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賽妹
摘 要:化學是一門綜合化學科,其與我們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并在高考當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到了高三,教師組織學生一同有針對性的復習化學。在化學復習過程中,身為一名化學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對化學知識進行第二次學習,同時還要注重對學生潛能的開發,以及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備一個極佳的狀態去迎戰高考。高中化學的復習過程是十分緊密,至關重要,教師會在此階段中將所有的化學知識匯聚成一張表格,從而開展系統性的復習,確保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此過程中有一個質的飛躍,同時也需要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并制定屬于自己的復習計劃。基于此,本文就探究優化高考化學復習方法的策略并結合這一問題進行了以下闡述。
關鍵詞:高中化學;高考復習;策略分析
伴隨著新課改教學理念的深入發展,高考題目也逐漸呈現針對性、開放性等諸多特點,在此基礎上,學生所復習的化學知識越來越多,同時也越來越廣,其實高考的目的在于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核。為此,教師在開展化學總復習時,應將高一到高三所涉及的全部化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從而有針對性、有計劃性的輔導學生開展復習化學。因為高考對于學生而言,是人生當中一次重要的考試,同時也是自我能力的展示平臺,為幫助學生以更好的姿態去迎戰高考,教師在平時化學復習當中,應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突破口,喚醒學生學習熱情,并全面性的制作復習方案,確保化學知識不存在遺漏現象,同時復習還應具備一定的深度,以便于全面提升學生的復習效率。
一、高中化學全面復習策略
高考題目具有針對性、抽象性等諸多特點,教師應結合每年的高考例題所涉及的化學知識,進行有針對性設計復習方案。在復習過程中,教師應考慮的事情較多,包括新課標考綱的要求,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發展規律,或者對時間的合理分配等等,因為社會以及學生家長對高考十分重視,從而導致教師的教學壓力逐漸增大,而學生在此基礎上也較易沾染不良的心理情緒,為此,教師應為學生指點迷津,同時為學生鋪展一個明確的方向,致使學生能改變以往的學習方式,處理個人的解題思路。首先,教師應結合教學大綱對復習內容有著明確的把握,同時再將學生難以理解的化學知識有效歸納,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并將每本教材,每一章節的知識點羅列成一個較大的框架展示在學生眼前,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與記憶,促使學生對化學知識有一個明確的復習方向。其次,在化學學習過程中,審題是一項極為重要的方式,往往學生由于對化學知識的理解不夠深層次,從而導致學生在審題當中會出現一定的難度,例如少量、適量、過量等化學用語,往往因為一個字的差別,從而導致在化學題當中出現不同的結果,因此,教師在開展化學復習時,應注重提升學生的,審題能力,再者,教師應充分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夯實學生基礎知識,并將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進行強化處理。在化學當中,實驗題一直都是化學教學當中的難點,同時也是高考考核的重要內容,在此基礎上,實驗題所涉及的內容較為深刻,從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到實操能力,又從學生對化學元素的記憶,化學公式的應用等多方面,教師在開展總復習時,應以實驗題目為復習重點方向,強化學生對此進行訓練。同時,教師不應給學生帶給過大的壓力,確保學生在復習當中保持愉悅的心情,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復習效率,提高復習質量。
二、知識的整合
高中化學與初中化學相比,往往在內容上更加復雜,需要學生掌握的專業技能,則更偏向實操性,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對于化學知識,主要分為三大板塊,即有機、無機、實驗,對于有機化學的學習,主要是涉及一些規律性較強的化學理念,學生對于這些理念存在較大的理解誤差。為此,教師應進行合理地整合歸納,將有機化學所涉及的知識點羅列成一個大框,方便學生記憶,同時,為提升學生的復習效率,教師應針對有機物所涉及的所有化學反應,運用計算機技術為學生打印出來,并引導學生進行背誦,對于一些較為抽象的有機化學物,因為其中所涉及的特殊性質,例如甲酸當中含有一元醇等,這便要求教師在開展復習教學時,引導學生對此進行重點記憶,尤其對于一些反應緩慢、較為經典的反應類型,必須讓學生進行重點記憶,有機化學在整個高中化學當中都是以基礎知識而存在的,學生在做題或者進行總復習過程中,會有良好的把握,而無機化學所涉及的化學知識較為零散,也是學生在學習化學中深感困難的一項內容,雖然有些簡單的知識教師能夠在平時課堂中提起,但學生對此還是無法有效應用,為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平時養成記筆記的習慣。開展無機物化學復習時,教師可將學生常見的無機物進行整體性分類,并開展專題復習,將各式各樣的化學反應作為本次復習的重點內容,從而實現知識的有效整合,幫助學生進行更全面的復習。除此之外,在復習過程中,對于習題的訓練是極為重要的,尤其是拓展學生思維的新視野,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在開展習題訓練過程中,教師應改變學生以往的解題方式,注重知識與技能的有效結合,從而在解題中掌握正確的方法,提升個人的學習效率。
三、讓學生學會審題
化學是一門其抽象與嚴謹與一身的學科,在化學考試當中審題對于最終的結果是十分重要的,審題的方向決定學生的思維方向,若是學生在審題當中存在若干問題,造成最終答案出現偏差,那么便是十分可惜的。審題能力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具有莫大關系,高考所檢驗的并不是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情況,當中涉及諸多方面,這也是高考出題人的方向,為此,教師應幫助學生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學會審題,強化學生的審題能力,不僅要學生加強對化學基礎知識的夯實,同時還要注重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對于這一情況,教師應進行專門的訓練。化學情境題是學生較容易出現錯誤的主要問題,題型也涵蓋了選擇題、填空題等,因為高考重視的是學生的學習能力,對于化學情景題,教師應引導學生冷靜分析,將自己所學知識在解題過程中有效運用,以便提升個人對情境題的解決效率,對于這些化學知識與重點問題,對學生開展訓練,這樣才能使其具備優異的能力去面對高考題型的反復多變。
四、對實驗題進行訓練
實驗是構成化學教學的關鍵一環,也是教師在開展化學總復習時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通過化學實驗,能夠讓學生對以往學習的知識有著一個深刻的理解,同時,實驗也是高考當中必考的題目,分數所占比例較大,更加考驗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在開展高考總復習時,應加強對學生進行此項訓練,正所謂,萬變不離其宗,為此,教師在教學當中一定要讓學生對實驗有著清晰的掌握,尤其是針對操作順序,從連接器皿到檢查,從裝藥到集氣處理等等熟練的進行掌握。在平時當中,教師可采取多元化的措施,將化學實驗所涉及的題型進行總結,夯實學生的基礎,同時教師也要針對歷年高考試卷進行分析探究,將這些實驗題目匯總成一份試卷,并分發給學生,針對學生的錯誤以及缺點強化處理,實驗題目是一項專門考察學生綜合能力的題型,為此,教師應針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訓練,并將化學實驗題中所涉及的化學知識引導學生多元化訓練,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解決實驗題時,擁有良好的邏輯思維。由于教師針對性的指導,促使學生的化學成績能夠有效提升。
五、對教學目標進行明確
在高三時期,教師在開展化學總復習過程中,應構建完整的復習體系,設置有計劃、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從而推動教學的進一步發展。通常在高三化學復習總共有四輪,在第一輪復習當中,教師應注重對基礎知識的強化以及鞏固,促使學生對化學專業技能強化;在第二輪總復習中,教師應以重點難點作為復習的突破口,強化學生對高考內容以及化學難點的復習,學生能夠將自己的錯誤不斷總結歸納,提升個人的解題能力;在第三輪化學總復習中,教師應將練習作為教學導向,加強學生對綜合性化學問題的訓練,全面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分析觀察能力;在最后一輪復習當中,教師將學生遺漏的知識點進行補全,將課程回歸于書本當中,對學生所遺漏的基礎知識進行揚長避短,在這四輪復習過程中,教師應有針對性,有節奏性的指導學生復習,并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促使學生全面提升個人的復習能力。除此之外,在化學復習過程中,教師應避免將一些復雜抽象的化學題目引導學生進行復習,這樣極易打消學生復習的積極性,從而降低學生的復習效率,通過復習目標的指導,學生能夠強化個人的基礎知識,提升個人的專業技能。
六、創設復習情境
開展高中化學復習過程中,是學生完善個人知識體系,以及提升個人解題能力的重要途徑,尤其在新課改革的背景下,高考對于學生化學知識的考核形式則更加靈活多變,為此,教師應拋棄傳統的復習模式,注重改革創新,緊跟時代發展方向,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作為復習突破口,以便推動教學的進步發展。在高中化學教材當中,與化學反應速率有關的知識點是復習當中一項極為重要的內容,化學反應速率主要以化學反應快慢的程度進行衡量,一般是以單位時間所產生的物質來體現的。對此,教師在復習該部分內容時,可借助多媒體設備,將手榴彈爆炸等案例直觀的呈現在學生眼前,使學生能夠準確地理解化學反應速率的快慢的知識,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深度分析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以便強化學生該部分化學知識。在教學情境中。在教學情境當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對化學反應的顏色、生成物等進行分析,確保學生渙散的目光能夠重新集中起來,從而加深對化學現象的理解與記憶,最終達到預期的復習效果。
結束語
在新課改革的背景下,對于高考化學復習的方法,改革與創新是極為重要的,這也是提升學生復習質量的關鍵。為此,在復習化學知識過程中,身為一名化學教師,應充分滿足學生的求知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學生復習效率,確保學生能夠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從而在高考當中獲得優異的成績。
參考文獻
[1]趙春梅.基于問題引領的高中化學專題復習模式探索—以“定量實驗”專題復習為例[J].中學教學參考,2018(11):53-56.
[2]李高輝.關于提升高中化學總復習有效性的研究思考[J].考試周刊,2018(12):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