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
摘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開展好這項工作,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意義重大。本文在調查分析索店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基礎上,建議從聚焦村干部這一“關鍵少數”、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加大資金投入、強化科技支撐、加強組織領導五方面,制定相應措施,進一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成效。
關鍵詞:農業 農村 人居環境 調查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開展好這項工作,對鞏固黨在基層執政根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和推進鄉風文明建設意義重大。因此,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如何根據自身實際,探索出一條與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之路,是我們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本文以遂平縣陽豐鎮索店村為例,總結分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階段性成效及制約因素,并提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議,期望為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一、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重要意義
農村人居環境是廣大農民賴以生存的空間場所,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事關人民根本福祉。在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鞏固黨在基層執政根基的重要舉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近年來,我國農村經濟社會取得了長足發展,隨著農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干凈舒適的人居環境越來越成為農民向往美好生活的重要內容。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順應了廣大農民的新愿望、新期待,抓好這項工作,既有助于密切干群關系、凝聚黨心民心,又有助于加強黨對基層工作全面領導、鞏固黨在基層執政根基。
(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的重要內容
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建設,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當下,農村仍然是我國高質量發展的短板。以人居環境為例,雖然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與城市相比仍有著較大差距。在一些欠發達地區的農村,臟亂差問題仍比較嚴重,污水橫排、垃圾亂丟等現象仍不時發生。同時,農村基礎設施長期滯后,交通設施質量差、醫療設施水平低、垃圾處理設施匱乏仍然是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有助于改善農民生產生活環境、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從而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建設,為2035年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做出貢獻。
(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
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能夠激勵農民對精神美的追求,實現農村由外在美到內涵美的提升。同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一場全民動員、全民參與的整治行動。在整治行動中,黨員干部充分發揮表率作用,自覺擔任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宣傳員、摸排員、監督員,廣大群眾充分發揮主體作用,自覺擔任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主力軍、突擊隊。黨員群眾一起干,不斷革除陋習、革新觀念,從而樹立起甘于奉獻、鄰里友愛、移風易俗的文明新風。
二、索店村人居環境整治階段性成效及制約因素
(一)索店村人居環境整治階段性成效
索店村位于豫中南部,地處丘陵平原,屬溫帶季風氣候,東臨縣城6公里,下轄9個自然村,共3210人。自2018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開展以來,村“兩委”班子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放到鄉村振興的大局中統籌聯動,以建設“美麗索店”為目標,以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村容村貌為主攻方向,凝心聚力,壓實責任,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主要體現在:一是基礎設施明顯改善。三年來,村集體積極爭取政府和社會幫扶資金,硬化鄉村道路5636米,打造文化廣場3個,共2920平方米,全村交通保障能力、文化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二是危房危墻“動態清零”。積極開展危房危墻清零行動,拆除危險品倉庫1座、宅基地危房7戶、改造修繕房屋9戶。落實網格化管理負責制,對全村危房危墻問題開展經常性監督,實現危房危墻“動態清零”。三是垃圾處理規范有序。興建垃圾分類投放指示牌,指導農戶按照垃圾分類標準投放。村內安裝垃圾箱26個、配置垃圾桶18個,形成了“戶分類、村收集、縣轉運”的模式,對垃圾進行減量化和無害化處理。四是綠化水平大幅提升。在村主干道兩側,栽植風景樹,在村莊內合理植樹種花草,把荒地利用起來,打造立體綠化景觀。五是保潔制度初步建立。全面落實工作責任,通過村抓組、組抓戶,將保潔任務分解量化。加強村級保潔員隊伍建設,制定村保潔員管理制度,充分發揮保潔員作用。
(二)索店村人居環境整治制約因素
自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以來,索店村人居環境大幅改善,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但對照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索店村仍有著很大的短板。在整治的過程中,制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的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部分群眾認識不足。群眾是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主力軍、突擊隊,但在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仍有部分群眾環保衛生意識淡薄,不能積極改正不文明的衛生習慣,亂放垃圾、亂堆雜物等行為仍不時發生,使得整治工作易反彈、不徹底。
二是村集體資金短缺。興建民生保障基礎設施是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應有之義。但修建基礎設施不僅意味著一次性投入大,而且后期運營維護仍需要投入穩定資金進行支持。索店村是傳統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相對滯后,不能為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提供有力物質支持。在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一些工作受資金短缺影響,不能有效開展。
三是專業技術力量匱乏。長期以來,我國農村人居環境建設處于“各自為政、各自發展”的狀態,導致村莊建設布局比較錯亂。相較于城市建設,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缺乏規劃、設計、管理等專業技術力量的支持。索店村以發展傳統農業為主,不能提供為年輕人提供較多優質就業崗位,村里面有知識、有技術、有干勁的青壯年涌入城市,留守在村的專業技術人才少,不能為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提供有力技術支持。
三、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議
本文在研究分析索店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基礎上,對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有著以下幾點建議。
(一)聚焦“關鍵少數”,把牢整治方向
村干部是農村事業的領導核心,是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關鍵少數”,要充分發揮村干部作用,把牢整治方向,提升工作質量。一是貫徹上級政策。中央和地方高度重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出臺一系列政策,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村干部要深入學習上級文件精神,扛起政治擔當,不折不扣把黨中央和上級黨委的安排部署落到實處。二是探索整治規劃。村干部是農民選舉出的領頭雁、當家人,最為了解本村建設情況。在堅決落實上級部署的同時,村干部要結合本村實際,積極探索本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提升路徑。三是加強融合聯動。村干部要把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放到鄉村振興的大局中統籌聯動,全力推進“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廁所革命”“村貌革命”,改善農村面貌。同時,根據本村實際,結合主題黨日活動,積極探索“黨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新模式,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模范帶頭作用,推動基層黨建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深度融合,提升整治效果。
(二)提升主體意識,激發農民動力
農民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參與者、建設者、獲益者,要研究制定有效措施,廣泛調動農民積極性,從根本上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效果。一是加強宣傳引導。設立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宣講委員,定期對村民開展人居環境知識宣講,同時通過村宣傳欄、村微信群、廣播大喇叭等媒介進行政策宣傳,確保農民在潛移默化中了解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重大意義。二是強化激勵機制。制定考核獎勵方案,評選出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的先進個人進行表彰,并給予適當物質獎勵。以安徽省汊河鎮為例,每月開展“美麗庭院”評選活動,增進了農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熱情。三是開展志愿者活動。全面發動群眾,在本村優選出有擔當、有能力、有知識的年輕人,成立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志愿者大隊,組織志愿者打掃鄉村道路、清理衛生死角,定期安排志愿者到農戶家宣傳衛生知識,幫助農民逐步革除不良衛生習慣。
(三)堅持加大投入,強化資金保障
資金是影響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的關鍵因素。有了充裕的資金,村集體才能夠加大投入力度,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綠化美化環境、建立村莊長效清潔機制,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政府和社會各界要加大幫扶力度,為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作出貢獻。一是加大政府投入。上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資金投入,優化資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全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農業農村發展。二是加大社會投入。社會各團體要多關注農業農村的發展,積極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例如萬達、恒大等房地產企業,積極與經濟薄弱村開展結對幫扶活動,為農村貢獻資金、項目、技術,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出了貢獻。三是增強“造血”功能。村集體要充分發揮領航作用,根據自身發展實際,最大限度地盤活資源,積極探索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有效路徑,不斷提升自身“造血”功能,從而將更多資金投入到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進一步提升工作成效。
(四)強化科技支撐,提升整治成效
在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要充分發揮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作用,依托科技創新,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高質量開展。一是加強項目合作。地方政府可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合作,為科技工作者提供項目支持,高質量、高標準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例如江蘇省海門市與同濟大學對接的“綠色宜居村鎮技術創新”研發項目,不進推動了海門市美麗鄉村建設,也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研發平臺。二是選育本地人才。要善于從在外創業成功人士、就業大學生、退役士兵中,發現技術類、管理類人才,利用鄉情、親情等資源,促進他們返鄉就業,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做出貢獻。三是完善數字監管。打造智慧文明鄉村平臺,與第三方機構合作,對農村垃圾分類、公共設施管理等內容開展經常性普查,將檢查中發現問題及時上傳到監管平臺上,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智能化、規范化。
(五)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資源整合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上級黨委政府要發揮好統籌協調作用,強化資源整合,堅決打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一是凝聚領導合力。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擺在突出位置,成立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不斷完善工作機制,統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以浙江省蓮都區為例,通過建立區、責任部門、鄉鎮、村四級組織領導體系,全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村莊“顏值”大幅提升。二是強化監督壓力。對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經常性開展督導檢查,及時總結和分析工作落實情況,通過建立周督查、月觀摩、季考評的工作機制,壓實整治工作責任。三是增強示范活力。積極打造一批示范鎮、示范村,樹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標桿,帶動周邊村莊改善提升人居環境。例如浙江實施的“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有力改善了農村面貌,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實踐經驗。
四、結語
近年來,中央和地方高度重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出臺一系列規劃綱要,確保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高質量推進。但對照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仍有很大的短板。下一步,我們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夯實工作責任,結合本地實際,探索出一條與本地區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路徑。
參考文獻:
[1]新華社.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2017-10/27
[2]新華社.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EB/OL].http://www.gov.cn/ zhengce/2021-02/21/content_5588098. htm.2021-01/21.
[3]新華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EB/OL].http:// www.gov.cn/zhengce/2015- 11/03/content_5004124.htm.2015-11/03
[4]于蘭芳,馮樹榮,閆薇,史田田,李少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衡水市為例[J].鄉村科技,2020,11(34):111-112.
[5]鄧研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現實問題與治理對策[J].農村經濟與科技, 2020,31(24):239-240.
[6]孫小杰.美麗鄉村視角下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研究[D].吉林大學,2015.
[7]萬達丹寨:企業包縣,整體扶貧[J].領導科學論壇,2020(06):17-18.
[8]郭俊華,邊少穎.西部地區易地移民搬遷精準扶貧的企業扶貧模式探析——基于恒大集團大方縣扶貧的經驗[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48(06):43-52.
[9]何翠球,朱軍霞.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以麗水市蓮都區為例[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11):50-51.
[10]張俊偉.浙江省“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的成效和經驗[J].科學決策, 2006(08):42-44.
Thoughts on the Improvement of Rural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Based on the survey of the improvement of the human settlement of Suodian village
Bai Yang
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a major strategic deployment made by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The improvement of rural human settleme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mplementing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Carrying out this work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improvement of the human settlement in Suodian village, this article proposes to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in five aspects: focusing on the "key minority" of village cadres,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main role of farmers, increasing capital investment, strengthen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and strengthening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Though these measures, we can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mprovement of rural human settlement.
Keywords: agriculture; rural area; human settlement; survey
(作者單位:中共遂平縣陽豐鎮索店村支部委員會)
責任編輯: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