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芬
摘? ?要: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新時代教師更應緊跟時代發展,提升自身語言素質。正確地使用教師語言,是提升幼兒教師專業能力的核心環節之一。幼兒教師具備優秀的語言素養不僅可以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培養幼兒良好的語言習慣,進而引導幼兒正確認識世界,啟發幼兒進行思考,培養幼兒健全人格,促進幼兒的可持續性發展。
關鍵詞:勝任力;幼兒教師;教師素養;語言創新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而教師根本之大計,以“勝任力”為本。幼兒教師作為提高幼兒認知能力的責任主體,理應注重自身語言素養的提升,側重保育策略與溝通技巧,使幼兒在循循善誘的過程中健康成長。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重新界定了教師的角色,提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薄队變航處煂I標準》提出了“學前為本、道德第一、能力第一、終身學習”的基本理念,指出幼兒教師要有不同于其他教師的發展標準和專業特點,明確了作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應當具備諸如專業素質、職業道德和人格特征的勝任特征。
相關研究表明,“2~12歲是兒童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而幼兒教師便成為了幼兒模仿的第一位啟蒙者。因此,幼兒教師使用教師語言的熟練程度,直接決定了幼兒良好語言習慣的養成。如果幼兒教師不能正確使用語言,則會使幼兒在知識和語言的學習方面受到很大的阻礙。因此,提高幼兒教師的語言素養,不僅是提升幼兒教師專業能力的關鍵,也是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重要保證。
一、夯實專業素養,提高幼兒教師的語言素養勝任力
幼兒教師不僅要有良好的語言基本功和文化素養,更要準確把握自己的語言,深知語言對于幼兒成長的重要意義。為了提高幼兒教師的語言能力,幼兒園要積極組織教師學習日常生活中所需的語言表達技能,組織教師積極學習關于語言理論的基本知識,如《心理語言學》《做幽默型幼兒教師》《幼兒教師家庭交流》等理論性書籍。幼兒教師掌握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才能夠進一步用理論聯系實際,從而更熟練地使用語言去表達。
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傳承下來一大批集語言美、思想美、藝術美于一體的經典文本。這些經典傳世之作滲透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內核和人文精神,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通過閱讀書籍,教師可以感受到優美、豐富的語言辭藻,進而提高自身語言的藝術修養及審美能力。當遇到優秀的篇章時,幼兒教師可以通過示范朗誦的方法,對所用的語言表達技巧進行感受和剖析,把握文章要點,共同交流和探討。在朗誦時可選擇抒情、優美的輕音樂來配樂,伴隨著優美的音樂,使閱讀與美好的氛圍相結合,培養自身的發音方法與技巧。同時,幼兒教師也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給幼兒帶來更多語言方面的提升,提高幼兒的審美心理與感受。
二、美化生活用語,注重幼兒情感表達
在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幼兒教師可通過日常生活的許多小細節,提升自身的語言素養。面對幼兒在園時的各種常規要求,教師要用生動、簡練、準確而又充滿童趣的話語,對幼兒提出要求,言簡意賅,有益理解。比如在早操環節,教師在組織幼兒站隊時可以說:“寶貝們,這里有一條橫線和一條豎線,看看誰能站在線上?!痹谖缢h節,教師可以用生動的語言說:“小小肚皮,吃的飽飽,小小腳丫,跑跳累了,小小眼睛,要睡覺嘍。”這些語言簡單易懂,既能讓幼兒清楚、明白自己該做什么、應該怎么做,又能讓幼兒愿意去做,明白怎么去做,使一日活動變得更加容易。
三、注重教師的溝通用語,實施優化策略
促進師幼間良好情感交流的一個必要條件是教師與幼兒進行有效的溝通。教師的鼓勵是幼兒進步的一大動力,可以增強幼兒的自信心,以此培養幼兒奮發向上的進取精神。因此,針對幼兒教育的實施方法,教師應以激勵為基礎。我們都知道:“成功的孩子是鼓勵與批評共存的模式。”因此,幼兒教師在教育教學的實施過程中,要堅持及時引導幼兒和鼓勵幼兒的原則,實現幼兒自信、健康地成長。
四、勤于內省,創新教學語言
知識的載體,文化的傳承,都需借助于語言表達。教師語言學習能力的高低對教育教學工作的能力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因此,幼兒教師要具備提升自身語言素養的自覺,同時也要有積極的行動,通過不斷地反思和創新提高自身語言素養和教學能力。
五、優化教師教學語言,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針對幼兒的集體教學活動,教師要在備課準備環節就特別注重自己的教師用語,要使用規范、標準、完整、具有引導性的語言組織教學。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給幼兒充分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多提問開放性的問題,引發幼兒思考,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在傾聽幼兒發言時,教師要引導其他幼兒學會認真聆聽,學會尊重他人,養成善于傾聽的良好習慣。當幼兒遇到不知如何表達或表達不完善時,教師要及時幫助他們組織語言,適當引導,幫助幼兒縷清思路,進而完整表達。此外,教師還要特別關注不善表達的幼兒,多給他們機會鍛煉和表現自己。
總之,幼兒園應當積極探索,扎實穩妥地鍛煉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重視和加強教師的語言勝任力,使幼兒教師充分展示語言的無限魅力,讓教育充滿人文魅力,讓幼兒樂于接受和吸收,促進幼兒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岳雅瓊.幼兒“說謊”了怎么辦[J].新課程學習(上),2013,(02).
[2]谷冬嵐.教師如何正確運用言行舉止[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38).
[3]劉? 亮.勝任力視閾下幼兒教師語言素養提升路徑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