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玲

摘 要:文章簡述了“勵讀計劃”的緣起與發展,總結了“勵讀計劃”面對的讀者群體,分析了“勵讀計劃”產生的服務效益,并提出通過滿足主力辦證人群借閱需求、細分辦證服務層級滿足個性化需求、引入信用管理、定制訂單式服務不斷完善服務內容等方式促進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
中圖分類號:G2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1)09-0009-03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勵讀計劃”;免押金借閱
1 “勵讀計劃”的緣起與發展
1.1 “勵讀計劃”的緣起
深圳市寶安區是外來人口大區,2013—2019年《深圳統計年鑒》的統計數據顯示,該區非戶籍人口一直保持在82%以上。2013年,寶安區建成30家社區閱讀中心,主要以外來務工群體為服務對象。為方便廣大外來務工人群利用圖書館資源,2013年4月,深圳市寶安區圖書館(以下簡稱“寶安館”)在全市率先提出“勵讀計劃”,并制定了《寶安區公共圖書館“勵讀計劃”2013年實施方案》,隨后龍崗區圖書館也加入了“勵讀計劃”,聯合推出了憑身份證注冊的免押金勵讀證,讀者憑身份證可申請辦理免押金讀者證。此后,福田區圖書館和光明區圖書館也加入了“勵讀計劃”[1]。
1.2 “勵讀計劃”的發展
2017年11月,深圳公共圖書館推出了全市通用的“學生勵讀證”,面向在校中小學生提供免押金借閱服務。2019年8月,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印發《關于推出“鵬城勵讀證”的工作方案》[2],依托“圖書館之城”服務平臺推出全市通用的“鵬城勵讀證”,讀者獲得“鵬城勵讀證”后即可在網站、自助設備、移動平臺等渠道無障礙享受圖書館服務。深圳公共圖書館“勵讀計劃”讀者證發展歷程詳見下頁圖1。
2 面向不同讀者群體的“勵讀計劃”
2.1 學生勵讀證
2015—2019年,寶安館少兒圖書的借閱量從31萬冊次提升到82萬冊次,增幅為165%,青少年圖書借閱量從10萬冊次提升到54萬冊次,增幅為440%,青少年群體的閱讀需求逐年增長。2017年,寶安館提出增設“學生勵讀證”的想法,由深圳公共圖書館館長聯席會議審議通過了《“圖書館之城”持證率提升計劃項目——(中小學)學生讀者證實施方案》,在11月正式推出“學生勵讀證”,更好地推進了“圖書館+學校”合作模式。各區圖書館也推出了配套的閱讀推廣進校園項目,如:寶安館結合圖書館業務開展了“小圖書館員職業體驗”活動,福田區圖書館推出了“圖書館+學校”閱讀階梯計劃,光明區圖書館推出了“星閱光明”系列少兒閱讀計劃。
2.2 企事業單位集體證
寶安館針對企事業單位提出的集體借閱需求推出了集體借閱服務,與轄區內企事業單位合作,為其提供集體外借服務及圖書專業管理指導,建立各具特色的集體借閱服務點,將公共圖書館服務延伸至更廣闊的群體,充分利用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專業技術人才等優勢實現服務讀者和資源共享的目的。在總分館體系下,2013年寶安館的集體借閱服務實現了網絡化、規范化管理,一方面積極搭建集體借閱服務網絡,為企事業單位的圖書借閱提供便利;另一方面由總館統籌規劃,規范集體借閱服務辦證、審批業務流程,制定建設標準和服務約束機制,有效提升了集體辦證服務的成效。
2.3 家庭證及社區閱讀
深圳公共圖書館以家庭為服務點向周邊鄰里及社區輻射擴大閱讀范圍,通過“圖書館+家庭”模式將圖書館資源送入市民家中,幫助家庭建立“微型圖書館”,并向社區鄰里和親朋好友開放,以鄰里關系為紐帶輸送閱讀服務。例如,2014年,深圳市羅湖區圖書館推出“家庭圖書館”項目,通過館藏定制、活動定制、集體外借、資源支持等方式,鼓勵民眾辦理家庭證,推廣全民閱讀,營造社區文化。同年,深圳圖書館以“南書房”為閱讀陣地,推出了“南書房家庭經典閱讀書目”項目,每年推薦30種適合家庭閱讀與收藏的經典著作,鼓勵、幫助家庭建立自己的經典閱讀書架[3]。
3 “勵讀計劃”的服務效益
3.1 促進服務平臺技術升級
“勵讀計劃”的實施促使深圳公共圖書館不斷優化服務方式,推動全市公共圖書館服務平臺的升級,無論是館內服務還是網站服務、自助設備服務,讀者無須攜帶證件都可辦理相關借閱服務。服務的需求推動了技術的創新,技術的提升又不斷為服務創新提供有力支撐。深圳“圖書館之城”服務平臺以ULAS系統為核心不斷融合創新,從負載能力的提升到多層級架構的優化,有序拓展ULAS功能,通過API接口為各成員館提供線上支付、辦證、讀者證升級等服務接口。
3.2 顯著提升辦證量與借閱量
以寶安館為例,該館自2013年推出“勵讀計劃”以來,辦證量與借閱量呈井噴式增長,截至2019年年底,累計辦理讀者證34萬張,借閱人次59萬,借閱冊次318萬,與2013年相比增幅超過4倍,平均年增幅超過57%。2019年,深圳市推出“鵬城勵讀證”,短短兩個月內全市共辦理了40,000多張“鵬城勵讀證”,占全市辦證量的84.6%,全市辦證量同比上升27.8%[4]。
3.3 助力分館服務與效益提升
勵讀證解決了總分館基層網點現金管理、實體證卡的日常管理問題,減少了現金流及證卡業務的工作量。2019年,寶安館構建了以本館為總館、街道館為分館、社區閱讀中心為基層服務點,以流動服務點和集體借閱服務點為補充的垂直緊密型總分館管理體系,各網點合力推廣“勵讀計劃”,積極深入轄區企業、學校、社區開展閱讀宣傳推廣工作,截至2019年年底5個街道分館新增辦證量超過2萬張,同比增長163.9%,外借總冊次同比增長85.7%,有效提升了基層分館的服務效益。
4 “勵讀計劃”服務創新舉措
4.1 滿足勵讀證讀者的借閱需求
筆者調查發現,截至2019年年底,寶安館共辦理勵讀證21萬張,押金證13萬張,其中勵讀證的借閱人次為21萬、借閱冊次為92萬,押金證借閱人次為38萬、借閱冊次為226萬。由此可見,勵讀證數量雖然高于押金證,但借閱量與押金證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筆者進一步統計發現,2017—2019年寶安館年借閱數量超過60冊的讀者約有4,000人,其中勵讀證讀者占比分別為6%、7%、9%,年均到館17次、年均借閱量83冊,而押金證讀者年均到館10次、年均借閱量90冊,究其原因在于勵讀證借閱冊數為5冊,而押金證借閱冊數為10冊,讀者為了借到更多圖書以及減少交通成本,更愿意交押金辦證增加圖書的借閱數量。由此可見,如何通過提升借閱數量滿足勵讀證讀者的閱讀需求是當前公共圖書館亟須思考的一個問題。
4.2 細分辦證服務層級,滿足讀者個性化需求
公共圖書館應對讀者群體進行細分,以制定符合各類群體的個性化辦證及服務需求。例如,廣州圖書館針對不同讀者群體推出了普通讀者證、青少年讀者證、少兒讀者證、家庭讀者證、電子閱讀器借閱功能證、參考借閱功能證、平板電腦借閱功能證等;寶安館為讀者提供了預約自修空間、嬰幼兒空間、老年人閱報空間、創客體驗空間等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讀者群體的不同需求。
4.3 引進信用管理
不可否認,“勵讀計劃”在提高圖書館借閱量的同時,也造成了館藏文獻的微小流失,究其原因是沒有押金限制,同時讀者的誠信認知不足,致使部分讀者借閱圖書后不及時歸還甚至丟失不還。2016年,深圳市政府出臺《寶安區“大誠信”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寶安館作為區誠信建設首批試點單位,將讀者借閱文獻超期1年未歸還以及滯納金超1年未繳納的行為納入寶安區“大誠信”平臺。征信體系建設既能培養讀者的信用意識,還能發揮圖書館的社會教育作用。2019年,深圳制定《“圖書館之城”讀者信用體系構建方案》,對讀者在圖書館的正向和負向行為賦予不同的分值和權重,計算讀者的信用分,以此反映讀者的信用狀態。信用分的提升要素包括個人身份信息、持續有效狀態、借閱文獻、捐贈換書、登錄移動平臺、使用數字資源、參與讀者活動等;信用分的扣減要素包括污損文獻、丟失文獻、逾期歸還文獻、長期不歸還文獻、破壞圖書館公共設備等[5],信用積分定期更新動態。公共圖書館可制定信用積分等級制度以對應不同的服務權限,如依據信用等級劃分不同的借閱冊數、享受各種定制化的服務等,并根據信用運行情況制定獎懲措施,以此引導讀者合理使用公共圖書館的資源和服務。
4.4 定制訂單式服務,不斷完善服務內容
公共圖書館可結合信用等級劃分為優質信用讀者提供更多定制化、菜單化的訂單式服務,包括新書在線預借、分級閱讀指導、在線協助查閱資料、預約學習空間、技能培訓等。以寶安館為例,該館自2018年起就為讀者提供“閱讀印記·個人閱讀報告”的定制服務,內容涵蓋讀者個人的各年度借閱情況、閱讀偏好等,有助于讀者全面了解和掌握自己的閱讀成果,為今后更好地制訂閱讀計劃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 紀偉.免押金勵讀證社會效益探索[J].四川圖書館學報,2019(4):59-62.
[2] 在深圳,有一種美,叫圖書館[EB/OL].[2021-05-23].https://www.sohu.com/a/420291780_100014766.
[3] 《2017南書房家庭經典閱讀書目(30種)》發布[EB/OL].[2021-05-23].http://www.lsc.org.cn/contents/1132/4408.html.
[4] 大數據里的“圖書館之城”新變化:《深圳“圖書館之城”2019年度事業發展報告》發布[EB/OL].[2021-05-23].https://www.dutenews.com/p/539112.html.
[5] 深圳首次推出借閱信用分[EB/OL].[2021-05-23].https://www.sohu.com/a/398162537_162758.
(編校:徐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