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蕾 朱娜 王敏杰
摘 要:文章分析了泛在知識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和質量控制的要求,指出了目前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存在的利用率不高、電子資源和紙質資源采購不統一等問題,提出了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與質量控制的策略,旨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中圖分類號:G25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1)09-0058-03
關鍵詞:泛在知識環境;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文獻資源質量控制
高校圖書館文獻建設工作是圖書館開展各項學科服務工作的基礎。泛在知識環境下,讀者的需求向個性化、多樣化的方向發展,他們對文獻資源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文獻資源質量就成為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采訪人員必須面對的問題。筆者認為,圖書館只有建立適應泛在知識信息環境的文獻資源質量控制體系,才能全面提高資源利用率。
1 泛在知識環境對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質量的要求
2003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召開了“未來的浪潮:NSF后數字圖書館的未來”研討會。在研討會上,一篇題為《知識在信息中迷失》的報告提出了一種新的概念,即“泛在知識環境”。泛在知識環境理論認為,未來社會是由網絡、軟硬件、信息資源與人等組成的科技知識基礎結構。在此結構下,信息將無處不在,所有信息形成了統一的整體。泛在知識環境下,高校師生的文獻需求呈現以下兩個方面的特點。
1.1 要求文獻質量更高
泛在知識環境下,讀者對文獻質量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圖書采訪人員應對文獻進行二次加工,幫助讀者在浩如煙海的文獻資料、數據庫中找到其真正需要的內容。高校師生對文獻資源的質量要求有兩個特點:一是要求文獻信息的內容高度濃縮,能夠直觀反映高校科研的相關要求,并能在短時間內幫助其了解文獻的內容;二是要求文獻信息的內容更加準確,能充分反映客觀知識,具有較強的權威性或客觀性,從而減少高校師生在辨別文獻上所花費的時間[1]。
1.2 要求文獻類型更多元化
泛在知識環境下,圖書館資源的類型更加多元化,圖書館收集的文獻不再局限于正式出版的紙質文獻、數據庫以及電子文獻。許多高校圖書館開始關注多元化的資源,無論是正式出版或發表的圖書、期刊、數據庫電子文獻,還是非正式發表的互聯網信息,只要有助于高校師生科研和學習的文獻信息都可以成為文獻收集的目標。此外,在文獻信息利用的優先級上,經過規范篩選出的電子文獻數據資源成為廣大師生的首選[2]。
2 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與質量控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1 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與質量控制現狀
目前,高校文獻資源建設和質量控制的主力仍然是圖書館資源采購部門。文獻采訪的傳統流程為:采訪人員通過“圖書薦購”(包括線上及線下薦購)、讀者座談會獲取高校師生的需求信息,再通過數據庫商、書商等獲取圖書信息,經過比對查重后,從書商提供的目錄里選擇所需圖書。一些高校圖書館開始在文獻資源采購中推行讀者薦購及專家選購等方式。讀者薦購是指讀者通過線上或線下薦購渠道向圖書館推薦文獻資源,采訪館員根據館藏情況選擇并購買;專家選購是指高校圖書館在校內選擇一定數量的專家審定購書目錄,從而達到提升館藏質量的目的。實踐證明,依托讀者進行的文獻資源采購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在專業圖書的選擇上無法達到預期目標,因此,依托讀者或專家控制館藏文獻資源的質量也并不現實[3]。
2.2 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與質量控制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盡管高校圖書館對文獻資源采訪模式進行了優化和改革,但仍有許多圖書館通過書商提供的書目選擇紙質資源,這種傳統的采訪模式不利于提升館藏質量。泛在知識環境下,文獻資源建設模式及質量控制方式存在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2.2.1 紙質文獻采購與電子文獻采購過程不統一。大部分高校圖書館的紙質文獻采購和電子資源采購是分別進行的,即由圖書館采編部門負責采購紙質文獻,而由信息技術部門負責采購電子資源。有些高校的紙質文獻采購和電子資源采購由同一部門負責,但由不同的館員具體實施。由此可見,圖書館相關部門或人員在采購紙質資源和電子資源時缺乏溝通渠道。目前,有些高校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并采取了相關措施。例如,采訪館員在采購紙本圖書前,需要對其是否已有電子文獻進行確認,但由于需要篩選查重的書目太多或版本不一,往往會出現所購紙質文獻與已有電子文獻重復的現象。
2.2.2 文獻資源質量控制困難。泛在知識環境下,文獻資源的產生速度加快,文獻資源的類型也更加多樣。為了擴大文獻收藏范圍,許多傳統意義上并不屬于圖書館入藏范圍的文獻也被列入文獻資源建設范疇,這在無形中增加了圖書館控制文獻資源質量的難度。與此同時,一方面,許多高校圖書館由于采訪人員有限,無法一一了解每份文獻資源的質量,往往只能依據學科需求訂購文獻資源;另一方面,由于目前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的質量評判主要依靠圖書采訪人員的主觀認識,而圖書采訪人員對文獻質量的認識往往與讀者不同,導致采訪人員購買的一部分高質量文獻往往得不到讀者認可,其所購買的文獻利用率也就較低[4]。
2.2.3 采購的文獻資源不能完全滿足讀者的實際需求。從文獻資源建設效果看,高校圖書館采購的文獻資源與用戶的實際需求并不完全吻合,導致文獻資源利用率逐年降低。筆者對西安市內十所高校圖書館的紙質圖書借閱率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借閱率都在50%以下,個別圖書館甚至低于30%,一些圖書館購買的紙本圖書甚至出現零借閱的情況。同時,大部分讀者認為圖書館購置文獻資源的速度較慢。究其原因,圖書從訂購到到館往往需要2~3個月的時間,常規讀者薦購也是如此,這就造成了文獻資源“買來即過時”的問題。為了改變這一局面,許多圖書館開通了讀者薦購綠色通道,即通過網上或線下書店購買的圖書將以最快的速度傳遞到讀者手中,購買周期一般為2~3天。由于圖書館經費有限,而這部分支出又不太符合圖書館常規的圖書采購的流程,因此這部分圖書的采購量往往受到限制。由此可見,泛在知識環境下,讀者對所需文獻的質量以及獲取的時效性都有較高的要求,圖書館必須改進現有的文獻建設方法和文獻質量控制手段,才能滿足讀者的要求[5]。
2.2.4 文獻資源質量評價標準單一。目前,大部分高校圖書館的文獻質量評判標準比較單一,主要以文獻利用率為主。單一的文獻資源評價標準無法充分反映文獻資源的質量,工作人員也無法據此確定文獻復本量以及文獻剔舊目錄。鑒于文獻資源質量評判標準不一,高校圖書館應根據不同文獻資源的特點采取不同的質量評價標準,如此才能確保文獻資源既能夠滿足高校學生日常學習和增長知識的需要,又能夠滿足高校教師科研工作的需求[6]。
3 泛在知識環境下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與質量控制策略
3.1 利用用戶畫像技術優化圖書館文獻資源采訪模式
用戶畫像是指以大量真實用戶數據為基礎,對用戶行為、興趣等進行特征抽取而形成的虛擬用戶模型,具有全面性、真實性、代表性、動態性等特征。對高校圖書館而言,利用用戶畫像技術對師生的信息搜尋行為或信息借閱行為進行分析,可以精準把握其信息需求,進而為其提供更精準化、個性化的服務。首先,圖書館應根據讀者數據建立用戶畫像數據庫,同時建立讀者信息數據與學科數據的關聯;其次,利用云計算技術進行匹配,按照匹配程度及學科建設等級確定文獻資源采訪目錄,即對高校本科生、研究生、教師和科研人員的不同需求進行分級,根據級別采購相應的文獻資源。此外,圖書館員還應深入了解學生的閱讀信息和學習進程,隨時掌握學生的學業完成度以及閱讀興趣點,從而在線調整文獻資源采購目錄[7]。
3.2 統一文獻資源采集模式
泛在知識環境下,采訪人員既要結合本館特色以及服務對象特征采購紙質文獻,又要采購數字資源。筆者認為,數字文獻采訪人員和紙質文獻采訪人員在采購前應充分交流,從而避免重復采購。首先,文獻資源采訪人員需要明確資源采集目標、方法及原則,同時要注重獲取網絡資源。其次,采訪人員應加強重點學科文獻與專業文獻的采集,重視非圖書類實物館藏的收集以及特色數據庫的構建。此外,圖書館還應優化現有采購步驟,給予文獻采訪館員更多自主權,如:設置快速購買通道,實現“一日內”購置急需文獻的目標,避免出現文獻資源“買來即過時”的問題。
3.3 利用網絡評價法和專家評價機制評價文獻資源質量
為了使采購的文獻資源更貼近讀者需求,圖書館可以依托第三方平臺或專業人員對文獻質量進行客觀判斷。專業文獻與普及性文獻的質量評判標準不同,因此,圖書館應綜合利用網絡評價法和專家評價機制對文獻資源進行評價。圖書館對于普及性、大眾化的文獻資源主要采取網絡評價方法,如:利用豆瓣、亞馬遜等網站的評價確定該類文獻的質量。一般情況下,網絡評分較高的文獻資源其質量也相對較高。圖書館對于教材及專業性的文獻資源則主要采取專家評價法,即由專業任課教師、教授等對專業圖書進行評價,從而確定文獻資源的質量。
3.4 確定文獻剔舊標準
剔舊是保證圖書館文獻資源質量的重要方法。剔舊不僅可以淘汰過時和低價值的文獻,還可以避免高價值的文獻資源被埋沒,同時有助于節約圖書館存儲空間。然而,為了達到高校圖書館評估指標的要求,許多圖書館很少剔舊,造成大量過期館藏文獻資源堆積。因此,高校圖書館應確立過時文獻以及低利用率文獻剔舊標準。標準應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對于普及性文獻資源應以文獻利用率為標準,低于標準的文獻除保留一冊樣本外,其余復本都應剔舊;另一方面,對于專業文獻應以學科評價為標準,同時兼顧專業學科的文獻半衰期。此外,對于剔舊文獻也應建立合理的集中存儲制度,同時對其進行數字化處理。
4 結語
泛在知識環境下,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環境發生了巨大改變。在新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滿足讀者多樣化的文獻資源獲取需求。
參考文獻:
[1] 徐蕾江,潘文佳.公共圖書館流通服務點建設與服務創新研究:以南京圖書館為例[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0(12):18-20.
[2] 趙婷婷.數字時代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研究[J].圖書館學刊,2020(11):56-58.
[3] 溫立達,蘇磊.淺析新時期4S店營銷策略存在的誤區及對策[J].輕工科技,2020(9):156-157.
[4] 李紹鋒.高校圖書館文獻采訪質量控制實踐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6(1):54-56.
[5] 喻麗.我國高校特色文獻資源建設與共享:現狀、問題及對策[J].圖書情報工作,2014(14):63-70.
[6] 徐曉,朱麗娟.高校圖書館紙本圖書讀者薦購與館員采購模式效率對比研究:以上海大學圖書館為例[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20(4):95-98.
[7] 潘艷,金秀玲.文獻資源采購評標要素差異性的實證研究[J].圖書館雜志,2019(2):49-57.
(編校:周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