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怡欣
摘? ?要:深度教學是新時期學習科學領域提出的新要求,為教師指出了新的教學方向。把握課改情況,具體闡述深度教學內涵、價值以及具體的實踐策略,對促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著積極價值。
關鍵詞:深度教學;內涵;價值;實踐策略
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的發(fā)展,給教育帶來了巨大的變化。知識的旨趣從復述事實轉向發(fā)現、應用知識,要求學習者發(fā)揮自主性,深度思考,遷移知識,有意義地建構知識結構,應用知識內容,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同時自然而然地發(fā)展多元能力,形成深度學習品質。
學生的學習實現如此變化,離不開深度學習。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教師的深度教學,引導學生的深度學習。所以,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要進行深度教學。
一、深度教學的理性追求
(一)深度教學的內涵
“教學”是教育科學中的基本概念,是教與學不可分割的整體。“深度”是基于教師的教、學生的學習和師生關系三位一體,衡量教學相長程度的標準。
深度教學是基于教與學一致性提出的新的教學概念,是指引導學生克服對知識的表層學習,以及知識簡單占有和機械練習的局限性,以知識內在結構為基礎,完整地處理知識,引導學生從符號化學習轉變?yōu)橛幸饬x建構,發(fā)展其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活動。深度教學要求學生深度思考,深刻理解知識本質,遷移學習經驗、生活經驗,逐漸建構出完善的知識結構,并利用儲備的學習經驗解決實際問題,在追求獲取知識,儲備經驗,鍛煉能力的基礎上,形成核心素養(yǎng)。
(二)深度教學的價值
深度教學的歸途是深度學習,也指向實踐。教學實踐是實現深度教學價值的載體,在教學實踐中,深度教學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如下:
1.便于教師有“料”可供。教師的教是深度教學實踐價值的具體體現。深度教學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發(fā)揮好教學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料”。這里的“料”是貫穿始終教學的“饕餮大餐”。如,深度教學中的教學內容,不僅是教材中的知識內容,還是指教材外的其他學習資源。以數學學科為例,實施深度教學,需要教師在深入分析、把握教材要點的基礎上,打破教材限制,挖掘其他與之有關的資源,實現教學內容的豐富,引導學生在課堂上與多樣的數學內容互動,實現從“量”到“質”的過渡。
2.便于學生有“味”可品。學生的學是深度教學實踐價值的具體體現。學生是教學活動的參與主體,學生的深度學習,不僅是深度教學的出發(fā)點,還是深度教學的落腳點。在實施深度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有“料”可供。學生在參與深度學習的過程中,可以以“料”為基礎進行深品,做到學得有味。教師的深度教學打破了灌輸知識的限制,將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學生通過發(fā)揮自主性,興致盎然地與知識互動,由淺入深地探究知識本質,并在此過程中,與他人展開互動。通過碰撞思維,達成統一認知,實現對知識的深刻理解,同時鍛煉學習能力,獲得學習滿足感,增強學習興致,驅動學習發(fā)展。
二、深度教學的實踐策略
(一)在質疑問難中深度教學
蘇格拉底告訴我們,質疑問難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驅動學生獲取知識,引導學生發(fā)展智能的主要方式。深度教學的實施,離不開學生主動思維。學生主動思維,是以質疑問難為起點。在開展深度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情,質疑問難,將學生一步步地帶入未知領域,使其通過自主思考,揭開未知領域的神秘面紗。在深度教學中質疑問難的時候,教師要做到如下幾點:第一,把握時機。把握時機是指根據學生的思考情況,及時地提出疑難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使他們通過不斷的思考,解決問題,實現對知識的深刻理解,同時在此過程中,發(fā)展思維能力。第二,開放問題。問題是教師在深度教學中質疑問難的關鍵。開放性的問題,可以使學生產生探究興趣、自主思維,實現對問題中包含的知識內容的深刻理解,做到對知識的融會貫通,促進有意義地建構知識結構。第三,生活問題。深度教學的目的之一是引導學生應用所學解決問題,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加深對知識內容的理解,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
(二)在嘗試錯誤中深度教學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桑代克在人類學習過程理論中提出了“嘗試錯誤”概念。在桑代克看來,個體的學習過程是一個不斷“嘗試錯誤”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不斷地探索出新的認知,實現認知結構的完善。在進行學習的時候,學生往往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遇到諸多問題。深度教學中的學習過程是嘗試錯誤,糾正錯誤再到正確的過程。在實施深度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利用錯誤資源,引導學生在嘗試錯誤中實現深度學習。
(三)在實踐生活中深度教學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受到杜威教育思想的影響,提出了生活教育理念,倡導實踐出真知。學生學習知識的目的是應用知識,做到學以致用,尤其在用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地認知知識,鍛煉應用能力。生活是教學的來源與歸途,引導學生體驗生活,可以使學生儲備生活經驗;可以使學生解決生活問題,自然而然地生成智慧。所以,在實施深度教學的時候,教師要打破教材和課堂的限制,走進廣闊的生活天地,應用多樣的方式挖掘生活資源,結合課堂教學需要,將生活資源展現在學生眼前,指導學生遷移生活經驗,依托生活實踐,探尋生活現象中的知識內容。同時,還要立足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設計生活化的活動,驅動學生走進生活中,自主地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深度教學在促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方面有著積極價值。在實施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要學會引導學生在質疑問難中深度學習、在嘗試錯誤中深度學習、在實踐生活中深度學習,借此使學生有意義地建構知識結構,應用知識,深化思維,提高學習水平,構建學科思維方式,形成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