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錦程
考試和舞弊就像是孿生兄弟,只要有考試存在,就有舞弊。隨著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各種高科技設備在考試舞弊過程中也不乏應用,使考試舞弊更加快捷和隱蔽。尤其是就業競爭日趨激烈,考試違紀舞弊現象突出,考試環境十分嚴峻,筆者從事招生考試工作,歷經多次高考、自考、成考,事實讓我們認識到,與舞弊現象作斗爭將是招生考試工作中的一項長期工作。因此,加強對考試舞弊特點和舞弊防范體系的研究,對招生考試工作的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考試舞弊的特點
1、組織化:舞弊現象由“單打獨斗”發展成為“有計劃、有預謀、有組織”的行為。如:2016年研究生考試泄題案。2015年12月26日,研究生考試的第一天,有考生反映,英語考題答案疑似泄題,一時間引起軒然大波,后由湖北網安部門成立部督“1560”專案組。經過一個多月的審訊,掌握了河南、武漢兩個團伙,試題是犯罪嫌疑人羅某、李某從河南省印刷廠竊取的。考試前夕,李某聯系到在武漢從事助考犯罪活動的陳某,在鄭州和武漢兩地招錄培訓人員。從竊題、傳題、解題、再到培訓、組織作弊、替考的完整組織鏈條。
2、團體化:作弊方式由個體行為逐步演化成團體性作弊。組織者事先安排槍手以“應試”人員進入考場,然后通過無線傳輸設備將試題傳出考場,考場外槍手將答案做好按事先談好的價格賣給家長和直接發送到考場內。如2015年貴州省銅仁市高考開考時,一高考作弊團伙欲通過無線設備讓考生將題目傳出考場后,請“高手”作答,然后將答案傳回相關作弊考生,這一過程被警方及無線電管理局查獲。
3、商業化:在高科技的外衣下形成了一種潛在市場,形成了以槍手、“考試中介”和考生三者為一體的“一條龍”服務。如今“槍手”現象在一些大學校園非常興盛,許多高校學生作為營利手段替人考試已成為校園里一種近似公開的新興“職業”。而且“槍手”和“業務范圍”不斷擴大;英語考級、自學考試、成人高考、職稱考試等等。如2015年4月,沈陽市無業人員楊志清與遼中區一中學教師陳軍預謀在即將開始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中作弊并從中獲利。由楊志清負責購買作弊設備及高考答案、安放考試現場接收器等,陳軍負責聯系高考作弊考生。隨后,楊志清通過QQ群與個體業主孫令取得聯系,通過銀行卡轉賬方式支付孫令2.58萬元,購買了9個發射器、60個接收器、60個隱形耳機。
4、智能化:高科技被運用到作弊當中。與傳統的作弊手段相比較,如今作弊工具的高科技含量越來越高,諸如“顯影碳粉、透視眼鏡、針孔攝像機、無線耳機、信息手表、隱形鋼筆”……各有巧妙不同,大顯身手等等不乏在考場作弊中使用。如2015年遼寧沈陽的舞弊案,作弊人員把無線電話傳輸設備、網絡利用起來,與手機相比,通過無線電和網絡傳輸隱弊性更強,可以更快把答案傳進考場。
二、考試舞弊防范體系的構建
國家教育考試舞弊已不是什么新鮮話題,防范和杜絕舞弊行為已是招生考試管理部門面對的主要任務之一,防止考生舞弊可建立多層次的舞弊防范體系。舞弊防范體系作為一個大系統,主要由立法防范、教育防范、管理防范、技術防范和監督防范五個子系統組成,具體組成如下圖:
1、立法防范
考試立法是依法治考的重要內容,歷來為人所重,宋代就有《考試進士程式》、《親試進士條例》,明清時代則制定了《科舉集成》和《欽定大清會典事例》。目前,打擊考試舞弊的法律法規尚不健全。對失職、放縱和參與作弊的考試工作人員,目前只有《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處理。這造成了違法者的“違法成本”低廉,頂風作案也就在所難免。因此,只有從法律層面加強管理,才能從根本上抑制該現象的發生和蔓延,從而保證考試的公平公正。
2、教育防范
首先對教師要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擔任國家教育考試的監考工作不僅僅是教師的榮譽,而且是教師的義務。其次對考生加強誠信教育,樹立誠實為人,誠信處事的風尚,是提高教育考試質量的重要措施。
3、管理防范
首先加強對考點,考場的管理。一是必須按標準要求布置;二是考場布置必須做好“四清”即清課桌、清黑板、清墻壁、清窗口;三是加強安全檢查,通訊工具不能帶入考點;四是考生、工作人員、監考人員進入考點必須憑證進入,建立聯防聯控,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加強對監考教師的管理。監考教師是考試的組織實施者,同時也是考場紀律的執法者,監考教師的狀態直接關系整個考試過程中的考風考紀,因此,對監考教師一是要認真選拔,要挑選嚴守紀律、大膽負責、鐵面無私的監考人員,二是要建立監考人員的責任追究制。
4、技術防范
隨著考試舞弊逐步向高科技、隱蔽化方向的發展,科技手段的不斷創新是提高教育考試管理的必由之路。近年來,教育考試舞弊逐步向高科技、隱蔽化方向發展,手機、無線耳機、針孔攝像機等等被大量用到考試作弊之中,以致出現了廣東電白那樣的大案。為了有效遏制這一現象的蔓延,全國建立起標準化考點,并在考前開展凈化涉考網絡環境,打擊銷售作弊器材、打擊替考作弊、凈化考點周邊環境、清理整頓涉考培訓機構和助考中介的五大專項行動,實踐證明是扎實有效的。
5、監督防范
在考試期間,應建立健全嚴密的監督機制,一方面要監督考場內的考風考紀,另一方面也要監督監考教師的行為,堅決杜絕教育系統人員參與、組織、縱容考試作弊。現在國家教育考試全部在標準化考點進行,全部實行網上實時監控,全程監督考場內的一切活動,在成功監督考生的同時,也監督監考教師的行為,對防止考場舞弊非常好的效果。
作為招生考試管理部門,不能有效地制止舞弊,就不能談維護考試的公平、公正。隨著時代的發展,考試舞弊的手段和方式不斷地發生變化,因此,對考試舞弊的研究和防范也是一個動態過程。只要我們高度重視考試舞弊這一危害極大的問題,不斷地關注和研究這一問題,做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達到最大限度減少甚至杜絕考試舞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