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鳳
摘 要:本文立足于高中化學教學實踐經驗,首先對高中化學學科的關鍵能力進行了概念的分析與界定,接著又對培養高中學生化學學科關鍵能力的有效策略及其切入點進行了詳細闡述與探討,目的在于以關鍵能力的培養為基準,帶動學生們更好地學習化學知識、更深入地學習化學知識。
關鍵詞:高中化學;關鍵能力;概念界定;教學策略
關鍵能力是當前教育領域所探討的一個熱點話題與名詞。各學段、各學科基層教師們都積極學習與嘗試,在自身的教育實踐中引進關鍵能力的概念,并致力于做好基本知識講解工作的同時,切實讓學生們具備良好的關鍵能力與素養。那么,針對高中化學學科來講,其關鍵能力是什么呢?作為高中化學教師,又該如何有效而高質量地培養學生們的化學學科關鍵能力呢?身為長期處于教育一線的高中化學教育工作者,我在自身的化學教育實踐中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嘗試,收獲頗豐,學生們化學關鍵能力的成長也頗見效果,以下,我僅結合自身的高中化學教育實踐經驗將個人感悟及其啟示等簡單總結、概括如下,望起到些許拋磚引玉的良好效果,帶動更多的化學教育工作者投入到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這一行列中來。
一、高中化學學科關鍵能力概念界定
首先,我將對關鍵能力及其高中化學學科關鍵能力進行概念上的解析與界定,這是本文開展研究與探討的重要理論基礎。
(一)關鍵能力
關鍵是指對事物來講最緊要、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對事物的進步與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延伸來講,關鍵能力即是指學生們通過學習所形成的、所具備的對他們日后的發展與進步來講最緊要、最重要的能力,關鍵能力的具備與否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們日后的成長速度與發展質量。
(二)高中化學學科關鍵能力
從關鍵能力的概念來看,高中化學學科關鍵能力即是指學生們于化學學習中所形成的、所積淀下來的能推動他們獲得長遠性、可持續性進步與發展的最緊要的、最重要的水平與能力。關鍵能力的形成不僅能使得學生們更好的理解與認知所學習到的高中化學知識,形成完善的化學結構,能靈活的運用,而且化學學科關鍵能力的形成與具備還會輻射到學生們日常社會生活實際的各個方面,對學生們的實際生活產生積極影響與助推作用。可以說,高中化學學科關鍵能力的培養對學生們的學習與生活來講意義重大,是不可或缺的教育組成部分。就當前高中化學學科來講,其關鍵能力主要包括實驗探究能力、化學語言及表征能力、化學方法及分析能力、模型認知能力、論據推理及論證能力、微觀想象能力、化學計量與計算能力、發現與提出問題能力、應用及創新能力等。
二、培養高中學生化學學科關鍵能力的教學策略
在明確了相關概念之后,接下來,我將結合具體實例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針對培養高中學生化學學科關鍵能力的有效教學策略進行總結與闡述,這是本文的重點所在,也是探討的關鍵部分。
(一)引導學生重視實驗,增加實驗在教學中的比重
實驗在以往的高中化學教學中占據的地位較為尷尬。具體表現在教育實踐中即教材上設置有專門的實驗篇幅,但是在不少化學教師及其學生看來,實驗更多的是為了完成與解答化學高考的具體實驗題目,無需花費過多的時間與精力。這就導致實驗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很容易被表現為演示性質的實驗,教師按照教材設置進行實驗的操作,學生們如同觀看“電影”一般,從頭到尾觀看完整的實驗操作流程,在達到驗證所學高中化學知識點的目的之后便宣告化學實驗的結束。這樣的化學實驗顯然是重于形式而輕視過程的,是未能對學生們的實驗探究能力、化學方法及分析能力、發現與提出問題能力等關鍵能力形成足夠助推力的。針對這一情況,我認為高中化學教師應當有意識地轉變自身的實驗教育理念,同時,更要引導著學生們去轉變實驗認知,師生攜手重視實驗教學,更讓學生們能積極而主動地進行化學實驗,以化學實驗為載體推動多項化學學科關鍵能力的進步與發展。
例如,在教學“銨鹽的性質”這節化學知識時,我鼓勵學生們自主進行實驗的操作,在將少量氯化銨固體放在試管中加熱之后學生們會發現試管底部的白色固體逐漸減少,同時產生了大量白煙,并在冷卻后于試管壁上生成了白色固體,以此為基礎,我鼓勵學生們嘗試著思考與分析這一實驗現象反應了銨鹽的哪一化學性質。在經歷了思考與探索分析之后,學生們會得出一個結論“NH4CL不穩定受熱易分解”。這顯然是已經得知了銨鹽的一個化學性質。接下來,我又鼓勵學生們取少量碳酸氫銨固體放在試管中加熱,并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學生們會發現試管底部的白色固體逐漸減少了,試管壁上有水生成,并且澄清的石灰水變得渾濁起來,在這一基礎上,學生們也會對另外一個化學性質形成深刻認知“NH4HCO3不穩定,受熱易分解,生成了CO2”……可以說,在學生們認識到實驗重要性的基礎上,大家都能積極參與到其中,通過自主分析與探索,收獲了深刻化學認知的同時,也獲得了包括實驗探究能力、化學方法及分析能力、論據推理及論證能力、發現與提出問題能力等學科關鍵能力的發展。
(二)引導學生走進生活,發展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學科中所學習到的知識不僅僅是為了應付一場場看起來無止盡的考試,這種“應試教育”思想引導下的教育理念早應得到更新與轉換。現代素質教育理念提倡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觀點,即學生們要在理解所學知識的基礎上還能進行靈活的運用,以不斷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一個個問題。這與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這一生活化的教育教學觀點不謀而合。從高中化學學科關鍵能力來看,其中便包含著發現與提出問題能力、應用及創新能力,這些關鍵能力的實質便是要求學生們會靈活的運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以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為此,作為高中化學教師在自身的化學教育實踐中便應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們走進生活,走進已有的社會生活實踐經驗,用以引發學生們的化學學習熱情、深化學生們的化學學習認知、鍛煉與發展學生們的化學學科等關鍵能力。
例如,在教學“塑料、橡膠、纖維”這節知識時,我便為學生們創設了如下生活中常見的幾種現象:
生活情境一:張爺爺覺得兩種郵票非常有價值,便將它們剪了下來,在水中浸濕之后出去了其背后的粘合劑。已知,郵票的粘合劑中含有聚乙烯醇的化學成分,請根據化學分子結構,分析與解釋郵票背后的粘合劑能在水中被溶解的化學原理。
生活情境二:合成材料中的塑料和合成橡膠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與此同時也引發了很多的環境問題。請結合所學到的化學知識提出生活中切實減少“白色污染”的有效建議?
……
就這樣,學生們所學到的化學知識不再是停留在化學教材中的理論化的存在,而是切切實實與實際日常生活緊密聯系的內容存在,這都使得學生們能用化學的視角去分析與思考現實生活中的現象,能用化學原理及其知識去解決社會生活中所遇到的種種問題。當學生們于內心深處產生了主動學習化學的熱情與欲望,當學生們具備了將所學化學知識加以生活實踐運用的能力,其化學學科關鍵能力又何談得不到有效的提升與發展呢?
(三)引導學生進行反思,鍛煉學生及時思考的能力
孔子曾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韓愈曾說“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雨果曾說“沉思就是勞動,思考就是行動”;笛卡爾也曾說“我思故我在”……這些名人名言、大家言論都向我們傳遞了一個重要的道理,即學習者應當始終在思考與分析,應當始終在進行反思與探索,這樣才能知道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能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與優化,與此同時,也能明確自身成長道路上的優勢,并能予以有效的保持。因此,作為高中化學教師,我們應當意識到培養學生們的化學學科關鍵能力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簡單過程,而應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們立足問題進行分析與探索、反思與改變,這樣學生們的化學學習認知將會更加深刻,創新探索的能力將得到極大的優化,隨之帶來的也將是化學學科關鍵能力的更好進步與協調發展。
我在自身的高中化學學科教育實踐中就很好地踐行了上述觀點,學生們反饋良好。例如,在教學“化學鍵與化學反應”這節化學知識之后,我除了引導學生們復習與鞏固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包括化學鍵與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等概念,包括釋放能量的化學反應有哪些,吸收能量的化學反應有哪些;此外,我還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們對本節化學課上的學習行為及其學習效果進行自我評判,并對自身這一過程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以及存在的優勢等進行明確,并嘗試著找出導致問題形成的原因。這樣一番深入剖析與探索的過程,使得學生們的化學學習認知與理解會更為深刻不說,對學生們批判性思維、創新能力等在內的化學學科關鍵能力的發展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對于發展學生們化學學科關鍵能力所起到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結束語
讓學生們通過學習形成關鍵能力是教師們應承擔起的責任與基本義務,高中化學學科教學亦然。為此,作為高中化學教師,我們不能停下學習與探索的腳步,而應當始終努力學習、認真探索,行進在前進與發展的道路上。只有我們自身的教育理念不斷得到更新,教育教學觀點不斷得到優化與提升,我們才能帶給學生們更加優質的化學學習體驗,學生們也才能以此為基礎切實收獲高質量的化學學習效果,同時獲得化學學科關鍵能力的有效進步與發展。在日后的高中化學教育實踐中,我將進一步立足實際去分析、去探索、去嘗試、去實踐,以往為高中學生們化學關鍵能力的發展貢獻自己應有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楊季冬、王后雄.高中化學關鍵能力的內涵及構成要素研究[J].化學教學,2019(04):5-8.
[2]李紅光.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的培養[J].信息周刊,2019(08):355-355.
[3]陸艷春.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8(34):64-65.
[4]王洪玲.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學開展項目式學習的意義[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20):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