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須欣
【摘要】在傳統的高中歷史課程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注重進行專業課程知識的傳達,忽略了引導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育,但實際上讓學生在高中歷史的課程教學中進行各方面能力的提升與核心素養的發展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將通過措施分析與文獻研究等方式,從素養發展這一角度進行高中歷史作業設計的改進與完善,以期能夠通過全新的作業設計來引導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育以及各項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素養發展;高中歷史;作業設計
引言:有些高中歷史教師在日常的課程教學中,嘗試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唯物史觀的應用來進行人類發展歷史客觀規律的探討。唯物史觀的學習與運用能夠有效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的開拓和理解能力的提升,這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夠起到重要的作用。但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嘗試使用其他的方式來進行高中歷史作業設計的改良,使得未來的高中歷史作業設計呈現出新的局面,下文將針對此展開論述。
一、讓學生在作業完成過程中進行史料實證素養的提升
史料實證是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所使用的一種獲取歷史真相的方式。所謂的史料實證指的是學生在針對某一歷史現象和歷史事件進行分析與研究過程中,嘗試進行詳實史料的獲取,并使用審慎研究的態度來進行史料可信程度考證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學會以更為客觀的態度來進行歷史事件的正確辨析,還能夠學會使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來進行歷史資料的搜集與整理。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以個人的力量或團隊的力量來進行史料的獲取。如果學生無法進行史料的獲取,那么就無法使用史料實證的思想理念來進行歷史作業的完成。因此史料獲取能力的培養是歷史實證方法運用的前提。而史料獲取的過程本身,就是讓學生進行個人素養發展和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譬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辛亥革命》歷史事件的學習與理解過程中,可以嘗試通過課后作業的布置來讓學生進行辛亥革命經過的史料收集。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通過單獨進行線上資料查詢或小組合作進行圖書館資料訪問的方式進行有關作業任務的完成。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資料收集能力都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這便是素養發展的一個確切表現,符合現階段高中歷史的課程教學目標和教學理想狀態。
二、讓學生在作業完成過程中提升史料的運用能力
當學生已經證實了史料資源本身的真實性,且已經獲得了在針對某一歷史事件進行分析過程中進行詳實史料收集的能力后,教師應當更進一步地引導學生在日常的問題分析過程中合理地進行史料的運用。實際上許多學生雖然已經學會了進行史料的收集,但卻并不知道應當怎樣利用史料資源進行個人觀點的陳述和表達。因此教師在進行相應的作業設計過程中,應當額外注重這一點。譬如在引導學生進行古代農業生產相應主題作業完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通過自主的理解和認知,進行小農經濟利弊的分析。在進行小農經濟利弊分析的過程中,學生除了要進行自主觀點的陳述之外,還需要運用到大量與小農經濟發展相關的史料資源,只有詳實的史料資源佐證才能夠讓學生的觀點看起來更言之有理。這一過程中學生就會逐步進行史料運用和分析能力的突破與完善,逐步養成自主進行史料資源運用的習慣。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有關作業任務完成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要鼓勵學生通過個人能力進行史料資源運用之外,還需要針對學生的史料運用分析狀況,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只有如此才能夠讓學生的史料運用能力,在有教師指導的情況下獲得個性化的發展,能夠在短時間內達到理想狀態,倘若學生已經學會了進行史料的運用,那么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便能夠因此而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這也是進行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又一途徑。
三、讓學生在作業完成過程中進行歷史解釋素養的提升
在進行史料運用的過程中,學生經常會碰到一些難以用絕對性語言進行評判的歷史事件。在相應歷史事件的分析與研究過程中,學生需要通過歷史解釋手段,來進行相關事件的闡述和描繪,通過個人的理解分析,以及歷史史料的呈現來進行相關歷史事件出現背后深層次原因的分析,使得其對于有關事件的理解更接近歷史真實情況。換句話說歷史解釋這一歷史課程的學習方法,也是引導學生進行歷史核心素養提升與培養的重要途徑。譬如在進行新思潮沖擊下斷發這一行為出現的歷史事件分析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從表面上進行有關現象出現的原因概述,還需要分析斷發現象出現的深層次原因。又譬如在進行中山裝的設計理念闡述的過程中,相信學生不僅需要通過最表層的審美理念思想來對中山裝的設計進行探討,還應當深入到中山裝設計的文化內涵,即國民黨的立黨宗旨和政治理念上去。換句話說,學生在進行歷史闡釋的過程中,不僅需要針對眼前歷史事件來進行相關的描述與分析,還需要基于眼前的歷史事件來進行更大范圍內的社會背景考量,只有如此才能夠使得相應歷史闡述變得更為深入和透徹。
四、讓學生在作業完成中進行家國情懷素養的培育
在高中歷史作業設計的過程中,教師不但要進行傳統作業模式的運用,還需要進行作業活動模式的不斷豐富與完善,在形態各異的歷史活動作業中,引導學生進行家國情懷素養的培育。譬如在進行與《西安事變》相關聯的歷史概述時,教師可以嘗試通過紀錄片播放的方式,來讓學生了解西安事變的全程,并且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國際和國內兩個方面來進行西安事變對中國歷史進程影響的感知,這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還能夠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以更為正確的思想觀念進行歷史事件的評價,這也是能夠使得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得到進一步提升與完善的。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未來的新課程改革逐步推進過程中,以素養發展為導向的高中歷史作業設計,將會成為歷史作業設計的最終趨向,一線的高中歷史教師應當對此引起足夠的重視,在不斷更新作業設計理念與教學方式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本文系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劃2020年度省專項一般課題《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導向的作業設計研究》課題(課題批準號:JYC1320361)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劉園.高中歷史作業設計及效果研究[J].黑龍江教育(教育與教學),2020(09):80.
[2]李琳. 以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初中歷史作業設計[D].哈爾濱師范大學,2020.
[3]蔣鈺. 基于歷史核心素養的高中歷史作業設計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20.
[4]馬曉偉.核心素養理念下高中歷史作業設計探討[J].亞太教育,2019(05):7.
[5]張霞. 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歷史作業設計[D].青海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