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丹
摘 要:伴隨著新高考的改革,原本屬于邊緣學科的地理現如今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學科,特別是在選課走班的學習中是一門選擇比例非常高的學科,因此地理的學習成績直接關系著學生的未來,所以提高學生們的地理成績在現如今的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提高學生們學習的有效性是地理老師們應該關注的重點,本文就提高學生有效性學習的教學方法提出了實踐和探討。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教學方法
引言:地理學習一直以來都是學生們學習的難點,再加上改革后地理成為教學中的重點,因此提高學生地理學科的學習效率已經是非常重要的問題,老師們也應該積極為學生們探索新穎、高效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們在學習地理的時候是歡快愉悅的。提升地理教學的有效性現如今也已經變得更迫切,這間接地影響著學生們的心理健康。
一、優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們樂學、會學
每一件事做好的前提都應該是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件事只有產生了興趣才能夠持之以恒地將其做好,這對于學生們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們只有對地理產生興趣,他們才能夠主動去學習,成為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上,老師們應該尊重學生們的主體地位,課堂上應該和學生們擁有更多地互動,而不應該僅僅依靠自己對學生們的判斷調整自己的講課進度,而且老師在課堂上也應該注重優化課堂教學,給學生們一種生活化的教育方式,讓學生們可以在學習中更好地理解老師所講解的內容[1],這對學生們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在傳統的教學中,老師們經常是按照書本上的內容照本宣科地講給學生們,這在教學上是一個很大的弊端,讓學生們在自己的記憶中不能更好地理解,這樣培養出來的只是一些做題機器,并不能形成自己的解題思路,不善于思考,老師在教學上更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們思考的能力,平時應該給學生們更多地引導,擺脫無用的學習過程,減少教學中死板的環節,這樣更能夠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并可以使得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學習,提升他們的地理素養。
二、減少理論灌輸,增加技能培訓
雖然地理只是一門文科的學科,但如果老師只是把書上的概念講給學生們,學生們對知識點的理解也只是一些潦草的書面知識,學生們只能通過死記硬背來記憶這些知識點,這導致學生們的學習效率非常低,在教學上也是非常大的約束,導致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并不強烈[2],教學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所以老師們應該改變原來傳統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們提供趣味性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們能在地理的學習中體會到地理的樂趣,這樣也能夠活躍地理課堂,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間接地促進了學生們的學習效率。
例如地震在我國近幾年來頻繁地發生,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玉樹地震、2013年的雅安地震這些自然災害震醒了許多的人,整個社會開始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又意識到現如今我國在教育方面的重視是不夠的,所以老師們更應該反思自己以前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們帶來更有效地學習方式。雖然身處平原的我們并不能感受到地震,但世界上地震的兩大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分布影響的范圍都是十分廣闊的,我國又是處于這兩大震帶的交界處,另外還會有學生們出國留學可能會面對這樣的自然災害,他們更需要了解這樣的求生技能,所以老師們可以給學生們提供《板塊運動》這樣的專題。老師們首先應該給學生們講解地震的先兆[3],并應該給學生們講解地震發生時自救的方式以及面對地震的策略和方法,講解完這些內容后老師們要主動了解學生們的興趣,和學生們達到有效地互動,大多數的學生們更喜歡這樣的學習方式。
三、減少空洞說教,增加直觀演示
地理的空間能力是地理學科的特色,同時也是地理核心素養之一,它主要包括地理空間定位能力、空間格局觀察能力,這也就要求老師要用一些有趣的活動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如果老師僅僅依靠講授的方式,不僅不會提高學生們的興趣,甚至會打消學生們的積極性,很多的學生也會在這樣的學習之中出現聽不懂的現象,從此之后就對地理的興趣越來越低,這在教學上也是很大的弊端體現,所以老師應該將地理中難懂的知識點用直觀的演示讓學生們更清晰地理解[4],生動形象地展示給學生們,讓學生們可以輕松掌握這些知識,引起他們的共鳴。
例如在《地球的伙伴-月球》這樣的專題講解中,重點內容就是講解“我們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這樣的話題,這對于老師來說如果僅僅依靠自己單純地口授是非常困難的,這時老師就可以讓學生們來扮演月球,然后讓其在一定的角度下看,這樣學生們更容易形成空間運動的映像,對于他們空間能力的提升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四、減少被動接受,增加開放學習討論
在傳統的教學中,老師都是憑著自己對學生們的判斷講授知識點,這很難達到每一位學生在學習上的需求,所以隨著社會的發展,老師也應該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尊重學生們在教學中的地位,引導學生們主動學習,展開課題之間的討論,提高學生們學習的主動性[5],培養學生們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這對于學生們未來的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五、精心設計作業,提高作業趣味性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通過有目的、針對性的作業可以讓學生們更快地意識到學習的重點,更能夠達到鞏固的效果,但現如今學生們的作業量非常大,以至于學生們要花費更多地時間完成這些作業,這也導致了學生們的作業效率低下,所起到的效果也并不是很好,所以老師們應該改變學生們這樣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們可以主動學習,以關注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為主要目的,重新設計作業環節。
傳統的地理作業都是以機械的抄記等形式,這對于學生們來說是非常枯燥的,而且還是非常疲憊的,最重要的是對學生們起到的效果也并不是很理想,所以老師們應該伴隨著社會的發展改變自己留給學生們作業的形式,老師可以給學生們布置學生們感興趣的內容,讓他們可以自己分組完成課題內容,這對于他們的學習來說是非常方便的,最終學生們交上來的作業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有人應用PPT展示了宇宙的奧秘,有人應用Flash制作了氣象氣候的知識,這樣他們感興趣的知識對他們學習來說更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老師們更應該鼓勵他們主動學習課外相關知識,使學生們可以主動學習,渴望學習,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最終促使他們在社會上成為一個有創新能力的人才。
六、倡導綜合評價,變被動為主動
老師在教學上是一個重要的引導者,所以老師更應該重視引導而非直接講出答案,這是非常關鍵的,例如上面的作業形式,老師可以對表現好的學生們給予表揚,這能夠表達出老師是一直關注著學生們的學習,更能夠表達出這位學生表現是非常優秀的,因而其他的學生們也會爭相向這位學生效仿,因為在學生們之間一直是存在著相互比擬的心理的[6],最終更能夠提升班級整體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們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審美能力,這對于學生們的發展都是非常關鍵的,使得學生們在綜合思維能力上能得到明顯的提高。
七、緊密聯系生活,實現學以致用,鼓勵實踐創新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的,更是研究他們之間各種關系的學科,要想學好地理不應該僅僅依靠學校里的知識,更應該感受生活中的地理,思考身邊的地理現象,不斷地拓寬自己的視野,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樣才能真正地探究出地理的真諦,老師們可以給學生們開展課外實踐和倡導自我研究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們真正地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識,通過課外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們明白自然之道,通過自身的觀察了解地理,這將比老師的講授更有效果,倡導自我研究的方法能夠讓學生們自主動手,主動去探究自己想知道的地理知識,這樣更能夠提高學生們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們對知識的渴望,這在教學上對學生們是非常有益的。
結束語
現如今在地理的教學上,老師們更應該注重教學的方式方法,讓學生們可以從真正意義上理解地理知識,尊重學生們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們的地理素養,實現教書育人的最大效果。
參考文獻
[1]賈智玲.淺析對高中地理教學方法的探究.學周刊旬刊,2012.
[2]柳浩洲.淺析利用地理信息豐富高中地理教學方法的有效策略.中文信息,2019,000(007):117.
[3]孫淑琴.試析高中地理教學中的語言幽默.現代婦女(下旬),2014.
[4]鄭雅文.高中地理教學中實施科學方法教育的途徑研究.2016.
[5]李娟、鄭小林.淺析有效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2012,000(008):57-59.
[6]趙瑞杰.淺析新課標下高中地理的教學方法.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6(7):15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