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所需要的人才不僅是具有很高的文化素養,同時也需要富有創新和思維能力,具有良好思維能力的人,往往在做其他事情的時候會具有更加合理的想法和跳躍性思維。對于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慢慢著手的過程,把思維能力訓練融入高中語文作文中,是非常好的創新教學思維。能給予教師更多地指導和意見,教師可以通過課堂任務來作為平臺通過教學的方式去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本文著重分析將思維能力訓練融入高中語文驅動型作文中去,重點探討策略與方法。
關鍵詞:高中語文;思維能力;作文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去了解高中語文作文的過程以及知識要求,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投入程度和教學方法就成為了重點,而提升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訓練思維能力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教學有著非常高的要求,不僅需要對文章本身有一個非常清晰合理的交接了解,同時對文體表述的掌握有著很高的要求,這個過程是由淺入深的,需要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情況和綜合能力去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從而去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教師可以通過布置學習任務的方法來引導學生去加強思維能力的訓練。這樣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更容易的去理解和鞏固知識,也能讓學生省去更多地時間以更高的效率去達成目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去拓展自己的思維素養,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一、思維能力的訓練融入高中語文作文的意義
(一)雜文閱讀的思維性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當一個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的角色,老師可以通過某篇文章或者一個作文題來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讓學生去分析老師對于話題的看法,以及自己的見解,從老師的層面去想問題,從而延伸學生自己的綜合思維能力。結合了雙方共同的觀點,這也是為教師提供新的教學方式,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綜合思維性能力。
將思維能力的訓練融入高中語文驅動性作文中的前提是,我們得先理解任務驅動性作文所表達的含義,從而確立觀點去進行寫作。高中作文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及綜合素養以及對自己所表達的主題有個明確的構思,從而才能知道如何去下筆,學生不僅要緊緊地把握文章的主題,同時還要去了解怎樣才能把自己所表達的內容去體現出來,這些都非常考驗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及文化功底。
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有非常多的方法,雜文就是其中一點。雜文訓練能夠直接表達文章的核心思想。雜文的特點通常是指有較強的文章感染力,讓讀者在進行文章閱讀時能夠提高開拓自身的視野、豐富知識和寫作能力的素材。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同時離不開雜文的閱讀,當然不是每一篇雜文都適合學生去閱讀。教師應該根據不同內容的雜文和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去匹配,才能發揮這篇文章的真正作用。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要求學生多累積知識量和閱讀量,從來沒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推薦學生該去閱讀什么類型的文章,只抓數量而不抓質量,同時學生也為了提高自己的考試成績,他們堅定相信成績提高的前提是累積知識點的量的多少,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教師可以去選擇一些相對比較優秀和擁有廣大閱讀量的雜文,讓學生進行閱讀,通過自己的講解與見識讓學生能夠更加輕松的去理解文中所表達的含義,也能讓學生明白雜文是從什么樣的思維方式角度出發去表達文章的本體宗旨。課后老師也可以讓給每個學生布置課后任務,讓學生對雜文閱讀進行一個課后的自我表達,讓每個學生將自己對于雜文的理解以及閱讀的感受表述出來,從而針對學生所遇到的情況來進行一次整體的編輯。分析每個學生理解的錯誤點和局限性,從而來提高學生的綜合思維方式。同時老師也要評價每個學生對于雜文的認識,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有哪些可取之處從而去好好利用,以及教導學生該如何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和對于文章理解上的錯誤等問題。從而去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獨立自主的思考能力。俗話說得好,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哈姆雷特。由于每一位學生本身的文化和寫作功底不一樣,教師應該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提出相應的建議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會針對自己所遇到的問題來進行思考和改進,來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時評讀寫的思維性
在語文學習寫作的過程中,學生要從命題的含義出發,任務驅動性作文本身指的就是有明確的文章主旨指向。所以說學生要仔細認真地去思考命題或理解其中的意思,把握作文的主題在后面的創作過程中,就能避免一些偏題或者與文章主旨不符的情況出現,通過時常的寫作訓練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教師給予學生寫作任務的同時,應該選擇什么類型的任務驅動型作文是值得思考的問題之一。比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當下發生的熱點事件新聞,不僅能符合當下世界的流行趨勢,也能讓學生真正地投入當下社會所需要共同了解和注意到的問題中去。不僅能拓展學生的綜合視野,也能讓學生去關注到社會熱點問題。讓學生也做一個與時俱進的人,同時就學生在熱點時事問題上進行寫作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通過以下幾點方面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第一,讓學生就當下發生的實時熱點事件進行寫作,讓學生在以后面對驅動型作文題目時會有更深的了解,學會獨立自主的去思考問題和陳述自己的思想觀點,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到驅動型作文題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寫作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中選擇一些具有針對代表性的作文讓學生進行寫作與理解,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第二,教師要注重每個學生的表達理念,針對不同的學生的情況去了解到每個學生真正存在的不足性和發展性來給出自己的意見,老師可以讓學生就當下發生的時事熱點事件來發表自己的看法。
二、高中語文驅動型作文培養思維能力訓練的方法和措施
(一)教師示范開展思維能力訓練
不管任何教育制度都是通過教師對于學生的知識講解來進行展開的。
比如在分析文章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文章的事物發展角度來進行展開,去進行一個文章的分析與講解。全文中所提到的事物發展歷程和所表達的含義概念的角度進行教學工作的開展。針對文章所表達的內容進行應全方位的理解分析,通過綜合的角度去講解彼此事件之間的聯系性,讓學生可以學會用理性的角度去看待和解決問題。運用事物之間的聯系關系的角度去對文章進行一個解剖和分析,以此來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思考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提高。
(二)引導學生通過自我學習去提高思維能力
雖然教師是作為指導和教育學生的主要媒介,但是最終的受眾和使用群體卻是學生自己本身,所以說自主學習才是現階段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方式。自主學習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思考能力和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樣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逆向思維,以及自我認知和自我檢討的能力。
舉個例子,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具有創新意義的材料來給予學生去了解認識,讓學生對于不同的材料有一個了解,通過自學的方式去探索其中所包含的意義,去樹立一套自己的思想觀點,從而來提高學生的獨立自主思考能力,通過不斷的練習、寫作來提高學生的一個創造性思維,同時教師也應該拋棄傳統的教學思想觀念,打破常規去創立新的教學理念,讓學生不再受困于傳統的知識點以及教育模式中去,讓學生學會自主思考,打破對某些事物的傳統看法,要敢于提出質疑和抗議,要讓學生理解到創新和實踐所帶來的積極作用,進而去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養成對一個問題進行全面思考的能力和習慣。同時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教師應該讓學生養成一個自我反思性的習慣,為學生提供一些具有結果性的材料,讓學生從已發生的具有結果性的材料中去分析其中造成結果的原因和最終帶來的影響,讓學生理解到不同的觀點之間會造成不同的影響等,結合多家的觀點去創造新的思想理念,融百家之一長的道理應該深刻銘記,學會進行自我反思與思考,改變學生的錯誤理念和不正確的思想觀,讓學生能夠在自我反思的過程中去發現更多地問題以及弊端。
(三)通過文化教學的方式開展思維能力訓練
文化是社會生活的產物,體現了不同社會之間的風土人情和精神面貌,以及人們對于物質與精神的追求的思想觀點。加強文化建設是提高當地人們傳統文化素養的關鍵點,所以說在任務驅動型作文中,我們應該去重視傳統文化的教學,在教學的開展過程中去增強作文的文化基礎性,將文化思想的理念融入思維能力的訓練中去。有一句老話講的好,想要了解一個人或事物,應該從它的文化根基以及精神素養中去探索。
就拿作文寫作來說,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去分析文章中所體現的文化理念,解析這種文化所表達的歷史背景和價值觀,以及對當地風土人情的影響等方面。讓學生了解與重視文化傳承的重要性,組織學生共同探討文化傳承所面臨的發展問題和傳承所需要注意到的事項。舉個例子,可以通過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如何傳承”為題目來讓學生進行作文寫作,其中的知識要點需要對文化傳承的重要性、意義和所面臨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措施辦法進行全方位的深入分析與思考,提出合理的建議與解決措施,讓學生從生活中以及資料獲取中去入手,不管使用什么途徑,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實踐動手能力來對本文章做出實質性的詮釋與表達,這種通過傳統文化的滲透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非常可取的,它不僅可以加強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和知識水平的提高,同樣也能為學生開展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造性思維提供幫助。
結束語
總的來說如何在任務驅動型作文中去提升思維能力存在著幾大方面。第一,我們要理解思維能力對于高中語文作文學習的重要性以及意義,才能著手去解決問題。可以通過教師的講解以及教育去展開思維能力的培訓。第二,也可以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來去綜合提高思維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最后,可以運用我國優秀的文化傳統的方式深入教學,這幾種方式都是當下任務驅動型作文中開展思維訓練的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任務驅動型作文立意提升方法探討[J].許少苗.科教導刊(下旬).2017(01)
[2]基于思辨能力培養的高中語文教學[J].朱少山.語文知識.2015(11)
[3]基于高中語文任務指令型教學模式的學生思辨能力培養[J].楊紅梅.西部素質教育.2018(02)
[4]李清華.高考作文對高中寫作教學的啟示[J].文學教育(下),2017(01):122-123.
作者簡介:余玲君.1991年8月,女,漢族,安徽,大學本科畢業,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語文教學,單位:安徽省肥東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