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薇 付唯莉 劉艷

摘 要:文章簡述了首都圖書館近五年來的人才隊伍建設情況,分析了該館人才隊伍特點,提出了公共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發展建議,以期為公共圖書館的人才隊伍建設提供借鑒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G25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1)09-00015-03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與發展;研究
首都圖書館總建筑面積9.4萬平方米,館藏資源總量906萬冊(件),現行用工方式有三種:一是在編正式職工,二是派遣方式員工,三是外包服務人員。筆者對首都圖書館近五年來在職員工和派遣員工的人數、性別、年齡、專業、學歷、職稱等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初步得到首都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的總體情況。
1 首都圖書館人才隊伍基本情況
1.1 在編職工情況
首都圖書館編制為385人,截至2020年年底,在編職工達到360人,編制逐漸趨于飽和。筆者統計發現,在性別比例方面,首都圖書館在編職工男女比例相差懸殊,其中男職工80人,占在編職工總數的22.22%,女職工280人,占在編職工總數的77.78%,男女比例為1:3.5,女性人數超過在編職工總數的3/4。自2016年以來,首都圖書館男職工人數逐年下降,除退休原因外,圖書館的工作性質也是男性館員招聘難的主要因素,致使男女職工性別比例持續拉大;在年齡方面,在編職工平均年齡為37.56歲,其中40歲及以下的有249人,占在編職工總數的69.17%,40歲以上有111人,占在編職工總數的30.83%;在專業背景方面,具有圖書館學、情報學、信息學、檔案學等圖情專業背景的職工有56人,占在編職工總數的15.56%;在學歷方面,擁有研究生學歷的有86人,占在編職工總數的23.89%,擁有本科學歷的有261人,占在編職工總數的72.50%;在職稱方面,擁有圖書資料專業職稱的職工占86%,其中高級職稱52人,占在編職工總數的14.44%,中級職稱179人,占在編職工總數的49.72%。
1.2 派遣員工情況
自2012年首都圖書館二期對外開放以來,業務量激增,同時還承擔全市公共圖書館“一卡通”、北京市圖書館協會、京津冀圖書館聯盟、24小時自助圖書館、數字文化社區、文化共享工程、古籍保護等多項重點工作,人員數量日益短缺。2014年年初,北京市委編辦批復同意首都圖書館采用服務外包社會化用工方式解決人力資源不足問題。截至2020年年底,首都圖書館共有派遣員工142人,其中男職工49人,女職工93人,男女比例為1:1.898,與全國省級公共圖書館的男女比例基本一致;在年齡方面,派遣員工的平均年齡為30歲,其中35歲及以下有123人,占派遣員工總數的86.62%;在專業背景方面,有3人擁有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背景,占派遣員工總數的2.11%,擁有其他專業背景的有139人,占派遣員工總數的97.89%;在學歷方面,擁有研究生學歷的有3人,占派遣員工總數的2.11%,擁有本科學歷的有85人,占派遣員工總數的59.86%,擁有大專學歷的有54人,占派遣員工總數的38.03%。
1.3 外包服務人員情況
本次統計顯示,2020年首都圖書館通過項目外包等形式共聘用服務人員272人,其中整理、搬倒、排架勞務人員124人,日常保安人員86人,日常保潔綠化服務人員62人。
2 首都圖書館人才隊伍特點分析
2.1 學科背景多元化,圖情專業占比較高
隨著公共圖書館事業的不斷發展,首都圖書館通過繼續教育、引進人才等方式不斷完善職工的專業結構。截至2020年年底,首都圖書館在編職工的專業背景包括圖書檔案情報信息類專業(56人)、管理類專業(42人)、外語類專業(34人)、文學類專業(91人)、計算機類專業(23人)、財務會計類專業(10人)、政治類專業(8人)、經濟貿易金融類專業(18人)、新聞廣播傳媒類專業(14人)、法律類專業(9人)等,其他專業55人,實現了在編人員隊伍專業結構的多學科化。
2.2 職工素質整體較強,高學歷人才持續增多
圖1顯示,2016—2020年首都圖書館在編職工中的博士人數較穩定,一直保持8人;碩士人數逐年增加,2020年碩士人數達到78人,占在編職工總人數的21.67%;本科人數261人,占在編職工總人數的72.5%。高學歷職工人數增多一方面是首都圖書館招聘時抬高了準入門檻,另一方面是職工繼續教育取得的成果。大專以下學歷人員主要是年齡較大的老職工,人數隨著退休逐年減少,占比也隨之逐年降低。
2.3 中級職稱人數占比較大,高級職稱人數增多
2016—2020年,首都圖書館在編職工的專業技術崗(包括初級、中級、副高級、正高級)比例有所下降,從89.46%降低到了82.5%,而其他崗位(包括管理崗和工勤崗)比例有所提升,從10.54%提高到了17.5%。目前,首都圖書館專業技術崗中的初級職稱占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22.2%,中級職稱占專業技術總人數的60.3%,高級職稱占專業技術總人數的17.5%。
3 加強公共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的建議
3.1 科學規劃人才隊伍建設
目前,公共圖書館正處在向智慧圖書館發展的轉型期,應全力為智慧圖書館的發展做好人才儲備和規劃,根據業務需要制訂人才引進和培養方案,加大智慧館員的培養力度,將頂層設計、主體意識和創新精神相融合,將人才培養、業務發展和學術研究相結合,通過人才培養謀求圖書館業務的優勢拓展。
3.2 加大高層次人才培養力度
雖然近年來我國公共圖書館的人才結構有了顯著優化和提升,但館員的知識儲備和綜合業務能力還有待提升。公共圖書館要積極引導專業技術人才合理分布與流動,一方面要保證基礎業務崗位專業技術人員隊伍的穩定,對派遣員工給予相同的薪資待遇;另一方面要以提高館員專業技術水平和服務水平為目的,加大高層次人才和緊缺人才的培養力度。
3.3 構建分層分類的人才培養體系
公共圖書館要著力于構建分層分類的人才培養體系,打造一支以中青年為主、素質優良、開拓創新的人才隊伍,制定科學合理的激勵獎勵機制,為館員創造成長機會,鼓勵、幫助館員利用重大文化工程、科研項目合作等開展課題研究,同時通過短期講學、聘請業務顧問等方式引入高端人才,實現人才配置的多元化。
3.4 重視在職培訓和繼續教育
公共圖書館要不斷創新和深化執業培訓,提高職業培訓的實用性與吸引力,保障培訓的參與度與實效性。公共圖書館除要多開展圖書館領域新技術的應用培訓,完善公共圖書館繼續教育體系和評價機制外,還應加強機構之間的合作,為館員提供學習和交流的機會,激發館員的學習熱情。
3.5 建立健全人才管理和激勵機制
公共圖書館應不斷探索用人新模式,在人員編制不足的情況下嘗試引入勞務派遣用工、招募志愿者等方式參與圖書館建設,還可將圖書館業務進行部分外包或整體外包,以緩解人員不足問題。同時,公共圖書館要遵照科學設崗、競爭上崗、擇優聘用、按崗考核的原則加強人員管理,建立健全考核評價激勵機制,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充分激發各類專業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4 結語
在“十四五”期間,公共圖書館應繼續把人才隊伍建設作為創新服務的基礎和關鍵,全面實施人才興館、人才強館戰略,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強化人才需求,不斷優化隊伍結構。吳建中先生曾說過,圖書館的核心價值是通過圖書館員的核心技能展現出來的,因此圖書館員要善于掌握數字時代各種新技術、新方法,同時胸懷社會、心系讀者,利用專業技能為圖書館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甘新,郭媛,羅瑜.公共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研究:以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界,2018(1):58-61.
[2] 軒銀梓.關于公共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以鄭州圖書館為例[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9(8):11-13.
[3] 吳建中.新現實·新業態·新作為:圖書館面臨的挑戰與機遇[J].數字圖書館論壇,2020(8):2-6.
(編校:徐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