核算系統獨立運行。其中,自營財務主要核算自營資金狀況及財務成果,信托項目財務則是核算受托資金狀況和財務成果。根據監管要求,信托公司的自營財務與項目財務須分開核算,且每個項目成立單獨賬套進行核算。因此,萬向信托報告期末的財務報表亦根據兩類業務分別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