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焱
【摘要】在教師和學生的協作下,整個化學課堂會更加有序活躍,加之課堂提問的合理進行,教學有效性會獲得進一步提升。教師要繼續保持和發揮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并不斷挖掘其潛在優勢,助力學生化學素養深化,推動高中高效化學課堂構建。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堂提問;深挖教材
課堂提問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既是師生溝通、活躍課堂的手段,同時也是引導學生思考,培養創造力、掌握知識的過程。但盡管這是一種廣泛應用的教學方式,實現有效性卻需要精心處理,科學設計。一方面要確保與知識有很好的關聯度,在學生回答中傳遞較廣的信息和具有創造性的思維,另一方面教師還需要靈活掌握提問的節奏,與學生形成有效的溝通,相互促進,從而借助提問的橋梁來高效完成教學目標。
1立足生活,設計問題,帶動化學與生活互動
將生活化問題融入,可以更好地推動學生學以致用,為學生的生活化探索奠定有效基礎。在學習二氧化碳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立足生活來設計問題。二氧化碳為什么能滅火?油鍋著火時能不能用二氧化碳來撲滅?還有哪些物質可以代替二氧化碳來滅火?消防毯滅火原理跟二氧化碳滅火有何異同?立足生活來設計問題,可以使學生更好地認識化學在生活中的多元價值,同時。讓學生在問題思考中更好地感受化學學習的樂趣。
2科學引導學生提問,積極追問
受新課程教育標準的影響,教育目標發生了很大變化,教師在傳授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應注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能力的培養。因此,在新課程教學改革背景下,教師應明確新課程標準內容和要求,深入探究高中化學教學內容,設計啟發性、探究性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探索、思考,教師在提問環節,學生遇到有難度的問題時不知如何解答,這時教師應對其進行合理的點撥和引導,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疑問,并積極追問學生對這些問題的掌握情況,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思維。
例如,在"生命的基礎能源——糖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掌握的知識,合理設計教學問題,如淀粉在稀硫酸的作用下發生水解反應生成葡萄糖,隨后加入氫氧化銅溶液,沒有產生沉淀,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教師提出教學問題后為學生預留時間進行思考,學生沒有得到答案的情況下,教師應適當進行點撥,提醒學生根據學過的知識進行思考,快速找到問題的答案。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強化、鞏固已經掌握的知識,使學生自主思考化學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化學素養,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所提的問題要有深度和廣度
雖然為了要照顧到絕大部分同學的感受,我們在進行課堂提問的問題設置時要注意難度適中,但是高中化學畢竟不是一門啟蒙課程,每一章節的內容都有其重點和疑難點,而這些重點和疑難點絕不是表面淺顯的提問所能觸及和解決的。因此,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們學習到高中化學的精髓,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時,所提出的問題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通過問題的深度設置,引導學生深挖重要知識點背后的疑難點和拓展點,幫助學生開拓思維,訓練邏輯思維能力,使得同學們可以在日常學習的基礎之上,更拔高一點;而通過對問題的廣度設置,就像是拉長了戰線,與以前已經學過的知識點相鏈接,鞏固一下基礎,順便看看從這樣的"溫故"中是否能"知新",同時,也是對于接下來將要學習的內容進行一個鋪墊,將章節與章節之間自然過渡,而不顯得生硬突兀,更易于學生接受。
4對班級學生均勻提問,分小組回答問題
高中班級內部學生的學習水平相差較大,因此,老師在設置問題提問時,要求做到面面俱到,對每個學生的提問機會要均等,但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每個學生都提問到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組。比如在學習《化學反應與能量》時,相關教師可以首先對學生進行分組,讓不同小組對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反應速率和限度進行討論,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估計到不同水平的學生,使不同小組可以選擇難度適中的問題,這樣不僅可以讓同學們完成問題,還可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當然,分小組進行討論時還需要注意不同小組內部的學習水平均衡,避免一個小組整體水平較差無法完成任務而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5深挖教材,凝練課堂提出的問題
問題相當于思維的呈現方式,將其應用在課堂中的根本目的是激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形成明確的思維內容和思維方向。由于課堂中的時間有限,如若設計大量、瑣碎的問題,不僅無法激發學生的思維,更會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因此,教師需要深刻解讀教材,與學生的化學水平、教學目標等要素結合,精心設計課堂各環節所要提出的問題。一方面使問題具備凝練性和層次性,讓學生能夠憑借關鍵性問題的思考來把握知識,構建本節課的知識體系。其中可以增加推理、開放且具有深度理解力的問題類型比例;另一方面,在構建新知識的整體背景下提出關于回憶、經驗等層次性的問題,以為學生回答更高水平的問題奠定基礎。
6開展化學生活教學,助學生強化化學素養
化學和生活實際密切相關是毋庸置疑的,很多化學知識都來源于生活,又反映于生活,有些化學現象或物質甚至在生活中隨處可見。那么,教師完全可以利用化學課程具有的這一特性展開生活化教學,并在其中融入適當的探究性問題,讓學生在感知生活中的化學的同時能夠將化學專業知識掌握到位。高中化學教學致力于課堂有效性的提升,尤其是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這就意味著教師在開展相關教學活動時,要密切關注學生、學科與課堂之間的聯系,要將教學規劃科學化、生活化、程序化,使學生能夠在最科學有效的指導下獲得最大限度的能力提升和思維活化。所以,開展問題探究下的生活化教學是有效提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途徑,也是助力學生強化化學素養的重要渠道。
結束語:
課堂提問是高中化學授課過程中探究問題的主要動機,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探索求知興趣,還可以活躍講堂氛圍。因此,相關教師在授課中合理使用提問教學法是教學方式新潮流,也是課堂必然性模式。
參考文獻
[1]胡建德,周巧玲.高中化學教學藝術的提升技巧[J].名師在線,2020(12):78-79.
[2]陳亮.以提問促生成,發展化學思維能力[J].新課程導學,2020(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