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繁,孔 恩,張 培,王 倩,溫 靜
(河北農業大學 園林與旅游學院,河北 保定 067070)
作為風景園林本科的學生,在學習設計類課程中,設計方案主要通過二維圖紙表達,但對于缺乏空間想象力的初學者而言,常常因圖紙的非具象性無法直觀地表達設計思維。在有此困惑之時,恰好接觸到園林沙盤模型制作項目,筆者及小組成員帶著困惑對該項目進行深入探究,發現模型的制作更利于理解物體的結構與造型,準確便捷的表達完整想法。于是,就園林沙盤模型的制作經驗予以分享并進行初步討論。
園林沙盤模型是二維平面圖紙的三維體現,它可以清晰直觀地表達出整體的平面布局、空間關系、色彩質感、比例尺度等平面圖紙無法直觀表達的內容,同時可以直接看出地形塑造和交通流線等的合理性,對于設計方案的理解和調整有很好的輔助作用[1]。那么園林沙盤模型制作的前提是做出相應的草圖方案,故在制作方案前期,進行文獻檢索、資料搜集,對園林景觀小品和園林建筑模型進行篩選,并使用相關軟件進行建筑部分的自主設計,使之具有較好的布局和使用功能以及服務與觀賞功能;景觀部分除了考慮地形、道路、坡向、建筑選址,還要處理好建筑與外部環境之間的關系。先在圖紙上設計出方案的平面圖、立面圖等,接著要確定地形、建筑風格、道路、植物以及建筑小品的布局及形式[2]。這樣有了方案才能進行建模,準備相應材料及工具,進行建筑模型的3D打印和沙盤模型制作。于初學者而言,在構思過程中,通過制作立體的模型修正設計思路、不斷反思, 推敲設計方案, 對完善設計構思、拓寬自己的創意大有裨益[3]。
2.2.1 材料準備
當今社會,用于模型制作的材料選擇面很廣,對于學生而言,大多選用經濟便捷的材料,例如瓦楞紙、卡紙、PVC泡沫板、高透明亞克力板、超輕黏土、水景膠、仿真草坪、草粉、樹粉、太空沙、油泥、PLA打印耗材等。這些材料較為經濟,且使用場地不受限制。
2.2.2 工具準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那么在制作沙盤之前,準備好相應的制作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制作模型工具有: 刀、美工刀、木刻刀、剪刀等; 輔助工具有: 三角板、卷尺、鉛筆、圓規、手虎鉗、強力粘合劑、白乳膠、雙面膠、大頭針等,以及制作模型需要的修整工具,如打磨器、普通銼、砂紙等。
將沙盤制作分為底盤制作、山體制作、水體制作、建筑模型設計與3D打印、植物種植5個方面。
底盤是承載模型的主體,底盤的設置是指導后期沙盤模型進行組裝的關鍵,在制作時需要繪制出底盤標識物。底盤由底托和附層兩個部分組成,底托為基礎支撐部件,而附層則是直接表現模型地面的部分[4]。底盤制作根據造園所需選擇材料,例如,模型基座可以是泡沫板、木板、塑料板等, 也可以用沙盤做基座[5]。本小組在底盤制作過程中,平地底托直接將支撐強度大的木板和高密度泡沫板進行粘合疊加形成復合底托。而山地底盤制作相對復雜,主要運用了高密度泡沫與太空沙相結合的方式。首先,在平地底托的基礎上,根據設計圖紙繪制出底盤標志物,即水體、建筑、山體、山頭、道路等的具體位置,同時確定好山體的走向及高度,將高密度泡沫修剪成山體大致樣貌,用長釘及膠水將其固定。隨后,在其表面附上噴濕的太空沙以便塑性,待太空沙干燥定形后底托即制作完成。附層則可運用草粉等加以修飾。
在沙盤模型中,水體是作為配景出現的。水體能夠幫助觀賞者建立起與實體建筑的比例關系,使觀賞者按比例“解讀”沙盤模型,在整個沙盤模型中起到比水體景觀本身更重要的作用,即點綴環境,豐富環境,加強沙盤模型的自然真實度[6]。在沙盤模型中給整體帶來靈活性,使整個布局更加貼切,富有動感。水體的制作應與真實景觀相符,江、河、湖、海水面的高度一般低于地平面,常采用挖切法,即在制作好的地面上挖切出水體形態,再加上質感表現[7]。具體做法為在切挖處貼一層水紋紙,用水景膠在水紋紙上根據所需形態的水景繪制水波紋以達到逼真的效果,制作完成后,需要在水景的周邊點綴一些草、石等水景組件(如圖1所示)。

圖1 水體制作模型
假山在園林造景中起著十分重要的構景作用。根據假山巖石類型不同,假山的制作分為兩種。第一種,主要用到油泥、超輕黏土、小石子,首先將油泥放入迷你恒溫加熱器中加熱,用木棍在杯中攪拌直至油泥呈漿狀,然后將混合小石子倒入杯中繼續加熱,攪拌至完全混合,接著將油泥倒出,用牙簽小刀等工具在油泥完全冷卻前進行塑形,冷卻后用超輕黏土對假山進行修飾山頭,力求自然。第二種,則是將KT板裁成不同大小的長方形,進行隨意造型,將兩面貼上雙面膠進行粘合,最后是利用丙烯上色,再配置綠植加以修飾。假山上色是假山制作的最后一步,也是很關鍵的一步,總之,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都要注意幾個要點,顏色要仿真,可以有適當的藝術夸張,色彩明快;著色要有空間感,如上部著色略淺,紋理凹陷部色彩要深[8]。
3.4.1 建筑小品建模
首先明確建筑小品類型,如亭、廊、花架、橋等,利用SketchUp與Rhino進行建模,Rhino可結合多種插件, 實現編程與參數化設計使得建模方式更加靈活, 實用性強, 能創建出更逼真、生動的造型[9]。當然,較Sketchup來說Rhino在建模過程中,確有一定難度,在建模過程中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建模要有整體思想和實體概念;二是建模要建完整,不能隨便就放棄;三是建模要有質量[10]。建模要從簡單到復雜,可以將建筑分為臺基部分、墻身部分及屋頂部分等幾個部分進行制作。在制作時要注意其細部構造,使之與整體和諧,比例大小適宜。例如在屋頂建模時,協調好屋頂與墻身的整體比例進行建模,避免出現不和諧的視覺感受。同時也便于各個部分建模結束后的整體拼接(如圖2所示)。

圖2 建立3D模型
3.4.2 模型打印
3D模型打印機品牌型號為“極光爾沃Z―603s”,主要物料為PLA耗材。在打印前需檢查好物料是否充足,及時進行補充及耗材更換。打印時要時常觀測打印機動態變化,注意溫度的變化及噴頭是否正常吐絲等,防止中途故障及無效打印。打印出的建筑模型存在內部及外部支撐時,需進行拆除,在保證不損壞及美觀的前提下,用電動打磨器及砂紙打磨建筑模型,使其更加精致。
3.4.3 模型上色及粘貼
在對打印模型進行支撐拆除與打磨處理后,即需要對模型各部件進行上色,筆者主要運用純手工筆繪,此種上色方式在日常使用中較便捷,是常用的技術方法,也更加擅長。純手工筆繪水性上色材料主要以丙烯為主(如圖3(a)所示),對于某些細節部分的處理,為了增加層次感或特殊效果,還可以適當結合其他上色材料,如彩鉛、馬克筆、油性色彩筆等進行綜合運用[11]。上色時還需要注意色彩配置的統一性原則,就是使組成色調的各種顏色或具有相同的色相, 或具有相同的純度, 或具有相同的明度。在模型制作中,以相同的色彩來組織[12]。模型的粘貼,常需要使用膠水拼接部件,pvc材料使用常用的粘合劑即可以粘合連接,如使用502膠水、膠槍等強力膠性材料(如圖3(b)所示)。

圖3 建筑單體模型
植物種植既要形成統一的風格,又不要破壞與建筑主體間的關系[13]。其包括草地、花卉、綠籬、樹的制作。草地用不同顏色與材質的草粉制作而成,用其代表林蔭下的草皮與太陽光下的草皮及不同的草種;灌木與喬木主要用模型樹制成,必要時運用干花加以配飾,在配置時注意色彩、層次與材質的搭配。樹木葉色因季節的不同而產生很大的差異[14],可以用黃、紅色樹粉制作模型樹代表銀杏、法桐、黃櫨等秋色葉樹種。
具體栽植時,沒有地形的底盤可直接將植物栽植于高密度泡沫板中。有地形的底盤,先將植物栽植于太空沙中,再借助膠槍將其固定,便于長時間的觀賞和保存。
將沙盤中的各個元素巧妙自然的聯系在一起,如用草粉、碎石修飾拼接處等,使其整體性更強。最后檢查各個部位是否牢固,用502膠水及膠槍將沙盤進行固定,防止在搬動時,發生位置錯亂(如圖4所示)。
在園林沙盤的制作中,筆者通過制作打印3D模型、運用工具、配置植物,逐步提高了風景園林設計的能力,完成了從平面到立體、從二維到三維的思維轉變,也實現了從方案構思到方案表現的開拓思路、深化思考的全過程[15]。深刻體會到設計不僅僅是平面化的圖紙,真正賦予設計以靈魂和生命力。同時,模型制作使筆者團隊的設計思維、空間思維、設計手法、動手能力都有顯著提升。

圖4 沙盤模型成果