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江

徐?江
詩人,作家,文化批評家。
生于1967年,1989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現居天津。
太過夸張的劇情、劇中人怪誕的言行,既容易違背歷史邏輯、生活邏輯,也容易讓觀眾看低全劇的智慧含量
最近看的一些新劇老劇,情節上都能體會到一個共同點:虐!
不是“虐心”的“虐”,是“虐邏輯”的“虐”。
比如《掃黑風暴》,徐英子為了讓因敲詐行為犯到孫興手里的弟弟免于坐牢,先是找警察同學幫忙,后是借助網絡想靠出賣顏值非法掙錢,最后又天真無邪地奔赴孫興的酒局……簡直是“傻白甜”法盲的人物設計。
可問題是——既然知道自己的色相可以在網上掙錢,那對于孫興的酒局,徐英子自然也能預料到對方的不懷好意。此外,懂得走后門兒、靠灰色收入了事兒的女孩,能平白無故吃了大虧后就直奔自殺而去?太不符合當代青年的智商與個性。
還有,小小的村委會領導,竟敢在中央督導組召開的會議上,當著督導組和省、市各級領導的面振振有詞,作為反派的幫兇、馬仔,這也太囂張了。劇集想突出反派的狂妄,可以;但情境要選對,不能脫離生活邏輯,畢竟放到現實里,別說振振有詞了,估計一看那場面,早就嚇癱了吧。殺手作案前吃大蒜的設計本來挺現代,可惜劇情里缺乏一點小交代,人物性格看起來略顯突兀、古怪,反而容易讓觀眾忽視這一設計的匠心。
再如《喬家的兒女》,“作爹”的設計和表演都很出色,已經超越甚至碾壓“蘇大強”。可架不住幾個兒女的人生在劇里輪流糾結,看著看著,觀眾會覺得太巧,也太奇。整個兒一“霉運集中營”的故事。本來唐藝昕演的項南方,性格和身世是個能讓人松一口氣的形象,但她在老公喬一成得病后莫名其妙忍著的那種壓抑,一下子又把項南方的那份陽光給吞噬了。幸好,主創仁慈,關鍵時刻讓喬四美離婚了,不然再折騰下去,角色的戲份和全劇主題都得改改了。
劇集的最后部分,王瀾扮演的保姆曲阿姨,帶著兒子一家進駐喬家,試圖鳩占鵲巢的情節,編劇肯定參考過生活中一些真實個案,也部分反映了農村勞動力進城,加上城市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新問題。但戲劇化有些過于“徹底”,有點兒往喜劇乃至鬧劇發展的嫌疑。奇怪的是——花了這么多橋段去鋪墊的沖突,最后收尾卻又過于倉促、不了了之,讓人看后覺得太任性、不正常。我們可以說,《喬家的兒女》是一部選角精準、演技優秀,最后卻被苦味兒劇情吞噬掉了的努力之作,相比正午陽光此前推出的“作爹一代目”——《都挺好》,生活的失真指數、反常指數,明顯高出不少。
新近開播的邢佳棟、錢波、高東平等主演的,導演何群(代表作有電影《烈火金鋼》《鳳凰琴》《混在北京》、劇集《茶館》《呂梁英雄傳》等)的遺作《代號·山豹》,據說是五年前的作品,講述抗戰年代,國內各方力量聯手與日寇搏斗,保護《趙城金藏》的傳奇故事。《趙城金藏》是國家圖書館鎮館之寶,與《永樂大典》《四庫全書》《敦煌遺書》齊名。本來這個題材分量不輕,可惜劇集無論是在片花、預告,還是宣傳上,都沒很好地突出這點,讓人看劇時,以為此寶是虛構出來的,實在有違影視宣傳、推廣的常規。
《代號·山豹》的劇情風格略顯懷舊,給人一種看早年抗日題材連環畫的意味。人物個性談不上復雜,但全劇角色齊全、行當分明。人物架構和演技上都還可以,沒有明顯的短板。拖后腿的是劇情。比如為了突出鬼子殘忍,說他們竟然拿全部偽軍的女眷當人質,逼山上的土匪交出寶物。也許主創覺得這樣,在情節上可以自圓其說,可從觀賞的角度來看,敵人如此做法實在是太過愚蠢。
太過夸張的劇情、劇中人怪誕的言行,既容易違背歷史邏輯、生活邏輯,也容易讓觀眾看低全劇的智慧含量。戲就是戲,當然要出奇、要好看,但如果沒來由地“反?!保€明顯帶著刻意,會讓觀眾覺得您是在低估他們的智商,那樣很多努力就白費了。
其實,影視編劇工作,正路子還是呈現常態。早年高倉健主演的電影、梁贊諾夫導演的喜劇,近年是枝裕和的底層世情影片,為什么都能給業內人士留下持久、深刻的印象?因為他們在夸張之外,兼顧到了與社會環境、時代背景及生活邏輯之間的平衡,這些是影視作品成功的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